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摘要] :
2017 年諾貝爾和平獎由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簡稱ICAN)獲得。成立於2007 年的
「國際廢除核武運動」,長年以來致力於國際性《禁止核武器條約》的通過,並
在2017 年7 月成功地讓聯合國122 個會員國簽署此一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條約。
雖然,目前保有核武的美、英、中、俄等九國,以及飽受北韓核武威脅的日
本及南韓等國皆拒絕簽署此條約,但此條約中有關擁有任何核武器皆為非法,以
及任何核武器的使用均違反國際人道法等規定,與之前《核不擴散條約》規定讓
既有的擁核國家合法化,以形成依據核武毀滅性威力所架構的國際安全體系截然
不同。此一獲獎消息,在世界上唯一遭遇過核武(原子彈)攻擊的國家,尤其在
2011 年方遭遇核能電廠嚴重事故的日本國內,卻產生了兩種不同的反應。 以「日
本原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為首的市民團體,對此消息,表達了熱烈的認同及讚
許。然而,日本政府卻對此事保持沉默,不願以官方身分進行評論。
即便目前日本表面上並未真正發展核武,但卻在上述國際廢核的氛圍中採取
與目前擁核國家的相似立場,並且在面臨製造業外移、進入後工業化時期,仍無
視311 核災事故的前車之鑑,仍堅持繼續核能發電的能源政策…。本稿將試圖從
核能發電與核武開發的可能性,以及核能發電所扮演的“類”戰時經濟技術等視
角來切入,探討日本在國際廢核氛圍下的政府立場與其核能政策。 易言之,本
稿將對於日本核能發電政策背後可能隱藏的核能軍事利用可能性進行探討,藉以
確認存續於21 世紀現代<新>殖民主義諸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