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臺灣中文報紙標題語意在數位化時代之演變研究
研討會開始日期 2017-04-01
研討會結束日期 2017-04-01
所有作者 黃彩雲
作者順序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研討會名稱 漢語教學與研究國際研討會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NATVNM-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胡志明市
發表年份 2017
所屬計劃案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附件 scan0011.pdfscan0011.pdf
scan0012.pdfscan0012.pdf


[摘要] :
台灣中文報紙自1988年報禁解除後,新聞標題由四行、三行轉變成兩行;跨入21世紀後,又簡化為一行,這樣的標題變化一如資訊時代的速食潮流,要求簡單的事實描述。而數位化時代的電子媒體為追求點閱率,又將一行標題故意製作得充滿猜測和想像,語意半明半隱,逐漸失去文字意境。
早年,報紙編輯在製作四行、三行標題時,對於新聞細節的擷取,透過語意(註1)的隱喻、比擬、對仗,或押韻、或平仄,除了能夠精確表達新聞的情境,既寫實又寫意,字裡行間充滿層次疊進,往往可收畫龍點睛之妙趣,展現文字的美感。一些令人咀嚼再三的標題總能傳誦於茶餘飯後,新聞的影響性因而更加廣泛。其後,當新聞標題轉為兩行,一說是為了節省空間給放大的內文小字,行數雖限縮,但是寫實寫意的功能依舊存在。
近年來,在新聞標題簡化為一行之後,編輯對於清楚傳達資訊的語意已力不從心,比起多行標題所能展現的文字意象層次大幅減少;而數位媒體為了追求點閱率,更將一行標題作得有如猜謎一般,非但語意不清,又刻意大量採用問號及省略號,令觀者推敲再三猶有丈二金剛之惑。文字意象從立體轉為平面,已無從鋪陳、醞釀動態情境,文字美感盡失,閱讀樂趣大減;尤有甚之,新聞標題已成制式的填字公式。
本論文以美國哲學家Thomas Kuhn的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理論(註2)為主,分析每一個時期的標題製作案例;輔以加拿大媒體學者Herbert Marshall McLuhan之「媒體-人的延伸」觀點,探討數位化時代網路媒體對新聞標題語意表現的影響。

關鍵字:新聞標題、數位化時代、語意。

[參考文獻] :
Thomas S. Kuhn (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第二版),台北:遠流出版有公司。
Marshall McLuhan (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出版。
Marshall McLuhan (2009),媒體即訊息,台北:積木文化。
謝國平(2015),語言學概論(三版),台北:三民書局。
荊溪人 (1994),新聞編輯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左民安 (2010),細說漢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光中 (1998),余光中詩選 第二卷,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洛夫 (2005),因為風的緣故,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孟東籬,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彩雲 (2001),超競爭環境下競爭策略之研究─以自由時報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