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 明代的海疆備倭體制──以整飭兵備道為探討對象 |
研討會開始日期 | 2018-10-06 |
研討會結束日期 | 2018-10-06 |
所有作者 | 謝忠志 |
作者順序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否 |
研討會名稱 | 第二屆東亞海洋人文論壇 |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 是 |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 NATKOR-大韓民國(南韓) |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 首爾 |
發表年份 | 2018 |
所屬計劃案 | 無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附件 | 明代的海疆備倭體制-META-DATA.docx |
[摘要] :
傳統中國認為陸防重於海防,因為邊疆民族始終為心腹大患。明中葉15世紀以來,葡萄牙、日本等國陸續與明朝進行交流。在海防廢弛的情況下,造成倭寇、海盜的猖獗日益嚴重,不斷侵擾沿海,成為明朝不得不防制的要患,用「整飭兵備道」加以防備。兵備道因事增設,即使最初並非用以禦倭的兵備道,最後仍以防禦倭寇為職掌,東南沿海南直隸、浙江、福建與廣東四省的兵備道,無不竭力防禦,避免倭寇趁隙進入內地。在兵備道官與各級官員的通力合作下,雖能收一時之效,但官兵腐敗嚴重,實無力對抗倭寇。而明朝未建水軍,僅以陸軍防制,士兵多不習水戰,對戰剽悍的倭寇、海盜多無能為力。更重要的,「倭寇」只是代稱,組成多來自於沿海人民,因賦役繁重致使民不聊生,只能被迫入海為盜。撫心安民,實為整飭兵備道備倭政策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