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9-03-10 14:09:26

讀大學的意義

以前,大學這道高牆,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借貸也要讓孩子考進去就讀的城堡。過去10幾年來,台灣的大學迅速擴增,大學窄門不再窄,充分滿足了台灣父母希望兒女念大學的願望,但當大學生、碩博士滿街都是,大學生得到什麼好處?

「大部份同學,讀書就是為了那張文憑,雖然文憑不一定有用,但沒文憑一定找不到工作,」就讀華夏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夜間部的連同學,如此形容周遭一邊工作、一邊辛苦求學的同學。如今大學文憑不再是「社會菁英」的保證,而是成了進入社會的最低門檻,或可說是「有憑有保佑」的心態。

欠缺方向感的負面循環

當大學文憑的價值貶低,年輕一代對於進大學的意義,似乎更加迷惘!昔日,人們為了父母的期待,懵懵懂懂考進某個科系,畢業後,還能靠文憑在社會上得到不錯的工作機會。

如今,大學新鮮人在資訊的取得上遠有利於過往,但許多大學生考大學仍是隨波逐流,選科系只因為「考試分數剛好到那裡」,糊裡糊塗晃進校園,混水摸魚告別大學,最後,卻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

清華大學陳立德是哥斯大黎加外籍生,觀察身邊同學,他說讓他感覺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很多同學好像不清楚自己在幹嘛!也不是因為喜歡某個科系而念這個科系.....」。

面對「迷惘的一代」,企業的雇用意願一路走低。根據《Cheers》雜誌每年進行的「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從2006年開始,企業晉用社會新鮮人的需求便自79%逐年下滑至今年的61%。人才顧問集團保聖那暨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也發現,過去日商公司對於新鮮人需求頗高,但近3年來卻下降7成,主因即在於新鮮人對未來欠缺方向感,工作穩定度低,企業轉而選擇有2年以上社會歷練的人才。

學位價值低落、企業不愛,愈加嚴峻的就業環境,使得新鮮人開始逃避進入社會。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生畢業後只有近一半真正進入職場,有四分之一考研究所、或準備考研究所中,另外四分之一則在準備考公職、出國或待業中。國際知名學者、政治大學頂尖大學計劃校務諮詢委員錢致榕分析,許多大學生不夠用功,一直到大四,還有近四分之三的人沒有「準備好」進入社會,問他們要再準備幾年才夠,平均的回答是:「還需要5、6年」。

然而,準備時間再長,面對未來卻仍不知該何去何從,只會更加削弱在就業市場上的雇用價值。

生涯規劃,從進大學第一天開始

這與企業的選才思維大有關係,許書揚分析,一般國立大學新鮮人,在專業知識方面,程度相差無幾,所以企業首重新鮮人的工作價值觀與企業文化是否吻合;其次為工作態度;再次為人格特質,如是否具有未來領導的潛力、溝通技巧等。

但最重要的一點,許書揚強調,「企業希望新鮮人對於未來有清楚的職涯規劃。很多公司人資跟我說,面試時問應徵者的要求,他們最怕聽到這種答案:『我都可以配合,只要能到你們公司就好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如今並不受企業歡迎。」

大學4年是機會的探索,更是人生定錨的開始。生涯規劃不是從進入社會才要思考的問題,當進入大學的第一天,你就可以善加利用校園豐沛的資源認識自己,進而開始規畫未來的人生。

許書揚的孩子考進清大,選擇電機、財務金融雙專長的學程,因為「未來社會不能只有單一專業」。許書揚希望孩子多參加各種國際性組織,也鼓勵他未來繼續出國念研究所,「國際觀太重要了!現在的年輕人資源很多,要善加利用,提升全球視野。」

培養軟實力,比埋頭念書更重要

態度的養成,將左右新鮮人未來在職場上的潛能。根據「1000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企業對於大學畢業生的能力,首重態度面,排名前2名的分別為「學習意願與可塑性」(73.5%),次為「穩定度與抗壓性」(65.7%),「專業知識與技術」則是位居第3(56.5%)。

長期關注高等教育問題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王麗雲強調,無論對大學生或教育者而言,大學都不只是一個讀書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你的『非認知能力』,也就是大家現在說的『軟實力』。這些非認知能力,往往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是否成功的關鍵!」

王麗雲舉美國培育出好幾個總統的知名學院Philips Academy為例(甘乃迪即畢業於此校),在教師評鑑學生是否獲准入學的評量表上,除學術能力之外,個人特質部份的評量項目更多,包括目的感、組織、動員、說服能力、責任感、自律力、成熟度、抗壓性、獨立性等。

王麗雲認為,一般大學教育容易忽略這些能力的培養,因為評量不易,且影響又非立時可見,「但我建議學生在大學生活中,要時時系統性地檢視自己,是否同時在培養這些足以影響一生的信念、習慣、價值觀,是否能以多元包容的心態、視野去思考、判斷一件事,這才是大學教育的真諦。」

大學並非職業訓練所

專業能力和知識的獲取並非是大學的唯一目的,更非職業訓練所。「現代大環境變動劇烈,產業的景氣循環可能每3年就變動一次,如果學校把自己當作職業訓練所,可能等培養4年後,產業的需求又改變了,」錢致榕表示。

他另外指出一項事實:「我們的上一代可能期待45歲退休,但放眼未來社會,下一代可能要到70歲才能退休,也就是將有長達50年的職涯。在這 50年中,有很多產業會消長,一個人或許每隔7、8年就得面臨一次產業消失、或劇變的衝擊,而在他50年的職涯中,可能每隔6、7年就得改行轉換跑道。」

任何在校園中學的專業知識,進入社會中很快就落伍、或不夠用了。因此,「大學教育愈須要往下扎根,回歸人文(文、史、哲)與科學的基礎,這些才是永遠不會落伍的知識,」錢致榕強調,基礎知識要打破院系本位主義,文、理兼顧,愈廣愈好。

此外,學院的知識是為了訓練邏輯思維與獨立思辨的能力,所以在大學時代就要培養好自學的能力(learn how to learn)、興趣與習慣,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動,永遠有能力吸收、掌握新知,才能終生受用。

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也認為,把念大學當作一項投資、當作未來謀生的工具並無不對,但念大學的另一層意義,是豐富我們的人生,提升生活品質。用這觀點來看,大學變多、大學生變更多是好事,代表全民素質的提升。

很多大學生,便懷抱高度的自覺在求學,決定了自己不同的人生。

善用校園資源,黃金4年不白費

以陳立德為例,雖然清大資訊工程學系的同學畢業後多半都準備考研究所,他卻樂得上班。他大一下就開始修工業工程學系當副主修,大三暑假請老師幫忙找企業實習機會,卻沒有任何回音,結果還是靠在竹科上班的家教學生幫他介紹到一家科技公司打工;之後這家公司表明歡迎他畢業後正式上班。

把握校園無限資源,學到該學的,才能真正為你的未來打下基礎。

林黛慈自高中參與社團活動中,發現自己對大眾傳播有興趣,後來推甄進入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覺得大學4年是人生最後的求學階段,她不想混過去,還雙主修西班牙語,因此認識了更多同學。念大學對她有沒有意義?她回答,「有!念大學對於我們的邏輯、思考、組織、統整.....這些能力有很大幫助,最重要的是,透過社團、朋友這些與他人的接觸,讓你更認識自己。」

大學黃金歲月,許多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終生的方向。曾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國際指揮家呂紹嘉,幼時生長於醫生之家,雖然小時候學過鋼琴,但後來為了升學放棄學琴,也順利考進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但大學時代,他常跑音樂性社團,內心另一股騷動卻慢慢升起,最後當兵時決定出國改學音樂。雖然人生繞了一小圈,但他至此尋到一生的志業,發光發熱!

所以,不是考進某個科系就非要死守一生,念大學正是探索人生的開端,專業知識的追尋,讓你擁有一定的知識思考未來,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大學的課程、社團與各種人際資源,真正認識自己,找到未來的方向!

或許,高中畢業後也不必急著念大學,可以先旅行或體驗生活一年,思考清楚自己想要的,再進大學不遲,因為有方向感,學習才有效!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