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9-04-03 00:20:08

《 與27學分+3位外籍生的際遇 》

《雜・記》
4月02日 星期二 天氣晴~
-------------------------------------------------
《 與27學分+3位外籍生的際遇 》

這學期因為轉換跑道,由外語教學領域轉換到華語教學領域,從中必須償還一些代價-補修學分,所以我努力的把學校規定的27學分修分上限給排滿。

我的課表中有七成是專業必修。與我專業相關的課程不外乎就是《詞彙學》、《現代文學》、《中國文學史》等等。上觀三門課程,似乎枯燥乏味了些,但事實上,它們超有趣。

有人說,讀這麼多的華語文學對未來有什麼用?我可以回答你,的確沒什麼用,但是在數位時代的襲擊下,我相信人們在文學的感知能力是無法受取代的,所以我們現在還保有讀古詩、古詞、歷代古文等,這些並不是充學分,而是訓練上述提到的文學感知能力。我想透過「數學」與「中文文學」相提並論。這兩個傢伙常常受到學生的討厭。繁雜又難懂的數學題目;枯燥又乏味的文學篇章,學這些到底做什麼?我來試著解答。數學並不是在激盪你解題的能力,而是在訓練腦中的邏輯能力,數學只能透過算數邏輯才能夠推斷出答案;中文文學裡的許多古文也不是強迫你記下眾多的詞彙與解釋,而是在訓練人們在閱讀古文時,腦中對於文字的感知能力以及內化能力。這兩者雖位在不同領域,但它們被產生來教育人類,相信是有所因、有所果的。

而我在這個學期更獲得了三位至寶-3 位外籍生。

這學期開始,我必須要協助這三位外籍生學習中文。這是個艱難的過程,好比水手們準備上船,航向下座燈塔、下個城市。這三位外籍生的程度都不同。

第一位外籍生來自日本,來臺前已學過中文。因為之後想考取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證照,所以在中文學習上相當認真,常常提出詞彙、語法、語音的問題攻破所有助教以及老師。由此可知,他的中文能力不亞於臺灣學生;
第二位外籍生來自印尼,來臺前皆無學過中文,目前是第三年學中文。她的詞彙量稍為少了些,但與以華語為母語者溝通是對答如流的。她的專業是翻譯,想在中文寫作上多花時間琢磨,所以請我多設計作文課程增進她的寫作能力。
第三位外籍生來自南美洲,是美劇上看到的黑皮膚的人。一開始看到他有驚豔到我,彷彿走入南美洲的國度,感受其自由、奔放的氛圍。他是目前我得花最多的時間,製作教材的外籍生,因為他是零基礎中文第二語言學習者。在課程中,我必須要使用全英語溝通,因為他認識的中文詞彙不到200個,所以我在教材的編寫上,更要以雙語模式編寫,讓他可以對照詞彙以及語法點的相異。

這三位外籍生都有個共同點-認真、努力學。因為這樣,所以我更願意奉獻時間在他們的課程上,無論編寫教材或是找題材,而我也在學習著,學習著如何從零基礎的華語學習者的學習教材設計,擴展至可以問一簍筐的問題,考倒助教和老師的學習者的學習教材設計。這些都讓我學習到很多,也願意帶著更多的熱忱走下去。
27學分+3位外籍生的生活很充實,可以邊學邊運用,從運用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再回歸到理論領域找尋問題的答案。

最後,祝福每位正在學習旅途中的旅者,在每個旅點找到屬於你的樂趣,更將這些樂趣轉換為收穫,帶著滿滿的收穫迎向下個旅點。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