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 臺灣苗栗客家春節𪹚龍文化傳承與轉化 |
研討會開始日期 | 2020-01-16 |
研討會結束日期 | 2020-01-17 |
所有作者 | 鄧文龍 |
作者順序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否 |
研討會名稱 | 我们的节日·春节文化论坛 |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 是 |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 NATCHN-大陸地區 |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 四川閬中 |
發表年份 | 2020 |
所屬計劃案 | 無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附件 |
邀请函:鄧文龍.pdf 封面.jpg 目錄.jpg 摘要.jpg 論文封面.jpg 議程.jpg 四川邀請函.pdf 春节文化论文征稿函12.12.docx |
[摘要] :
燃燒的地面與四起的煙硝
激情在今晚的河畔
所有期許與困或都在今晚于火光中昇華
一晚珍貴的在地記憶
節慶活動展現出大眾日常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特色,而舉辦其帶來的效益使之倍受重視,苗栗𪹚龍的炮炸儀式都深具吸引遊客發展觀光的特質且有強烈的特殊性。明清時期客家民族從大陸渡海來到臺灣開墾,到了歲末仍然不忘中國年節的習俗,三百年來,臘月一到,人們仍為春節忙碌,客家民族通過個儀式祭天、禮地、祭祖,磨米作粿,另外換桃符、鳴鞭炮,要從年前、除夕、開春,一直鬧到元宵,才進入尾聲。在臺灣客家地區擁有十二客莊節慶,其中具有特色的苗栗的「𪹚龍」,𪹚龍此為客語發音,也就是「炸龍」的意思。𪹚龍活動不僅有迎春納福的意涵,更保有中華傳統習俗及文化傳承的深遠意義。苗栗𪹚龍是源于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迎龍」活動,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帶給民眾平安吉祥、五穀豐收。「𪹚龍」就是用鞭炮炸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的作用,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
在臺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唯獨苗栗客家擁有「𪹚龍」的習俗。傳統的苗栗𪹚龍原有六部曲 : 糊龍、點睛、迎龍、跈龍、𪹚龍、化龍。從2020年開始,「牽龍」正式納入苗栗𪹚龍的第二個步驟,在每年祥龍點睛之前,于苗栗市區設立「客家龍神壇」,並且以文化嘉年華的形式舉辦「牽龍安座」儀式,使苗栗𪹚龍成為七部曲 : 糊龍、牽龍、點睛、迎龍、跈龍、𪹚龍、化龍。此增添讓苗栗𪹚龍節慶活動意涵更完整、更具客家特色,現在就讓我們用文字與圖片瞭解地道的臺灣苗栗客家春節𪹚龍吧!。
關鍵字:節慶、元宵、𪹚龍、中華文化傳承、趨吉避凶
[參考文獻] :
邱雯彥(2011),《𪹚龍與炸寒單的社會文化意涵之比較研究》。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林衢良、林淑芬(2005),〈芻議“苗栗炸龍”節慶活動觀光之發展〉 ,大專體育; 80期,頁70 – 76。
許吉雄(2007) ,〈苗栗地區傳統節慶“炸龍”活動之初探 〉,國北教大體育, 2期, 頁174 – 179。
張賢春(2010),〈打造德江炸龍品牌,做強文化旅遊產業——德江縣炸龍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銅仁學院學報; 2010年 03期,頁7 - 9+17。
傅泊霖、文媛(2014),〈德江炸龍鬧元宵 〉,當代貴州; 2014年 06期, 頁17。
薑明燈(2016),〈驚心動魄鬧炸龍〉,照相機; 2016年 02期,頁8 – 11。。
徐浩、周惠萍(2018),〈德江土家族"炸龍"與文化認同〉,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8年 03期, 頁96 –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