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 清代金石書法觀念的發展 |
研討會開始日期 | 2018-05-19 |
研討會結束日期 | 2018-05-19 |
所有作者 | 鄭國瑞 |
作者順序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否 |
研討會名稱 | 第十屆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 |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 是 |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 NATTWN-中華民國 |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 高雄 |
發表年份 | 2018 |
所屬計劃案 | 無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可公開文檔 | |
附件 | 第十屆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證明.jpg |
[摘要] :
梁啟超(1873-1929)說:「清代之學問命曰樸學,其學問之中堅則經學也。經學之附庸則小學,次以及於史學、天算、地理學、音韻學、律呂學、金石學、校勘學、目錄學等等。」 概括出有清一代的學術主調是樸學,這已是學術界共認的觀點。他又認為金石學在清代彪然成一科學,金石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 可知支撐起這樣的特點,金石學的發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書法觀念的變化也與金石學的發展息息相關,金石學的興起,連帶的書法也起了一場革命。
清代書法觀念變化的因素,就外緣而論,江山易幟,統治者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實施文武並用的策略。一面文網嚴密,大興文字獄,士人噤若寒蟬;一面開科考試,招納文人,一時盡入其彀中。加上當政者喜好各異,運用自身的權力改變風氣,此在康熙時期已明確反映。到乾隆期間,更是如此。如科舉掄才,以拔擢符合當局推崇的書風為主;還刊刻了許多大部頭的法帖,間接規定了臨池的方向。乾隆(1711-1799)稱是「以召書學之淵源,以示臨池之模範」 ,梁詩正(1697-1763)說是「俾臨池者咸知模式」 。
就藝術自覺而言,藝術的發展有一條律則—物極必反。喜新厭舊、爭勝好名、特立獨行、不同流俗是人們共通的心理。一種文體流行既久,必有新的取代;一種風格過於風靡,爛俗之評隨而後之,此為藝術常態。清初明遺民與有識之士已提出矯正董書弊端的方式,就其目的來說,遺民既然在政治上不願與當局合作,書法就不是表現優雅的生活與平和的情緒,而是用奇崛蒼涼的面貌與之抗衡,他們尋找一個與當局不同的路子;而藝術自覺者則力求避免趙、董的所帶來的缺失。這兩種型態其動機可能是單一,也可能同時合而為一,藉由探詢不同觀念鍛鍊成不同的風貌。當然這是最終的一種理想,既然主流的思潮不遵行,或是現有的刻帖一路卻是如此景象,當然必須另謀他路。因此在新觀念確立之後,必須思考如何落實在操作面上。就此,這些人先思考的是該往哪裡走,學習的對象在哪裡?尋尋覓覓的過程中,蓬勃發展的金石學,隨著古器物大量面世等原因,恰恰好給了養分,像是一道曙光,看到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