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試論傳統「六書」在漢字教學中的重構:以圖符字為例
研討會開始日期 2017-01-08
研討會結束日期 2017-01-08
所有作者 鐘明彥
作者順序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研討會名稱 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NATTWN-中華民國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高雄
發表年份 2017
所屬計劃案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摘要] :
  為有效促進外籍學生之漢字習得效益,漢字教學頗多借重於傳統文字學之文字本體理論。緣於二者學科屬性本自不同,於其理論應用間,不免仍待磨合,甚至應在應用學科中,配合新的需求,產生更為積極的調整與發展。
  以六書為言,其在漢字教學之應用,無非是借重字構之理解,而使能夠掌握規律,執簡馭繁。然而在四體二用的概念下,六書之應用只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者,轉注、假借頗無用武之地;而象形、指事字少,形聲又有聲符繁多以及古今音之異變問題,是其施用之處著實有限。反之,倘就漢字習得之需求為言,則涉乎促進理解、強化記憶諸事,傳統六書之既有恐怕未必注意及之。以是,為使造字原理能夠更為有效地應用於漢字教學中,則調整傳統六書,甚至重新理解漢字結構殆亦有其必要。
  唯漢字結構,體系繁複,今擬就習得角度為言,重議圖像文字之六書歸類,以為重構六書之發端。
  所謂圖像文字,簡而言之,即以圖寫事物之形貌、概念以為文字符號者。典型之圖像文字,一般咸謂象形、指事二類。然則象、指之外,復有「舂」(舂)、盥(盥)等字,於其形象視之,乃分別圖寫臼上持杵、手在皿上,以見「舂搗」、「盥洗」之意。此類文字,非由一體構成,且字中偏旁分別成「文」,以是在獨體、合體的「文」、「字」之分中,向來見視為會意之字。然則以之而與「名」、「位」諸字相較,則其圖像意味頗見,分明取象不取義者。由此更視「折」(折)、付(付)諸字,雖其偏旁之並列齊整,頗已不似圖像,然而細察其偏旁之呼應,則以斧指木、持物與人之狀實亦有意為之。再如「休」字者,《說文》謂之「从人依木」。以是一般解為「从人、从木」,以會其「意」。然則質實而言,純就意義層面會之,則「人」、「木」之於「休息」,不免有隔,反之,則視甲金之文,如「休」之形,所从之木,其末稍多彎曲向人,頗見蔭於人上之意,是其圖像意義更為鮮明。固然,我們不敢確定許君之「从木依木」果真由形見義,然而「依」之一字,實亦言其位置關係,謂其不由「意」會,則是可以肯定的。
  此諸現象,前賢未必無見,因於會意中或有「以位見意」一項,而唐蘭之象意文字亦頗著眼於此。然則或者囿於「文」、「字」之別,而使此類文字因其合體結構,多半混於會意之中,即有使之獨立成類者,亦鮮少獲得支持,只能聊備一說。
  大抵六書在文字學之發展,自有其體系與淵源,吾人或可不必深論其是非然否。今既移之以用諸漢字教學,則或可另就漢字習得之角度重新對待。緣是,本文擬由符號性質以及認知發展兩端為說,以為漢字之構成,有圖像、文字符號二類,前者如傳統象形、指事之典型,乃「畫成其物」,即形以見物、事者,因可謂之圖像符號;後者則如會意、形聲之屬,其構成之偏旁乃為「成文」符號,是用為構字者,乃為其「成文」後所約定之音、義,故可謂之文字符號。圖像符號訴諸直覺,多半「視而可識,察而見意」;而文字符號則具社會約定意義,其習得、使用需要較高的認知能力,以是不論就文字之發生,抑或習得之進程為言,皆以分別對待為宜。因此前述「盥」、「舂」之類,雖為合體,就其符號屬性為言,實與象、指同類。倘就傳統六書言之,或可依個別字例之具體,移置象形、指事之中。而在本文,為有別於文字學之六書,則擬合象形、指事二者,別謂之圖符(圖像符號)字。
  以此類推,則傳統六書或可重構,別為圖符、義義、義聲、聲符、字符五書,唯礙於篇幅,其餘四書,當俟後文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