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研究資料首頁-> 期刊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日本的戰爭責任及戰後責任:一個跨世紀的課題
發表日期 2017-04-01
論文收錄分類 其他
所有作者 李姵蓉
作者順序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刊物名稱 日本與亞洲研究季刊
發表卷數 1
是否具有審稿制度
發表期數 2
期刊或學報出版地國別/地區 NATTWN-中華民國
發表年份 2017
發表月份 4
發表形式 紙本
所屬計劃案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摘要] :
2015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戰爭雖已結束,然而過去70年來,亞洲國家,甚至連日本本身在內,從未停止對於日本「戰爭責任」的討論。究竟,不休的爭論是否意味著「責任」尚未完了,抑或「責任」本身的界定即存在爭議?
  以2015年日本安倍晉三首相對外所發表的「戰後70年談話」為例,該談話內容中,雖然使用先前日本政府曾承認的「殖民統治」、「侵略」、「表明深刻反省」、「由衷道歉」等詞句,但卻同時提到「目前超過8成的日本人皆在戰後才出生,不可以讓與二次大戰沒有任何關聯的子子孫孫繼續背負為戰爭謝罪的宿命」云云。然而,是否因為未曾親身經驗過就無須背負相關的責任?而若真要追究戰爭責任,又應該以何種角度切入才不顯得過於偏頗或執拗?正因為記憶歷史的方法產生不同的「記憶的共同體」,而記憶的共同體則會持續形塑出組成國家要的國民心理,因此若我們放置戰爭責任問題不論,則極可能導致戰爭問題就此漸漸遭受遺忘的結果。
  有關日本「戰爭責任」的國內外學術討論甚多,因此本文之重點不在於對於此一課題本身進行深入討論,而是從歷史社會的發展過程,透過戰後到跨世紀的今日吾人「歷史認識」的視角梳理日本與亞洲各國之間對於此一課題,特別是「戰後責任」認識分歧的原因。並進一步思考在當前安倍首相所謂「積極和平主義」的前提下,此一問題對於日本與亞洲各國之間和平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 戰爭責任、昭和天皇(裕仁)、東京審判、戰後責任、戰爭理解

[英文摘要] :
2015 i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war had ended but the debate or controversy about the war responsibility of Japan has never stopped since the end of the war. In his statement o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end of the war, Japan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mentioned that “Japan has repeatedly expressed the feelings of deep remorse and heartfelt apology for its actions during the war” and Japan “shall never again resort to any form of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as a means of settl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he also reiterates Japan must not let the postwar generations of Japanese who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at war, be predestined to apologize. However, does the war responsibilit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ose who were born after the war? How can we re-define or position such an issue in order to be non-biased about Japan’s war responsibility?
The article tries to clarify the reason why Jap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and even opposite viewpoints about Japan’s war responsibility by reasoning the Japanese’s historical perception in the postwar era. Furthermore,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peace and prosperity in Asia under the Abe Shinzo’s “Positive Peace Doctrine”.


Keywords:War Responsibility, Emperor Showa(Hirohito) , Tokyo Trial, Postwar Responsibility, War Perception

[參考文獻] :
【專書】
1. 大沼保昭,2007年。《東京裁判、戦争責任、戦後責任》。東京:東信堂。
2. 小林よしのり,1998年。《新ゴーマニズム宣言SPECIAL戦争論》。東京:幻冬社。
3. 阿部浩己,《国際法の暴力を超えて》(東京:岩波書店,2010年)。
4. 戶塚悅朗,《日本が知らない戦争責任》(東京:現代人文社,1999年)。
5. 多谷千香子,《戦争犯罪と法》(東京:岩波書店,2006年)。
6. 井上清,1975年。《昭和天皇の戦争責任》。東京:現代評論社。
7. 加藤典洋、橋爪大三郎、竹田青嗣,2000年。《天皇の戦争責任》。東京:径書房。
8. 西川長夫,1998年。《国民国家論の射程》。東京:柏書房。
9. 西尾幹二,1999年。《国民の歴史》。東京:産経ニュースサービス。
10. 西尾幹二,2001年。《新しい歴史教科書》。東京:扶桑社。
11. 油井大三郎、中村政則、豊下楢彥(編),1994年。《占領改革の國際比較:日本‧アジア‧ヨーロッパ》。東京:三省堂。
12. 栗屋憲太郎,1995年。《戦争責任 戦後責任》。東京:朝日新聞社。
13. 高橋哲哉,1999年。《戦後責任論》。東京:講談社。
14. 高橋哲哉,2005年。《靖國問題》。東京:筑摩書房。
15. 高良沙哉,2015年。《「慰安婦」問題と戦時性暴力》。東京:法律文化社。
16. 細谷千博、安藤仁介、大沼保昭編,1989年。《東京裁判を問う》。東京:講談社。 
17. 澤喜司郎,2014年。《国際関係と国際法》。東京:成山堂書店。
18. 袁炳忠。2006年。《我在白宮當記者》。重慶:重慶出版社。
【專書譯著】
1. 吉田裕,陳鵬仁譯, 2001年。《昭和天皇與戰爭責任》。台北:水牛出版社。
2. 家永三郎著,何思慎譯,2006年。《戰爭責任》。台北:商務印書館。
3. 纐纈厚著,申荷麗譯,2010年。《我們的戰爭責任:昭和時期20年和平成時期20年的歷史考察》。台北:人間出版社。
【專書論文】
1. 內藤由直,2014年。〈〝戦後〞のアンビバレンス〉,西川長夫、大野光明、番匠健一編,《戦後史再考》。東京:平凡社。
2. 吳叡人,2010年。〈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期刊論文】
1. 尤淑君,2008年6月。〈德國與日本對二戰戰爭責任認知的比較〉,《政大史粹》第14期,頁137。
2. 林志剛,1994年1月。〈人權的演繹:原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紀要及展望(上)〉,《律師通訊》,第172期,頁39-40。
3. 林志剛,1994年2月。〈人權的演繹:原台灣人日本兵戰後求償事件紀要及展望(下)〉,《律師通訊》,第173期,頁25-29。
4. 李彬,2016年。〈哲學視域下的日本人戰爭責任認識之道德盲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236。
5. 李效東、李瑞景,2011年。〈西方戰爭倫理的理論體系及當代論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頁5-6。
6. 管建強,2007年。〈析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中國個人請求權的所謂依據〉,《法學》第6期,頁22-28。
19. 馬海偉、朱克寒、趙寶雲,2015年10月。〈德日對待二戰的不同態度及原因分析〉,《思想理論教育專刊》第202期,頁82-92。
20. 高橋哲哉,2007年。〈靖國問題和歷史認識〉,孫軍悅譯。《文化研究》第4期,頁178-187。
【網頁資料】
1. 金壽鐵,2016年3月7日。〈罪責反省:克服過去的新生之路〉,《中國社會科學網》,
http://www.cssn.cn/sjs/sjs_sjxds/201603/t20160307_2900204.shtml)。
2. 吳景欽,<日本的慰安婦訴訟>,《民報》,2015年8月14日,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79f7602-caf9-4412-a7c5-26fee1cc6c6b。
3.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2016年8月30日。《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BF%9C%E4%B8%9C%E5%9B%BD%E9%99%85%E5%86%9B%E4%BA%8B%E6%B3%95%E5%BA%AD#cite_ref-.E5.B8.B8.E8.A8.AD.E5.8C.96.E4.B9.8B.E7.A0.94.E7.A9.B6_1-0。
4. 吳東牧 彭耀祖,,2011年9月12日。〈【口述歷史】前台籍慰安婦的故事〉,《公視》
http://pnn.pts.org.tw/main/2011/09/12/%E3%80%90%E5%8F%A3%E8%BF%B0%E6%AD%B7%E5%8F%B2%E3%80%91%E5%89%8D%E5%8F%B0%E7%B1%8D%E6%85%B0%E5%AE%89%E5%A9%A6%E7%9A%84%E6%95%85%E4%BA%8B/。
5. 林明正,2015年10月13日。〈台灣人從來不是日本人〉,《中央日報》,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30&docid=103409035。
6. 徐尚禮,2015年8月14日。〈新華社:安倍談話迴避直接道歉〉,《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814005282-260408。
7. 矢板明夫,2015年8月15日。〈「雷聲大,雨點小」的安倍講話〉,《天下雜誌獨立評論》,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205
8. JONATHAN SOBLE, CHOE SANG-HUN,2015年12月30日。〈日韓慰安婦協議遭兩國輿論批評〉,《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51230/c30korea/。
9. 宋京雅,2015年12月30日。〈韓國民眾抗議日韓“慰安婦”協議〉,《FT中文網》,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5539?full=y)。
10. 加藤嘉一,2016年1月6日。〈日韓達成慰安婦協議對中國意味着什麼?〉,《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60106/cc06kato/zh-hant/。
11. 〈德國政府起訴93歲高齡納粹戰犯〉,《南德日報(Sueddeutsche Zeitung)》2016年8月30日,http://www.mofa.gov.tw/Mobile/TopNews_Content.aspx?s=858E9BA8BAE1D6DB。
12. 高美,〈德國為二戰賠了多少錢?〉,《新浪網》,2017年1月18日,http://m.news.sina.com.tw/article/20150322/14028442.html。
13. 王煒寧,〈德國「華沙之跪」早獲原諒 日本視而不見如何泯恩仇〉,《ETtoday國際新聞》,2017年1月18日,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28/460061.htm#ixzz4W6WnBxts。
14. 蔡慶樺,〈【戰後70年】安倍談話的德國觀點──蔡慶樺:一次改變了德國的演講〉《天下雜誌》,2017年1月18日,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89/article/3207。
15. 胡光曲,〈德國、波蘭總統參加二戰“納粹受害者紀念日”〉,《華夏經緯網》,2017年1月18日,http://hk.huaxia.com/thjq/jsgoucheng/2011/01/2275791.html。
16. 安倍晉三,〈戦後70年談話〉《産経ニュース》,2017年1月18日,http://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50814/plt1508140016-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