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當我端了一碗熱湯,放在一位陌生婆婆的手中,他仰著頭眼中充滿著淚水的跟我說一句:「謝謝你年輕人。」,這看似簡短的對話和簡單的互動,在別人眼裡好像是輕而易舉的舉動;可是對我而言卻是意義非凡。
「自私」是以前別人對我的印象,我總覺得別人對我的好都是應該的,他們疼我寵我都是他們的義務,「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當久了,請我去當服務志工服務別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說來也有趣,我跟媽媽打賭為了一台筆記型電腦,我走上了改變自己的路─當服務志工,剛開始我不知道要怎麼去幫助別人,我只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聽命做事,也不覺得幫助別人自己可以得到人家口中所謂的「心理富足」,然後我去了教會請教一位服務了二十多年的張修女,我問他:「服務別人對自己的人生有神麼意義?」他說:「其實我從來就弄不楚生命的意義,但我知道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這麼多年來,我服務了上千個人,讓飢餓者得以溫飽,讓孤兒們擁有母愛。任何人只要肯全心全意的去幫助別人,都會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生命的意義或許難懂,要過得有意義的生活,卻不是難事。」那時候的我也是半信半疑的接受這種想法,可是他卻在我幫助別人當中不停的迴盪在我的腦海。
幾個月後,我開始可以慢慢體會到那種真正的快樂:有一回,我們去服務兒童營我們從剛開始的不認識到團康遊戲裡的瘋狂玩鬧,還有教導小朋友要如何在資訊不足的環境下想辦法汲取新知,讓他們可以自我學習。分別前,小朋友要製作一張感謝的卡片送給他心中最重要的人,結果我赫然發現他們都一一寫下了我們的名字,我這時才發現原來這種快樂比金錢物質中的物品都要令人感動。那時的我真正覺得我的人生是有意義、充滿感動的。
當我再次見到那位給我人生諸多啟示的張修女時,是四年後他的追憶式了。那時我因為下午要去做志工,所以我穿著一套區域志工團的衣服。到達會場時我才領悟到張修女的道理,雖然張修女一直強調「他不懂人生的意義」,可是他是懂的,過得「有意義的生活」就是「人生的意義」;在那場儀式中,我見到了多年不見的一群朋友,她們都說:「你變了,變成一位懂事、體貼、願意付出的人。」我知道我的改變,我也樂於從一位大小姐,變成一位樂於付出關懷的人。
大部分的人聽我講我的故事聽到這裡,他們都會用很疑惑的眼神看著我,並且說:「那時你跟你母親打賭的電腦呢?」我會跟他們說:「我幫人幫到現在,不求回報,難道還會去要求一台電腦嗎?」他們都會哄堂大笑,事實上,我有跟母親要買電腦的費用,但是我全數捐給慈善構─用在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

新增時間 : 2012-12-28 20: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