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4-10 20:41:55

歷史筆記w6

歷史筆記W6 德國

第一節
課程重點:大國崛起─帝國春秋
看的重點一:德國第一次統一的背景
1814年拿破崙被反法聯盟擊敗,在英、俄的主導下組成了德意志邦聯。但各個邦都還擁有自己的主權。李斯特呼籲各邦建立全德的關稅同盟,使得商品、資本、勞動力可以流通。短暫得到統一。但持續不了多久就回復到先前的情況。直到俾斯麥主導普魯士,成為最高統帥時採取幾乎獨裁的方式。經過了幾場戰爭,德國中於統一。
看的重點二:那些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看的重點三:德國第一次統一的影響?
並非透過和平手段達到統一。
看的重點四:德國第二次統一的背景
雖然統一但仍受到周圍國家抵制。
看的重點五:德國第二次統一的影響?
成為完全的獨立民族國家。讓周圍國家感到壓力。
第二節
課程重點: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
重點一:民族主義、民族國家
重點二: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意義
問題一:民族主義的定義?
民族主義講求民族平等和自治,相信建立在民族國家基礎上的國際社會,才可能是平等和平大同世界。
問題二:民族主義的意義?
是現代化的表徵
問題三:民族主義的發展階段?
上古時的「種族中心立場」
羅馬帝國到中古基督教教會的「大同一統觀」
到近代民族國家的建立
問題四:民族主義的目標?
爭取民族的統一和獨立建立民族國家,以對抗國際主義或其他民族的控制。
問題五:歐洲民族國家的發展階段?
1. 大西洋沿岸由西班牙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國家形成民族國家的過程中,由中古世紀晚期開始逐步演變成民族國家。不像中歐的鐵血過程或東歐的武力對抗
2. 中歐(德國、義大利)是在近代民族主義鼓舞下,克服內外障礙,由許多小國統合而成。
3. 東歐,原本在這地區的一些多民族帝國,統治多民族的帝國可謂民族監獄。
重點三:帝國主義
問題一:舊帝國主義的定義?
從十五世紀以來新航路和新大陸被發現後,歐洲白人向各地侵略,直到18世紀,除將整個西半球占為己有外還向亞洲侵略。
問題二:新帝國主義的定義?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期,世界各國受工業革命影響,劃分為工業強國和工業落後的弱國。工業強國會注意工業產品的外銷及原料爭取。造成殖民地的爭奪。
問題三:舊帝國主義的目的?
主要是經濟掠奪。以輸入母國海外所得的貴重金屬富國。
問題四:新帝國主義的目的?
包括經濟利益,武力追求,及外交政治競爭等等。
問題五:帝國主義的影響與反省?
造成文化與民族的衝突。
問題六:帝國主義的自圓其說?
1. 白種人的負擔
2. 社會達爾文主義

重點四:民族國家
問題一:民族國家出現的背景?
因為法國大革命造成民族主義的傳播。
問題二:十九世紀民族國家發展歷程?
由近代民族國家爭取自由和統一,造成帝國主義的發展和極權統治的興起。
問題三:德國第一次統一的歷程?
1.1864年丹麥戰爭-丹麥被迫交出什列斯威與荷斯坦兩地。
2.1866年普奧戰爭-普魯士勝利,畢斯邁解散日耳曼聯邦,改組北日耳曼聯邦。
3.1870年普法戰爭-日耳曼統一

作業五:請問鐵血宰相俾斯麥對德國統一的貢獻為何?
1.1864年丹麥戰爭-丹麥被迫交出什列斯威與荷斯坦兩地。
2.1866年普奧戰爭-普魯士勝利,畢斯邁解散日耳曼聯邦,改組北日耳曼聯邦。
3.1870年普法戰爭-日耳曼統一
這三場戰爭足見其對德國統一之貢獻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