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08-03-18 16:16:00

通識作業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摘要 學系別: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梧棲鎮的空間發展與演變 指導教授:吳連賞 研究生:潘惠珠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五萬餘字,分六章二十一節,並以一千餘 字摘要說明) 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梧棲鎮的空間演變情形,透過街市型態、土地利用 及核心區的轉變等,來探討其不同時期所展現出的特色,並探究影響 其背後所影響的主要因素為何。以 1895 年至 2000 年為主要的研究時 間,將此時間內又分成 1895—1932 年、1933—1970 年、1971—2000 年三個時期來討論。其分期的指標是以當所發生的大事或政策為依 歸,1897 年,梧棲港被指定為對大陸貿易的特別輸出入港,1932 年取 消其地位 1970 年台中港正式興建,這對當地的發展均有莫大影響。透 過這樣的分期探討,希望能更了解當地的空間發展特色,並探究其主 要的影響機制為何。 梧棲,因位於西部海岸平原上,且位於牛罵頭溪的入海口處,有 一天然的港口,清朝乾隆年間,即和大陸有相當多的貿易往來,在乾 隆末年已成繁榮的港口街市。 1895—1932 年之間,因梧棲被指定為對大陸貿易的特別輸出入 港,故梧棲街上有相當繁榮的景象,船頭行及商家遍布。其重要的公 共設施,如街役場、派出所、市場、公學校、郵便局亦均位於梧棲街 上,故此時期的主要發展核心區,即在梧棲街及其以西至海的地區。但1932年日本政府為切斷台灣對大陸的連結,取消梧棲的特別輸出入 港地位,梧棲再也沒有商船出入,商況也因此而大受影響。故影響此 時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對外關係影響下的港口發展。 1933—1970 年之間,光復後,台灣恢復和大陸貿易,梧棲又有大 量商船進出,梧棲街又恢復以往的盛況。且因出入的船隻、船員很多, 梧棲街上因此興起很多的茶店及酒家,街上天天燈火通明,好不熱鬧。 但好景不常,自民國 38 年(1945)之後,中共取得大陸政權,大陸和 台灣的關係正式切斷。自此之後,梧棲居民依賴著自然環境維生,臨 海捕魚、養牡蠣,近內陸地區則以從事農業為主,當時梧棲的兩大出 口貨即為牡蠣和稻米。此時期,其商家聚集及主要公共設施一樣多位 在梧棲街上,故主要發展核心區仍在梧棲街附近,但因日本的道路規 劃影響,已擴張至文化路上。影響此時期發展的主要因素為自然環境 影響,雖仍有港口因素,但這當地的自然環境背景有關,非公權力的 介入所成。 1971—2000 年,因台中港的興建及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劃的劃 定,梧棲居民的職業已轉為以二、三級產業為主。西南地區被劃為工 業區;東南地區為農業區為主;商業區以舊梧棲街為中心,主在市鎮 的西北地區,這地區內人口較密集,且重要公共設施亦多位於此區內, 可說是現今的核心所在。中棲路附近,其易達性較高,商家也很密集, 可說是另一個小核心。影響此時期的主要發展因素為政府決策下的港 口及都市計劃。 自 1895 年自今,梧棲的核心區一直在港口附近,只是不斷地往東 邊擴張,可見港口發展一直是主導梧棲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是港口發 展在不同時期會受到政府對外政策、自然環境及政府決策等的不同影 響。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WU-CHI Master’s of Thesi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Advisor: Lian-Sun Wu Author: Whe-Chu Pan Abstract The main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probe the spatial evolution in WU-CHI. Based on its street pattern, land use, change of the core district, and so on, I aim at finding ou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WU-CHI, and the critical factors behind the scenes resulting in the change. The researchperiodisfrom1895to2000,whichlaterIdivideintothreeparts–from1895 to 1932, from 1933 to 1970, and from 1971 to 2000,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the time when important events occurred or policies were issued, such as WU-CHI was appointed as a special import/export port for the trade from/to China in 1897, then this designation was cancelled by the government in 1932, and finally in 1970, Taichung Port started its construction. Since all of these events have promine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CHI, in hope to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about its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chief influential factors, I base my research on looking into these three stages, which are demarcated approximately by these three events. During Chien-Long era of Chi Dynasty, there were persistent trading transactions between WU-CHI and Mainland China due to WU-CHI’s location in the Plain of the West Coast and its native port, which is in the outlet of the NU-MA Creek. WU-CHI had become a prosper port city in the end of Chien-Long era. Between 1895 and 1932, when WU-CHI served as a special trading port for the Mainland China, WU-CHI Street was very flourishing with lots of ship companiesandstoresonit. Alongthestreetwerealsomajorpublicfacilitiessuchas town hall, the police office, the traditional market, the public school, and the post office. Asaresult,thedevelopingdistrictinthisperiodwaschieflyintheareafrom WU-CHI Street to its west up to the coast. However, in 1932,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cancelled WU-CHI’s special port position to c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causing the cease of the business ships ’activities and then the going-downofthebusinesstransactionsinWU-CHI. Inaword,thedevelopmentof the port under the influences from external relationships is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CHI during this period. Between 1933 and 1970, Taiwan revived its trading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after restoring from Japan. Many ships came to WU-CHI again. WU-CHI Street was as prosperous as before. A lot of teahouses and taverns bloomed on the WU-CHI Street to match up the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ships and mariners. The flourish didn’t last long as soon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as cut off again in 1945, when the Communist Party grabbed the authority in China. Since then, the resident in WU-CHI must rely on the natural sources. People who lived near the coast went fishing or cultivated oysters, while peoplelivedintheinland became farmer. At that time, two of the main goods for export in WU-CHI were oysters and rice. During this period, although the core district was still around the WU-CHI Street, where most of stores and major public facilities were located, the WAN-HWA Road was included in the core district due to the road plan by Japan. To draw a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WU-CHI’s development was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factor of port by this period is still important, but is only relevant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ot to the involvement by the governor’s authority power. Between 1971 and 2000, as a result of the establishme nt of the Taichung Port and the city plan for its particular district, most of the people in WU-CHI changed their occupations to those in second- or third-level industry. The s outhwestern area was projected as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southeastern area was mostly for agriculturaluse. Thebusinesssection,havingoldWU-CHIStreetasitscenter,wa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the city for the most part. This town center was the core district of WU-CHI nowadays, with demography of higher density and most of the major public facilities. The other small core district was near CHUNG-CHI Roadbecauseofitspropertiesoffriendlyreachingandstoregathering. Uptonow, the critical factor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U-CHI is the port and city plan under the government’s policy. From 1895 to now, since WU-CHI’s core district keeps stayed around the port, from which WU-CHI simply expanded the core area toward east continuously, we can sa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edominant factor of theevolutionofWU-CHI. However,duringdifferentperiods,theportdevelopment was influenced by the government’s external relationship,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government’s polici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 ... ... ... ... ... .1 第二節: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三節:研究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四節:文獻探討...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第二章:清領時期的梧棲鎮... ... ... ... ... ... ... ... ... ... ... ... ... .20 第一節:梧棲鎮的自然環境... ... ... ... ... ... ... ... ... ... ... ... ... ... ... 20 第二節:梧棲鎮的開墾過程... ... ... ... ... ... ... ... ... ... ... ... ... ... ... 24 第三節:梧棲港市的形成... ... ... ... ... ... ... ... ... ... ... ... ... ... ... ... 28 第三章:對外政策主導的梧棲鎮發展(1895-1932年)... ... ... ... 34 第一節:特別輸出港的政策... ... ... ... ... ... ... ... ... ... ... ... ... ... ... ... ... 34 第二節:土地利用的情形... ... ... ... ... ... ... ... ... ... ... ... ... ... ... ... ... ... 44 第三節:市街的空間配置情形... ... ... ... ... ... ... ... ... ... ... ... ... ... ... ... 49 第四節:支配市鎮的土地利用及核心區發展的主要因素... ... ... ... ... 52 第四章:依自然環境發展的梧棲鎮(1932-1970年) ... ... ... ... ..56 第一節:新高港的籌畫... ... ... ... ... ... ... ... ... ... ... ... ... ... ... ... ... ... ... 56 第二節:特別行業的興起與分布... ... ... ... ... ... ... ... ... ... ... ... ... ... ... 59 第三節:都市計劃與土地利用情形... ... ... ... ... ... ... ... ... ... ... ... ... ... 63 第四節:支配市鎮土地利用和核心區擴張的主要因素... ... ... ... ... ... 66 第五章:政策港及都市計劃影響的梧棲鎮 (1970---2000年)... ... ... ... ... ... ... ... ... ... ... ...70 第一節:台中港的興建... ... ... ... ... ... ... ... ... ... ... ... ... ... ... ... ... ... ... 70 第二節:港市計劃與土地利用... ... ... ... ... ... ... ... ... ... ... ... ... ... ... ... 76 第三節:市鎮的人口成長與居民職業的轉換... ... ... ... ... ... ... ... ... ... 82 第四節:支配市鎮土地利用與核心區擴張的主要因素... ... ... ... ... ... 92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 ... ... ... ... ... ... ... ... ... ... ... ... ... ... .99 第一節: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第二節:後續研究建議... ... ... ... ... ... ... ... ... ... ... ... ... ... ... ... ... ... .104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 ... ... ... ...106 附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110 表次 表一:有關區域及空間研究的博碩士論文... ... ... ... ... ... ... ... ... ... ...13 表二:和區域及空間研究相關的期刊論文... ... ... ... ... ... ... ... ... ... ...15 表三:梧棲地區之氣溫、降雨和風向、風速表... ... ... ... ... ... ... ... ... 23 表四:梧棲在清朝創建的廟宇一覽表... ... ... ... ... ... ... ... ... ... ... ... ... 25 表五:梧棲港輸出品調查表... ... ... ... ... ... ... ... ... ... ... ... ... ... ... ... ... 29 表六:梧棲港輸入品調查表... ... ... ... ... ... ... ... ... ... ... ... ... ... ... ... ... 30 表七:梧棲街市五黃十八蔡... ... ... ... ... ... ... ... ... ... ... ... ... ... ... ... ... 32 表八:1896---1932年出梧棲港船舶數、總噸數表... ... ... ... ... ... ... ... 37 表九:梧棲港貿易數量表(1912---1932年)... ... ... ... ... ... ... ... ... ...39 表十:梧棲港貿易價額表(1987--1932)... ... ... ... ... ... ... ... ... ... ... 40 表十一:1899年台灣市街人口統計表(含日本人)... ... ... ... ... 42 表十二:台中港建港分期計劃與工程預算... ... ... ... ... ... ... ... ... ... ...74 表十三: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劃及實施概況... ... ... ... ... ... ... ... ... ... 77 表十四:梧棲鎮歷年人口成長比較表... ... ... ... ... ... ... ... ... ... ... ... ... 82 表十五:台中港歷年營運裝卸量... ... ... ... ... ... ... ... ... ... ... ... ... ... ... 84 表十六:梧棲鎮歷年各級產業人口比例(1975-1981)... ... ... ... ... ... 86 表十七:梧棲鎮15歲以上有業人口行業比重變遷... ... ... ... ... ... ... 88 表十八:梧棲鎮二、三級產業場所員工數比重(1998)... ... ... ... ... 88 表十九:台中港周邊五鄉鎮歷年製造業就業人口變遷(1966-96)... ... 89 表二十:台中港鄰近地區和港口有關行業及其家數統計表... ... ... ... 91 圖次 圖一:研究概念圖...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圖二:梧棲鎮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 ... ... ... 20 圖三:梧棲鎮行政區域圖... ... ... ... ... ... ... ... ... ... ... ... ... ... ... ... ... ... 21 圖四:中部地形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22 圖五:五汊港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 ... ... ... 26 圖六:梧棲港1896—1932年入港船隻折線圖... ... ..... ... ... ... ... ... ... 38 圖七:梧棲港1896—1932年出港船隻折線圖... ... ..... ... ... ... ... ... ... 39 圖八:梧棲港1897—1932年輸出入貿易圖... ... ..... ... ... ... ... ... ... ... 41 圖九:梧棲街交通示意圖(日治時期)... ... ... ... ... ... ... ... ... ... ... ... 43 圖十:台灣堡圖中的梧棲地方... ... ... ... ... ... ... ... ... ... ... ... ... ... ... ... 45 圖十一:五福圳灌溉地區圖(梧棲地區)... ... ... ... ... ... ... ... ... ... ... ... 47 圖十二:梧棲街略圖(1933年)... ... ... ... ... ... ... ... ... ... ... ... ... ... ... ...51 圖十三:1895—1932年核心區概況圖... ... ... ... ... ... ... ... ... ... ... ... ...53 圖十四:1895—1932年土地利用概況... ... ... ... ... ... ... ... ... ... ... ... ...54 圖十五:新高港周圍電力及其交通示意圖... ... ... ... ... ... ... ... ... ... ...58 圖十六:1933—1970年土地利用概況... ... ... ... ... ... ... ... ... ... ... ... ...62 圖十七:1935年地震後道路規劃圖... ... ... ... ... ... ... ... ... ... ... ... ... ...65 圖十八:1933-1970年核心區概況圖... ... ... ... ... ... ... ... ... ... ... ... ... .68 圖十九:台中港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 ... ... 73 圖二十:梧棲鎮目前聯外道路圖... ... ... ... ... ... ... ... ... ... ... ... ... ... ... 81 圖二十一:梧棲鎮歷年人口成長趨勢圖... ... ... ... ... ... ... ... ... ... ... ... 83 圖二十二:台中港歷年預估與實際營運裝卸量比較圖... ... ... ... ... ... 84 圖二十三:梧棲鎮居民歷年職業結構變化圖... ... ... ... ... ... ... ... ... ... 87 圖二十四:梧棲鎮的都市計劃簡圖(1989)... ... ... ... ... ... ... ... ... ... ... 93 圖二十五:1971—2000年的核心區概況圖... ... ... ... ... ... ... ... ... ... ...97 圖二十六:梧棲鎮歷年來核心擴張圖... ... ... ... ... ... ... ... ... ... ... ... ..10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的幅員面積雖不大,但山脈多南北縱走;又各大河川多東西 分流,所以在地形上,呈現一塊塊破碎的小區域。且在台灣的歷史發 展過程中,曾歷經荷蘭、明鄭、滿清、日據及光復後民國之不同體制 的經營方式,朝代更迭之間,實施的政令迥異。故而,因自然環境的 區隔,加上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地區會發展出不同的對應機制;而 呈現出不同的區域特色。 因區域的定義相當分歧,且自 1960 年以後,傳統的區域地理學 研究受到很多的質疑,故而有新區域地理學的產生。雖然近年來,新 區域地理學的思潮在區域研究上佔主要地位,但其定義則較模糊不 清。發展至今的「新區域地理」約略界定出三個區域概念(Gibert, 1988,Johnston,1991b,1994,轉引自王秋原;1997);其一:將區 域定義為『在一特定地方與時間中,不同生產關係之間的具體關聯』; 即將區域視為資本主義作用過程下的地方回應。如韋伯(Webber)指 出區域是領域社會分工下所產生的,區域需被視為一個地域,在這個 地域中,具有一個生產關係的特殊形式,以及擁有一群生產力。生產 力是指用以生產物件的勞動力和諸多空間、土地、原料、儀器、機械 等生產工具,所以,特別注意當代資本流通的易變性,強調不同領域 間,各種生產複合體的動態過程與關係。 其二:定義區域為一個族群和其生活的個別地方間,所擁有之特 定的文化關係,故區域被定義為人群和特殊地方之間社會關係的特別 集合是將區域視為對生活地方認同(identification)的焦點;居民對 他們所創造的共同文化及與其他族群之間的差異有所警覺,並具有獨 特界定自己族群文化及特色的方式。在此觀點下,區域是象徵地專屬 於此一族群的部分空間,並且是他們認同的主要因素。例如,人本主 義者認為,區域是人類用來將自然世界秩序化而創造的概念,透過主 觀的、經驗的心理現象,把某一空間賦予意義的實體。也就是人類從 事此類研究時,注意的焦點乃置於象徵景觀的分析、區域政治文化組 成、及面對區域外遙遠的決策及作用時,族群、居民對獲致地方及區 域認同的努力。 其三:區域是為社會互動的一個媒介,欲探討區域此一媒介在社 會關係及生產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在此觀點中,把區域視為一種經由 時間和空間結構的社會關係;換言之,區域是一種社會結構的動態過 程。社會中權力與宰制所扮演的角色,是造成區域差異的主要因素。 區域既是一種過程,則社會和文化形式將在過程中不斷再生產, 人類傳記在過程中構成,自然環境在過程中不斷變形,具有時空特性 的活動和權力關係也在過程持續發展,因此區域不是一個具有普遍法 則的實體,而是隨歷史環境變化的過程。此類研究的焦點是置於在社 會中,如何連結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且關切社會的所有面向,包含從 經濟到文化象徵等等。在這樣的思潮影響下,亦有不一樣的觀點出現; 英語語系的學者認為,區域的中心命題為「社會關係乃是在特定時間 和地方之間所共同建構的」,其前提是人類行動與社會系統之間具有固 有的關係及重新結構的二元性。法語語系的學者則認為地理學的目標 是領域性的分析,和傳統地理學中領域的觀念相近,只是傳統地理學 中僅將領域內的要素列出,而未加以分析。但在此加入了人的力量, 人是改變區域內各要素的決策力量,「社會行動者(個人與群體)之間的互動想要改變人 / 社會 / 自然的關係」即為這種地理學的對象, 其焦點在於個人與群體互動發生的空間網絡。 區域不是一個容器,而是由很多內外部的力量所共同型塑而成, 故在本研究中,擬採第三種定義,從區域所處之大環境的政治、經濟 等發展歷程中,重新建構各時期的市街型態、核心區的發展及土地利 用方式,找出最足以支配不同時期發展的主要結構性力量,並探討其 他因子的影響結果。 根據本研究所採用的區域定義,其根本假設是:區域內部結構會 隨著外部環境(如決策力)的改變,而不斷的做調適,且內部結構本 身亦有轉化之可能。故隨著時間歷程的進展,會呈現不同時期的區域 結構特色,進而表現出不同的區域特色。更明確的說,本研究擬以梧 棲鎮為範圍,探究該區政策力量與權力關係持續的變化情形;各時期 區域結構中的主宰權力;及導致其內部轉化的可能因素,以深入了解 區域的塑造過程。 本研究選擇以梧棲鎮為研究區的原因,主要著重於下列因素: 1.梧棲為早期西部著名港口街市之一,但日治後,卻日漸沒落。光復 後,因台中港的興建,又有新的發展,故其發展歷程中具有其獨特性。 2.以台中縣海線地區(清水隆起平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研究 及平埔族和漢人的互動之間;有關區域特色的研究較少,故以此為主 要研究面向。 研究區以現今梧棲鎮的行政區為範圍,因自日治時期之後,行 政區做了數次的調整;和清朝時期有很大的不同。但光復後,雖行政 名稱有異,但範圍大致沿襲了日治時期的範圍,故雖以現今的梧棲鎮 為研究區,但範圍其實和日治時期區域範圍並無多大的差異。 本文擬透過歷史過程,探究梧棲鎮的空間發展與演變。主要的研 究目的有: 1. 瞭解日治前期、日治後期及民國時期,梧棲內部區域各要素改變 及土地利用、核心區轉換等空間性結構轉變。 2. 探究影響區域空間轉變的大環境因素,如港口建設、都市計劃等 政治或經濟因素。 3. 探究影響不同時期梧棲地區空間發展的其他因素。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文將從梧棲地區的街市型態、土地利用及核心區的擴張等,做 為空間發展的切入點,藉以探求本地發展的區域特色。針對以上的研 究目的,擬以區域的歷史途徑來檢視中央權力和地方居民之間,如何 共同形塑及影響當地的空間發展過程。並嘗試解釋這些特色、結果所 蘊含的空間內涵,在研究的過程中,本文擬採的分期指標及步驟如下: 一、分期指標: 本文擬將研究時期分為三期:(一)1895 年— 1932 年(二)1933 年— 1970 年(三)1970 至今,所採用的分期指標是以當代所發生的大 事或政策為依歸。1895 年,日本統治台灣,頒佈大大小小政令,當時 明訂梧棲港作為對大陸輸出入物品的「特別輸出港」地位,1932 年後, 因高雄港和基隆港的港口建設完成,且為切斷台灣對大陸的連結,及 為加強台灣和日本的關係,日本政府取消梧棲港的「特別輸出港」地 位,從此,梧棲港無商船出入的紀錄。1933 年至 1970 年之間,因歷 經了光復及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等重大政權改變,故又將此時期細分為 前期(1933--1950)及後期(1950--1970)兩小期來探討,希冀能更明確的探究該時期梧棲地區發展的主要影響力量為何。1970 年後,台中 港正式興建,政府也規劃了臨港四鄉鎮(沙鹿、梧棲、清水、龍井) 為台中港特定區;有一連串相關設施及都市計劃等,期望能帶動海線 地區的發展,以減少台灣各地之間區域發展不均的情形出現。這些中 央權力的介入對當地的空間發展有相當的影響。故以此作為分期指 標,以求能確切表現出當地在不同時期所展現的區域特色。 有關核心區的劃定,本研究中將重要的公共設施集中、商店密集 及人口往來最頻繁的區域界定為核心區,分時期探討其主要的擴張情 形為何,並究明影響其擴張的主要原因。 二、資料來源: 1. 文獻資料:包括地方志、古文書、古契約,及前人研究及歷年相 關地圖等,以利瞭解早期的空間發展特色。 2. 田野調查:一方面印證文獻所記載及復原當時的狀況,藉以重建 地方的發展歷程。並找出現今的空間發展情況,以便 分析古今的不同。 3. 地籍資料的整理:以利釐清早期的土地利用情形及其轉變。 4. 耆老調查訪問。 第三節 研究概念 「區域」是一個古老的觀念,且具有許多不同涵義的用詞,早期 區域發展的動力之一為政治或軍事服務的意圖,故發展出分布學 (chorlogy)為基礎,來匯集各種地方素材的古典區域研究;地表被 視為由許多小區域所組成,每個區域均是「一個區位特定的地區,與其他地區有別,並以區別所延展的範圍為限。」(Harshorne,1959: 130)。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早期的區域研究幾等同於早期的地理學, 區域地理學者是「透過地理學內各分科及相關學科所提供之各類素 材,分析那些獨特存在(unique assemblages)的要素,並將之綜合 成一整體的描述與分析。」(Johnston,1991a:39)。 早期的區域地理學( 1930-1950)在彙集與綜合有關各地特性的資 料,以作為描述的基礎。且針對地表不同地區的各種特性,提供正確、 有條不紊、合理的描述與解釋。選擇區域中有意義者予以整合成一簡 單的特性,屬歸納的方法。哈特向就曾說過:「地理學是一門解釋的地 區差異的科學」(Hartshorne,1939:134-144)。 區域地理自 1960 年代開始,就飽受各方的批評,其被批評的主要 有兩點,其一;批評其地方觀念( parochialism)為一種十八世紀的區 域概念,執著於區域獨特性的描述與綜合,而忽略因果關係的探討和 理論、法則建立的研究途徑。如 Schaefer 認為,地理學應關切一般化, 而非傳統地理學中對獨特性的重視。其二;為傳統區域地理由自然景 觀描述到文化景觀,似乎欲建立一個隱蔽的環境決定論(Johnston, 1994:510--512)。且太重資料的蒐集而成地誌式的工作,及太受實證 主義影響,而使空有框架,而無實質分析、解釋內容,故有「新區域 地理」的出現。 整體來說,區域的演進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議題出現: (一)區域描述:早期的區域研究中,古典區域研究以「分布論」 為基礎,此時研究著重在不同學科對特定地區之彙總;主要在蒐集地 表上各項要素。百科全書的呈現是此時期最重要方法。「這是一個很徹 底的實證論者(empiricist),蒐集資訊並當成事實來呈現,特有的方 法包含用地圖來呈現素材。」(Johnston,1986b:7)。十九世紀後半,為因應資本主義之成長及殖民擴張之所需,地理學者之主要目的仍是 對不同地區之相關事實素材的收集和組織,已達成區域地誌式的綜合 ( regional chorographic synthesis ) 之 目 標 。 (二)區域分析:受達爾文天演論的影響,自然主義科學( naturalistic science)逐漸抬頭,知識也因專業化而逐漸分化,故現代地理學創立 時,急需有「科學化的方法」。德國學者 Alfred Hettner 反對古典地 理學幾乎只是一個「記述特性」的科學( Hettner,1983:247),而認 為「地理學」不應只是關於各種不同事物的分布科學,而應關心「事 物如何充填空間的科學」(Hettner ,1983:143)。強調做地區研究時, 除了描述之外,也要解釋。 (三)區域整合: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各 循其專長的方向前進,而愈加有壁壘分明之勢,故有地理學者試圖整 合。如哈子宏曾說「整合是區域地理的最佳印記」(Harshon,1965, pp22-23)。但整合不是讀者的工作,而是地理學家的責任。有鑑於傳 統社會科學的不足,區域科學希望在區域的基礎上,整合不同領域的 研究成果。「採用不同的解析與實證研究之組合,來研究具區域或空間 向度的社會問題」(Isard,1975:2),以解決新、舊區域問題。Petter Haggett 所提出地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之一為區域複合體分析 (regional complex analysis),用以整合空間分析及生態分析的研 究成果(Haggett et al.,1977)。包括透過區域差異建立適當的區 域單位,再進而研究各區域間的交流與聯繫。 1980 年代後,研究潮流似乎又轉回到區域之殊異性的特點上。地 方的研究又被重視,且 John Fraster Hart 在美國地理學會會長就職 演說時,都強調了區域綜合描述的重要,故區域地理似乎有東山再起的趨勢。 在傳統區域地理復甦的同時,現代學術研究在方法論上亦呈現多樣性的發展;地理學中已出現了和傳統區域地理截然不同的區域觀點 及研究方法,學者總稱為『新區域地理學』。 『新區域地理學』這個名詞很早就出現,但迄今仍無一較獲共識 的定義。有些學者以「重構區域地理」(reconstructed regional geography)來代表區域地理的新發展(如 Thrift,1990,1991,1993)。 有些學者僅以「新」「舊」來做粗略的劃分;但 A.Gilbert 則認為是地 理學是對社會理論發展(特別是施為(agency)在結構中的角色)及 改變中社會目標(加強雜異性)的回應,而將之視為一種『新區域地 理學』(Gilbert,1988)。 新區域地理學者認為,任何一個地方或區域 均和進行中的過程同義(Pred ,1986, p195),在此過程中,個人和 群體間的社會、經濟、文化關係不斷再結構,結構與再結構展現的特 性,即是區域地理學研究的焦點。 區域的歷史組成是連續轉變的,所以分析的焦點不是將區域視為 一個可分類的地理客體,而是將焦點置於視區域成為一個動態的歷史 地理過程。過去以「人 / 自然」的觀念來檢視區域,現今已為「人 / 社會 / 自然」所取代,故現今的區域研究應需加入社會學的理論。新 區域地理學家注意的焦點,不在僅止於 “人”在“地”上的“適應”,而更 著重於“人”在“地”上的“社會關係”。在社會學科當中,合理的解釋區 域方面,可將區域同時分析為結構與過程。視區域為結構的特質在於: 區域它是一個整體,不能還原為部分;關係的發展是由整體而來,缺 少了這些關係,整體也不能存在。在視區域為過程方面,區域制約社 會和社會影響區域-----創造了內部同質的思考和行動方式。換言之, 區域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並強調社會中持續改變的群體間關係。近來的研究認為個別區域的存在是依賴某些社會族群在區域結構中的宰 制,而區域的凝結是一個特定時間的現象,因為權力關係會持續的變 化。 本研究中所採取的區域概念是新區域地理的概念,而新區域地理 約略有三個方向的意涵,(一)區域是資本主義下的產物;(二)區域 是對地方的認同;(三)區域是社會權力下的產物。本研究中採取的是 第三種定義,區域是權力共同作用下的產物,研究目的在重塑梧棲鎮 不同時期之空間演進過程,並探討其主要的影響原因及權力與政策機 制為何。 新區域地理所關心的面向,主要有下列四部分:(1)強調自然環 境的重要,自然環境是提供研究的材料也是人類活動的舞台,所有一 切跟人有關的發展,都必須跟自然環境緊緊相扣在一起。(2)強調時 間尺度與時間感度的重要,一區域的當代景觀是過去某一景觀的連續 變化過程;現在的型態只能反映持續變動資歷程中的一小段時間,現 今的歷程無法完全解釋現今的關係;若現今與過去有差異,還必須承 襲自過去的關係。藉由時間的紀錄可以了解過去的情形,而加以比較。 (3)區域沒有一定範圍,從全球尺度到一棟建築物均可為研究的對 象,未有明確規則來定義區域的最佳大小。但在實踐上,區域研究在 強調獨特性,微觀的小區域研究較可以展現此特性。(4)結構化歷程 理論。本研究也將問題放在這些焦點上,探討地方的自然環境及物質 基礎,及區域的歷史過程,以及面對外部決策力時的反應等,研究範 圍僅一個鄉鎮,時間尺度約為一百年,並將探討不同時期的影響力如 何遞嬗;及居民如何因應,進而表現在其空間結構發展上。 在很多的地理相關研究論文中,『空間』是一個很常提到的用語。 其中,包括空間結構、空間分布、空間組織、社會空間、空間配置、生活空間、空間分布、分布... ... 等等的用詞,但卻有其各種不同的解 釋與涵義,這些和空間相關的研究論文中,其主要觀點有三個方向: (一)地理學為一個分布的科學:空間分布、分布等名詞即在呈現此 一特質,在 Hartshone 的地理學的本質中 (The Nature of Geography )中即提到(Hartshone 1939)。 地理學依空間(Space ) 來整合各種現象,進而表現出區域差異 (areal differentiation)。空 間因此成了「成千上萬的容器」(containers of an endless variety of phenomena)(Agnew,1989:122), 這種空間是指實質的區域, 絕對存在的空間,可以討論實質的各種空間要素分布。 (二) 實證論的空間觀:包含了空間結構、空間分析、空間組織等用 語。這是 1950 年後的計量革命( quantitative revolution) 後出現了 實證浪潮。期望地理學具有科學的實證性。在此,『空間』被視為研究 地理的分析概念,且學者們莫不致力於空間意義的說明,而欲尋求一 個通則,並戮力找出最適合空間分析的方法。在這樣的觀點之下,『空 間』是具有框架的,且是一個具物理性質的『絕對空間 』(absolute space ),可以容納所有的地理現象。 (三)人文主義地理學( humanistic geography )的空間觀:如存在 空間 (existential space)、 空間配置、地方(Space )及地方感 (sence of place) 等用語,這反映出從 1970 年後興起的一股新思 潮。地理學對人類活動的地方及地方感的認同(sence of place ) 的 認同。這其中,『人』的存在是此空間觀點的核心;及此觀點所探索的 空間現象非『現成』存在,而是藉由人涉入或關切而存在的空間現象 (Buttimer 1976 ; Relph 1976 ; Tuan 1976b)。 本研究的空間觀點,採取的是上述三個空間觀點中的第三種-- 人文地理學的空間觀點。所有的地理現象可以在有限的實質空間中被 表現出來,但是藉由人的關切而存在的空間。探討在絕對的行政區劃 的空間中,不同時期裏的發展與變化。故這裡的空間發展指的是不同 時期街市型態、土地利用及核心區的轉變等。 本文的主要研究概念如下: 區域的構成均有實質的空間及社會組織兩大部分,區域的空間結 構認為可由建築物、公共設施、交通路線、土地等四項主要因素構成, 這些設施是利用地表面的各種土地所建構而成。若予以抽象化,則空 間結構(區域結構)的基礎因素是土地。在固定範圍的土地上,居民 可以從事各項規劃及建設,而為一個封閉的系統。但這些空間結構及 配置除了受居民本身因素影響之外,外部的權力(如政策等)也扮演 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而區域成了一個開放的系統,而因不斷的做調適 而改變(如圖一)。 社會結構方面,家是最小的構成單位。再由家構成秩序、集團、 社會制度等,如區域內的定期祭祀、共同防禦系統等。但這兩項區域 的組成要素最根本的要素均為『人』,『人』是聯繫空間和社會的媒介, 少了人,所有的區域要素似乎都沒有意義。 在本研究中所欲探討的重點為實質的空間部分,藉由不同時期的 空間結構轉變,探討其真正意涵,並企圖找出形塑其空間演變的力量 為何。社會組織當然也是影響區域空間的因素,但這不在本研究所欲 探討的內容之內,故在此不加詳述。 人類和自然所佔據的地面,在品質、利用和潛力上各有不同。本 研究的目的是想把地表之土地利用和特徵加以描述、分類和比較;界 定並區分土地利用、城鎮、運輸網和經濟發展等一般型態。並透過時 間軸,具體區分為三個大時期,深入探究各期的空間演變實況及其形塑因素。基本課題是,空間的存在及其範圍不僅是用來填補的空殼子, 而且可以導致區域要素和相互作用所產生之個別行為及集體次序 (collective order)的可預測性。 其主要研究概念可以簡化如下圖: ( 空間 ) ( 社會 ) 區域 建築物 制度 公共設施 圖一 : 研究概念圖 集團 外力 外力 交通路線 秩序 土地 人 家 基礎空間 基礎社會 空間機能 社會機能 12 第四節: 文獻回顧 有關區域及空間研究的地理期刊論文相當多,筆者就台灣師範大 學、高雄師範大學、台灣大學、及文化大學所出的刊物及碩、博士論 文所整理出有關區域及空間間發展的論文如下: 表一:有關區域及空間研究的博碩士論文 論文名稱 作者 出處 1 中和永和地區商業之空間 結構 胡金印(1980)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 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 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 鐘寶珍(1992)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3 澎湖群島吉貝村和赤崁村 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 顏秀玲(1992)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4 花蓮市街的空間演變臺灣 東部一個都市聚落的形成 與發展 張家菁(1993)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5 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 落 鄭全玄(1993)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6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 活動與社會組織 黃瓊慧(1996)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7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 空間組織 李錫祥(1998)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8 新打港潟湖沿岸區域之轉 型 薛雅惠(1998)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9 竹北和竹東地域發展的比 較研究 郭莉芳(1998)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0 沿山鄉街的"存在空間"----- 以林屺埔街為例 黃素真(1998)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1 雲林地區中地市場區域的 結構 蕭莉婷(2000)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2 從區域特色重構臺南白河 地區未來的生活藍圖 孫細(2000)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3 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 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 性 池永歆(2000)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博 士論文 14 從景觀分析與社會結構變 遷探討板橋的空間性轉變 楊湛萍(2000)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5 土地利用空間型態之研究 朱健銘(2000) 國立臺灣大學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16 台南市安南區聚落發展演 變與居民生活空間調查之 研究 謝美華(2001)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7 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 變遷 葉宛錡(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8 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 區的空間性轉化 張瓊文(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19 高雄市凹子底區域發展之 地域性結構研究 許欣芳(2001)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0 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 展 ( 1790∼ 1945) 楊宗穆(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1 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 成與轉變 廖秋娥(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博 士論文 22 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 與區域特色:1895 年以前 吳進喜(2001)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博 士論文 23 台南古城空間發展的詮釋 毛麗華(2002)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4 高雄市大坪頂梁姓血緣聚 落的形成與空間發展 韓菊美(2002)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25 由祭祀圈看區域的整合與 李鳳華(2002) 國立臺灣師範大  發展--以松山十三街庄為例 學地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資料來源:1.本研究整理。 2.排列順序以出版年份為主。 表二:和區域及空間研究相關的期刊論文: 台灣師範大學地 理研究所地理研 究報告(16),民 79.5.頁 115--137。 1 文章名稱 作者 出處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 施添福 2 莊子的空間論--「秋水」 的詮釋 潘朝陽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報告 (18)民 81.03 頁 161-193 3 地方生活圈與區域均衡發 展之關係 王秋原、趙建雄 國立臺灣大學理 學院地理學系地 理學報(16)民 82.06 頁 35-59 4 臺灣水泥產業東移政策對 東部區域發展影響之分析 張長義 王萬邦 國立臺灣大學理 學院地理學系地 理學報(17)民 83.06 頁 123-146 5 儒學空間之理論與實踐 潘桂成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報告 (24) 民 84.10 頁 97-118 6 「中心-四方」空間形式及 其宇宙論結構 潘朝陽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報告 (23)民 84.03 頁 83-107 7 臺南市都市空間結構的形 成、演變與發展 郭大玄 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地學研究所研 究報告(9) 民 85.05 頁 225-258 8 Ports as Agent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 Taiwan Illustration( 作 為 區 域 發 展 媒介的港口--臺灣的例子) 陶德、薛益忠 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地學研究所研 究報告(9) 民 85.05 頁 133-170  9 區域地理研究的探討 王秋原、趙建 雄、何致中 國立臺灣大學理 學院地理學系地 理學報(22) 民 86.05 頁 83-102 10 地名中的區域特色:以臺南 市東區為例 許淑娟 環境與世界(1) 民 86.11 頁 59-79 11 紅毛港的聚落發展與社會 變遷 吳連賞 環境與世界(2) 民 87.11 頁 85-99+101+103-1 36 12 區域尺度的風格研究--一個 地理學實踐的核心議題 陳文尚 黃士哲 環境與世界(2) 民 87.11 頁 15-37 13 空間理論與後現代主義地 理學 陳其南 環境與世界(3) 民 88.11 頁 187-195 14 三民區聚落商街空間發展 與鄉土環境問題調查研究 吳連賞 環境與世界(3) 民 88.11 頁 137-161 15 三民區聚落商街空間發展 與鄉土環境問題調查研究 吳連賞 環境與世界(3) 民 88.11 頁 137-161 16 臺灣原住民民族主義的空 間性: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 展 汪明輝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報告 (31) 民 88.11 頁 83-110 17 臺灣地理空間想像的變貌 與後現代人文地理學--一個 初步的探索(上) 陳其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地理研究報告 (30)民 88.05 頁 175-219 18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 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 民雄地方為例 施添福 台灣史研究 ( 8 ): 1 民 9 0 . 1 0 頁 1-39 資料來源:1.本研究整理。 2.排列順序以出版年份為主。 另外,在本節的文獻回顧中,將梧棲鎮相關的研究作一簡單的摘 要,以作為本研究的基本參考資料。 就筆者收集到的有限資料,有關台中縣海線地區(清水隆起平原) 的研究並不多,其研究主要有兩大主題,將其摘要如下: (一)、有關港口的研究: (1)、『台中港進出貨物前地與腹地之研究』 顧嘉琳在論文中提及,台中港為國家政策下興建的人工 港,其建港目的是要為中部地區的貨物找一個進出的門戶。文中說明, 台中港現以進口為主,幾達貨物總吞吐量的 90%以上。腹地遍及台灣 西半部,整個中部地區的進口貨中有 62%是利用台中港運輸。而出口 貨多為一般工業製品,出口地區遍及亞洲,整體中部地區的出口貨中 有 63%利用台中港輸出。 前地方面,台中港以近洋貿易為主;腹地方面,目前主要腹地有 台中縣(和平鄉除外)、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的斗六、斗 南、荊桐、林內、大埤、古坑和苗栗縣的海線鄉鎮地區。(改寫自顧嘉 琳,台中港進出貨物前地與腹地之研究) (2)、『台中港開發史』 戴寶村先生將台中港自梧棲港時期,歷經新高港時期的規劃, 以及至台中港時期的興建,都描寫的相當清楚。文中提及台中縣的梧 棲港由清代至日治時期,一直是大甲、大肚兩溪間之清水隆起平原、 以至大肚山以東廣大區域的出入港口,在中部地區的歷史地位僅次於 鹿港而已。由於其位置優越,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應經濟、軍事之需 而興建「新高港」;並計劃建設「新高市」。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物 力不濟,半途而廢。至民國六十年,我政府重新規劃、興建,施工人 員前後歷經十年與天搏鬥、與海爭地的努力,終於完成建港工程,使 台中港成為台灣地區的第三大國際港口。 其主要以歷史脈絡為主軸,將台中港的大事記串起,且對工程方 面的描述也很仔細,但對區域空間的變化就較少提及。(改寫自戴寶 村,台中港開發史。) (3)『台中港與中部區域產業關係之初探』 廖寶蓮該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釐清影響現今港口發展之 因素,且就由觀察台中港及其週邊地區與中部區域產業發展之情形, 探討港口與產業發展的互動關係。另外,也希望透過對港口與腹地產 業發展關係的釐清,探討台中港特定區發展之問題。 這篇文章中所觀察的空間尺度較大,包含整個中部地區,故對小 區域的論述較少,且觀察的時間太短,不易看出其影響。(改寫自廖寶 蓮,台中港與中部區域產業關係之初探。) (二)、有關開發史的研究: (1)『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溫振華先生在文章中提及,要了解今日台灣的社會變遷,對清代 台灣社會的探討是有必要的。文中說明漢人入墾前的土著社會,以捕 鹿、種植、捕魚為主,強調其均為部落集團性的生產。其次,就漢人 土地的開墾與聚落加以描述,從移民來源、開墾的制度與組織、水利 的興築、田園面積的擴充等方面來探討。透過以上兩部分的探討,說 明土著社會與漢人社會的演變。 溫先生的文章主要從歷史史料的紀錄,來探討大區域的開發方 向及拓墾過程,較少提及小區域的問題。(改寫自溫振華,清代台灣中 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2)『台中港特地區梧棲鎮土地利用及社區發展之地理學研究』 郭婉順在文中提及,台中港的興建具有振興台中港附近區域繁榮 的重大責任,且梧棲鎮為最臨港的區域,所受之影響,應最明顯但在 9 年後,未有如期成效。可能受計劃不確實、督導不嚴等相關因素的 影響。 這篇文章用的時間尺度太短,建設與發展之間常有些許落差,一 時之間尚無法看出其影響,且其對土地利用等地理特徵的著墨太少, 無法展現出此時的區域特色。(改寫自郭婉順,台中港特定區---梧棲 鎮土地利用及社區發展之地理學研究)。 以上兩大主題的研究,對港口的研究較多,對小區域的發展著墨 較少。故針對此一台中縣海線地區學術上的空白,發展本論文,期望 能對梧棲地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19 第二章:清領時期的梧棲鎮 第一節:梧棲鎮的自然環境 梧棲鎮位於台灣西海岸的中段,其中心點的位置約在東經 120 度 30 分、北緯 24 度 15 分;南北長 4.4 公里,東西寬 3.3 公里, 成一菱形地面。西臨台灣海峽;東、南、北、各與沙鹿鎮、龍井 鄉、清水鎮為鄰,全境平坦,面積約 20.94 平方公里。 圖例 省道 鐵道 N 05km 梧棲鎮 清水鎮 沙鹿鎮 圖 二:梧 棲 鎮 位 置 圖 梧棲鎮在明鄭時期隸屬於天興縣,清朝康熙年間隸屬於諸羅縣管 轄;至清朝雍正年間改隸彰化縣;清光緒年間台灣正式設省,設梧棲 港街,本鎮隸屬於台灣縣之大肚中堡。至日本統治台灣重新調整行政 區,改隸台中縣大肚中堡;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設梧棲港辨 務署;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重新調整地方官制,梧棲港改隸 屬於沙轆支聽。大正九年(1920年),台灣總督府制定「地方自治」 制度,地方行政大幅調整,梧棲街併入大庄、南簡、鴨母寮,隸屬於 台中州大甲郡。光復後,政府公布「台灣省縣政府組織章程」,本鎮屬 台中縣大甲區;民國三十五年,依台灣省各鄉鎮組織章程,梧棲街易 名為梧棲鎮。 N 梧梧棲梧棲鎮棲鎮行鎮行政行政區政區域區域圖域圖 0 梧棲梧鎮棲行鎮政行區政域區圖域圖 0.5 km 梧梧棲梧棲鎮棲鎮行鎮行政行政區政區域區域圖域圖 頂寮里 下寮里 中和里 中正里 清水鎮 南簡里 福德里 大庄里 安仁里 草湳里 永安里 文化里 台中港用地 大村里 興農里 永寧里 沙鹿鎮 圖例 鄰里界 鄉鎮界 圖 三:梧 棲 鎮 行 政 區 域 圖 本鎮地幅不大,現由頂寮里、下寮里、中和里、文化里、安仁里、 中正里、草湳里、大庄里、福德里、南簡里、大村里、興農里、永寧 里、永安里等 14 個行政區里所組成,鎮公所目前位於中正里。 本區乃長約 4.4 公里,寬約 3.3 公里之平原地區,為清水隆起 海岸平原的一部份,地層多屬於沖積層。地勢低平,東緣之海拔僅約 10 公尺,地面坡度極小(陳正祥;台灣地誌;1960;P820)。平原東 側為大肚山台地,山麓有清水斷層通過。 N 大安溪 大甲溪 梧棲 大肚溪 濁水溪 圖例 河川 丘陵台地 圖 四 :中 部 地 形 示 意 圖 台中 盆地 東 部丘 陵 台中 盆地 大肚台地 八卦台地 清水隆起海岸平原 台灣海峽 因海岸平淺,潮差大,本區海埔地特別發達。海岸一帶,台中港 口以南地段,常年上游河川沖積及南移漂沙的影響,海岸年年西進, 台中港現也為大量漂沙所苦。 本區全境屬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變化深受季風、地形等因素影 響。全年氣候溫和,夏長冬暖,冬乾夏雨,故冬季時有乾旱情況出現, 年平均氣溫約 22.7 度。 表三:梧棲地區之氣溫、降雨和風向、風速表 風向、風速( m/s ) 月份 氣 溫(°C) 15.7 降雨量(mm) 雨日(天) 1 28.5 6.8 7.3 NNE 2 15.7 76.2 10.5 7.0 NNE 3 18.3 108.2 11.9 5.8 NNE 4 22.2 142.6 11.1 4.5 NNE 5 25.2 203.5 11.4 6.3 NE 6 27.6 218.2 10.8 3.6 SSE 7 28.9 160.0 7.8 3.5 SSE 8 28.7 223.8 10.4 3.6 SE 9 27.3 81.3 5.9 4.5 NE 10 24.2 4.2 2.2 6.6 NE 11 20.8 19.0 3.6 7.2 NE 12 17.3 19.2 3.6 7.1 NNE 年平均 年總和 22.7 1284.0 96.0 5.6 NNE 資料來源:1.中央氣象局梧棲測站。 2.資料年份時間為 1977— 1992 年平均所得。 據梧棲鎮當地人表示,本區位於「風頭水尾」的自然環境上,「風 頭」指的是面迎東北季風,由上表可知,梧棲幾乎常年都吹東北風。「水 尾」則是因位於清水隆起平原的最西側,為河川最下游之處,再加上本區的雨量又不多,年平均雨量 1284 mm(鄰近的台中市有 1723.4 mm), 又多集中於夏季,故早期的灌溉水源常成問題,爭水事件層出不窮, 影響農業的土地利用方式。 據日治時期的籍貫調查,梧棲 庄以三邑(晉江、南安、惠安)、同 安、安溪的泉州人最多。且主要以散村為主,故聯莊的迎神拜拜活動 甚多,如迎媽祖等。 第二節:梧棲鎮的開墾過程 梧棲古稱竹筏穴1,原是一片低漥農田與海灘。附近居民多以捕魚 為主,故又稱網崮寮。港口因位處牛罵頭2溪入海處,溪口開為五汊, 故初稱『五汊港』,後更名為梧棲港。有關梧棲港口的文獻記載中,康 熙末年,周鍾瑄所撰的「諸羅縣志」山川總圖中,未見有五汊港。乾 隆中葉,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中仍未出現五汊港;至道光年間, 周璽所撰「彰化縣志」中,山川總圖則記有『五汊港』,其餘各港口則 以水汛代之,如水裡汛、鹿港汛等,汛為當時駐軍之地,但梧棲被獨 稱為港,可見其意義非凡。且此時期為梧棲廟宇創建的要要時期,可 見當時梧棲港口的興盛狀況。 1 因自乾隆三十五年(1770)起,和大陸已有帆船貿易,因港內擠滿了接貨的竹 筏,故稱之。 2 今清水鎮之舊地名。 表四:梧棲在清朝創建的廟宇一覽表 廟宇名稱 主祀神 創建時期 現址 浩天宮 天上聖母 乾隆三年 中央路 265 號 朝元宮 天上聖母 同治三年 梧棲路 140 號 斗美宮 池王爺 同治三年 梧北路 204 號 長興宮 吉王爺 同治八年 頂橫街 33 號 福德祠 福德正神 道光五年 中央路 808 號 土地祠 福德正神 道光六年 中央路 277 號 順安宮 朱王爺 道光十年 西建路 4 號 保安宮 地藏王 道光十四年 臨海路 95 號 永天宮 玄天上帝 道光二十年 中央路 5 號 真武宮 玄天上帝 道光二十六年 西建路 62 號 達天宮 福德正神 道光二十七年 梧南路 97 號 萬興宮 蘇王爺 道光二十九年 新街巷 12 號 富美宮 蕭王爺 咸豐元年 梧北路 137 號 益順宮 中壇元帥 宣統年間 中央路 96 號 資料來源:1. 梧棲古文書史料專輯。 2. 野外實察所得。 3. 本研究整理。 自乾隆年間至道光年間因港口商業繁盛的關係居民生活無虞,故 大量興建廟宇,以求心理平靜。由其廟宇的分布來看,多集中在梧棲 港街附近(今梧棲路),可見港口對梧棲早期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影 響,人口也多集居於港口附近。 大烏山 葫蘆墩汛 阿里史山 黃竹坑山 大里札汛 四張犁汛 貓霧栜汛 貓霧栜保 貓霧栜巡檢 牛罵汛 沙轆汛 大肚汛 水裡汛 八卦汛 彰化城 東門塘 許厝埔汛 土城 圖五:五汊港位置圖 資料來源:轉繪自彰化縣志,p.31。 大員山 熬酒桶山 五汊港 橫山 蓬山 雙溪口 萬芝保 牛罵山 大甲溪 大肚山 沙轆山 大肚溪 大肚保 鹿港汛 半線保 鹿港保 因港口關係,地名初為『五汊』,後來演變為『梧栖』、『鰲西』以 至於為『梧棲』。梧栖,出於五汊之諧音字,「梧」為樹名,屬桐之類; 「栖」作棲息之意也。後因位於鰲峰山西麓,亦稱『鰲西』。光緒 17 年(1891),地方人士集議更名,以『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 竹不食』之寓意(鄰鎮清水有清泉;鄰鎮沙鹿有竹林)而更名為梧棲。 其地名雖經多次演變,但其音皆因『五汊』諧音雅化而來。 本區原屬拍瀑拉族遷善社的生活領域,主以農耕維生,兼營漁獵 生活,其均為集團性的生產(溫振華;1987 年)。但由於漢人的入墾, 使其生產的空間逐漸喪失,或融入於漢人的生活領域中;或遷徙它地; 終自這片原有的生活舞台上退隱。 清領時期,早有大陸居民移往台灣,尤以康熙末期以後,禁渡海 令稍紓,故移民者更多。梧棲地區,康熙中葉即有安溪人王承紹入墾, 雍正初年,有嚴玉璋向平埔族人脯墾南簡(福德、南簡里)一帶之荒 埔。乾隆年間,有晉江縣顏、王、吳三姓和南安縣李姓族人入墾。據 『梧棲鎮沿革志』3之記載,乾隆 38 年(1773 年)有一名吳界者向「番 社」通事李友請墾漁塭水田,位址主在大庄地區(大庄、大村、興農 等里);西起海濱;北 至塭寮(頂寮里),南至河城溝(草湳里)。梧棲 街區北邊的頂、下寮里,有紀德、李姓族人在建築家屋,頂下寮是梧 棲街的發源地。 繼而有紀姓(紀于振)擬在下寮建立聚落,為李姓所拒,乃隔下 3 為梧棲耆老黃海泉先生所撰內,有豐富的鄉土資料。  湳溝間建屋居住,於是形成李塭堀和紀塭堀兩聚落。梧棲之住民以農 耕、漁獵維生,家屋作南北向延伸,而形成街肆,主要範圍為今之頂 寮、下寮、頂和、中正、中和里,街區東方的南簡(南簡、福德里) 和南邊的鴨母寮(永安、永寧里、安良港),因小型船隻或竹筏可溯河 而上,交通稍便。另大庄(大庄、大村、興農等里)為吳界始墾之地, 故梧棲街區、南簡、鴨母寮、大庄為梧棲地區的主要聚落中心,這也 影響了後來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 此時期的聚落集中在沿海港口附近,以及土地較肥沃的農墾地帶 這跟當時主要的生產方式應有密切的關係。其拓墾方向大致上由沿海 地區向內陸推進且當時的交通不便,故小舟楫盛行。在舟楫可到之處 較易形成聚落。 第三節:梧棲港市的形成 街市的興起象徵社會文化已趨於複雜化(溫振華,1987。),且外 國學者史肯納(G.W.Skinner)認為,市集除了經濟功能外,尚有社會 功能,所以市集可以視為一個文化單位。 清代後期,水圳大量開發之後,聚落人口大量增加,日常用品的 消費量也日漸重要;且早期台灣的手工業並不發達,故依賴外地貨品 供應頗深,因此街市與時俱增。梧棲因為有港口分布,且又有鄰近大 陸之優勢,康熙時期已有百姓來此捕魚,住民聚集漸眾,從乾隆 35 年(1770)起與大陸福建獺窟(今廈門附近)開始有帆船往來,貿易、 移民出入;大陸貨物進口;本地物產出口;均由梧棲進出。乾隆 50年(1785)已成中部地區一著名的港口街市,且為地方性的消費中心。 其主要的商店類型有中藥店、行郊等。 尤其至道光初年,因鄰近港口受到漂沙淤淺的地理因素影響,使 商棧隨之移至梧棲,街上店舖日增,發展更為繁榮。 根據日據初期的調查,參考表(五)、表(六),早期梧棲港的輸 出品以米、樟腦為主,其貨品的來源,米主要來自鄰近的沿海平原地 區;樟腦則來自內陸的集集、埔里等地區。樟腦大多由梧棲轉運至淡 水,再輸出至國外,其主要的輸出地為大陸地區,當時的梧棲港為中 部輸出樟腦的重要港口,還曾經爆發樟腦紛爭事件4。至於和境內的其 他港口互動較少,應是國內所生產的東西均大同小異,主要還是依賴 大陸的日常用品及手工業較多,故國內各地間的互相貿易較少。 表五:梧 棲港輸出品調查表 (價格:日圓) 梧棲港輸出品調查表 (明治二十九年【1897】一月至九月) 出貨地 品名 廈門 香港 台北 合計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米 58,000 石 191,400 58,000 石 191,400 樟腦 297200 石 117,583 297,200 石 117,583 308,983 資料來源:(1)「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十九號,第十四門,雜類(明 治 30 年) (2)轉引自戴寶村,台中港開發史,p39。 4 「樟腦紛爭事件」為當地人和英商之間的衝突,後經清廷出面解決,才平息這  表六:梧棲港輸入品調查表 (價格:日圓) 梧棲港輸入品調查表 (明治二十九年【 1897】一月至九月) 入貨地 品名 廈門 泉州 台北 合計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數量 價格 牛皮 20,000 斤 200 20,000 斤 200 鐵杵 5,000 斤 150 5,000 斤 150 鍋 10,000 個 500 10,000 個 500 紫花布 100 1,000 10,000 個 500 紹興酒 400 桶 320 400 桶 320 石膏 10,000 斤 100 10,000 斤 100 蒜頭 15,000 斤 600 15,000 斤 600 石油 2,500 擔 3,000 2,500 擔 3,000 火柴 50 箱 150 50 箱 150 鹹魚 20,000 斤 1,000 20,000 斤 1,000 棉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