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4-01 11:33:48

3/25 筆記+網路收尋資料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在凡爾賽宮鏡廳宣布成立。白衣者為俾斯麥。普魯士在首相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下,先後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獲勝,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大業。1871年1月18日,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建立。 [编辑] 政治1871年4月頒布帝國憲法,是按普魯士憲法基礎而成的,加入了有關帝國的新內容,它明確規定德意志帝國是聯邦制國家,由22個邦、3個自由市和2個直轄區組成。各邦把軍事、外交、海關立法、銀行立法、間接稅、刑法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帝國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德國的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普魯士王國的首相是德國的宰相,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帝國議會議員通過選舉產出生來,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國議會沒有固定議席,參選者得票超過半數便當選,不足者落空。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 文化鬥爭文化鬥爭是指俾斯麥在1870年代以國家對抗天主教會的行動,天主教徒成為「帝國公敵」。早在1870年,第一次梵諦岡大公會議頒布了教宗無誤論,由於德國天主教徒當中存有不同意見,使國家首次捲入教會事務。天主教獨於1870年12月創立中央黨,宗旨是保護天主教徒利益,可是俾斯麥認為它是保護帝國的敵人,黨對教宗的支持使人們認為該黨效忠於教宗而非國家。因此,俾斯麥發動一場「文化鬥爭」,以大大削弱天主教徒在德國的影響力。 統一後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勢力日漸增強,雖然它的人數尚少,可是俾斯麥越來越視它為心腹大患,認為社會民主黨是「帝國的敵人」之一。1878年5月,德皇威廉一世遭到暗殺,事件中無人受傷,俾斯麥認為是社會民主黨所幹的好事,於是向帝國議會提出一項反社會主義法。不久之後又威廉一世再次遭到暗殺,傷勢嚴重,憤怒的俾斯麥便解散帝國議會,重新選出一批新議員,10月新國會通過了反社會主義法。反社會主義法又稱反社會主義非常法,內容是禁止社會主義者的一切集會、組織、結社以及各種報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捐助,不過國會拒絕立法禁止社會民主黨參選國會議員,使社會主義者在國會仍有一定影響力。反社會主義法每三年重新通過一次,直至1890年俾斯麥下台。 然而反社會主義法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助長社會民主黨的勢力,《反社會主義非常法》有效的時期被後來稱為社會民主黨的「英雄時代」。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德國貧富懸殊惡化,不僅引起了社會主義者的關注,同樣喚起許多德國社會不同成員的關注,社會民主黨勢力越來越大,俾斯麥為了壓制這些勞工階級的政治活動,便透過各種福利措施收買他們。在反社會主義同時,俾斯麥又推行一些保障市民權益的社會主義法,包括1883年的《疾病保險法》、1884年的《意外災難保險法》和1889年的《老年和殘廢保險法》。1890年國會拒絕通過反社會主義法,1888年上任的威廉二世解除俾斯麥職務,俾斯麥下台,反社會主義結束,社會民主黨改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