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3-12 14:39:26

作業2-台灣博碩士論文

研究生:杜雪華


研究生(外文):Hsueh-Hua Tu


論文名稱:歐 洲 鰻 皰 疹 病 毒 特 性 及 病 原 性 之 研 究


論文名稱(外文):Characterization of Herpesvirus Isolated From cultured European eels Anguilla anguilla in Taiwan


指導教授:張本恆、黃慧璧


指導教授(外文):Pen-Heng Chang、Hui-Pi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獸醫學研究所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中 文 摘 要

由於近年來日本鰻鰻苗供應不足及價格昂貴等問題,加上歐洲鰻鰻苗價格相對便宜﹔因此成了台灣鰻農的另外一種選擇。另外﹔為解決鰻魚室外養殖大量用水,造成地層下陷等問題,在民國84年台灣省水產試驗所自國外引進循環水養殖系統並應用於歐洲鰻超集約飼養中;初期有不錯的成果。但近年來循環水養殖場中的歐洲鰻經常發生鰻魚死亡的現象;死亡率高且不易治療。在組織切片下,魚類皮膚上皮細胞中可以發現代謝性包涵體以及黑色素巨噬細胞聚集於內臟實質器官中。由病魚分離出病毒利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證實是歐洲鰻皰疹病毒(European eel Herpesvirus, EEHV)。
本實驗旨在探討歐洲鰻皰疹病毒之物理及化學特性和緊迫狀態下排毒之情形。在物理性質方面歐洲鰻魚皰疹病毒最適生長溫度為28℃﹔病毒於56℃
30 min 及pH值為3時病毒活性降低﹔在化學性質方面,其對IudR (5-iodo-2''-deoxyuridine) , Chloroform和Ether敏感。在排毒實驗中,腹腔注射dexamethasone組,可自臟器或皮膚分離出病毒﹔外觀上,部分鰻魚會於頭部有水泡樣的病灶;或腹鰭、胸鰭等處有出血點。實驗組和對照組都沒有魚死亡。但兩組均有歐洲鰻皰疹病毒之潛伏性感染。




前 言

歐洲鰻皰疹病毒 ( European eel Herpesvi rus, EEHV) 在台灣循環水養殖系

統中分離出來造成了本島鰻魚極高的死亡率( Chang et al . , 2002) 。 於荷蘭採

用相同飼養模式所採樣之病鰻也分離出歐洲鰻皰疹病毒 ( Davi dse et al . ,

1999) 。由台灣歐洲鰻分離出來的皰疹病毒去氧核糖核酸聚合? 片段 ( Pol ) 與

歐洲鰻皰疹病毒相似度達99% ( 298/300) ( Chang et al . , 2002) 。病毒主要特

性為持續性無臨床症狀的潛伏感染,於當內( i nt ernal f act or ) 、外( ext ernal

f act or ) 在因子造免疫力下降時則發病 ( Davi dse et al . , 1999) 。電子顯微鏡下

病毒的核蛋白衣 ( nucl eocapsi ds) 直徑大小約100nm。成熟的病毒顆粒直徑大

小約235 nm,其內並含有一個外面包含粗糙外膜 ( capsul e) 的六角形核蛋白衣

( nucl eocapsi d) 之電子緻密核心。組織病理學檢查於皮膚的上皮細胞中發現代

謝性包含體 (met abol i c i ncl usi on bodi es) 及內臟器官中有黑色素巨噬細胞

(mel anomacrophages) 聚集 ( Chang et al . , 2002) 。

在台灣,大部分的歐洲鰻以循環水養殖系統超集約飼養,主要是因為可以節

省大量的養殖用水以提高鰻魚的產值。然而,感染歐洲鰻? 疹病毒的鰻魚一旦發

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目前也無疫苗可以應用於臨床控制。因此,針對病毒的

特性建立一個適當的環境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實驗旨在了解歐洲鰻? 疹病毒的

物理、化學特性及在緊迫因子之下病毒潛伏感染發病的情形;希望可以對歐洲鰻

養殖業者有些助益。


第 一 章 文 獻 回 顧

1. 皰疹病毒簡介

皰疹病毒科病毒存在於生物界多種生物體中;包含昆蟲、爬蟲類、兩棲

類、哺乳類及魚類;為一具有雙股去氧核糖核酸 ( DNA) 及封套( envel ope)

之病毒。病毒顆粒大小約120- 200 nm ,呈圓球形, 其外殼 (capsi d) 由

162 個次蛋白衣(capsomer )組成,呈20 面體結構。 核蛋白衣直徑約

100- 110nm ,次蛋白衣呈球中空的三角形或五角形的管子為此病毒特徵性之

構造 ( Fenner et al . , 1999) 。

皰疹病毒在基因上有3 種明顯的特色包含:G+C的比率為32- 74﹪ 之間,

遠遠超過其他DNA 的真核生物。基因變化大小主要在125- 235 kbp。病毒基

因組成複雜,如反覆的DNA 片端出現在兩端。另外,皰疹病毒的非構造性蛋

白與病毒本身及寄主細胞間的生長及免疫調控有關,可以使病毒在細胞中繁

殖時不會立刻殺死細胞,而將複製時間延長。皰疹病毒的潛伏感染基因目前

是認為位於寄主細胞染色體外( ext rachomosomal ) 的游離體基因( epi some) 中
( Freder i ck A. et al . , 1999) 。

Roi zman et al . ( 1981) 將皰疹病毒由生物的特性來分類, Al pf a- 、
Bet a- 、Gamma- herpesvi r i nae 三個亞科( subf ami l y) ,Honess( 1984) 更進一
步細分出這三種亞科的基因體大小、結構、( G+C) 比率( Roi zman et al . ,
1981; Bobl ot et al . , 1992) 。而歐洲鰻皰疹病毒屬於皰疹病毒科

( Herpesvi r i dae) 尚未分類之亞科( uncl assi f i ed) 。


2. 皰疹病毒複製方面

Bet a- 及Gamma- 皰疹病毒複製的機制大部分是相同的但複製的速度較

Al pf a- 皰疹病毒慢。當病毒的醣蛋白膜粒(gl ycoprot ei n pepl omers )與寄

主細胞上的接受器(recept or)結合時,病毒的核蛋白衣藉著病毒的封套與

寄主細胞膜的融合(f usi on)或是胞飲作用(endocyt osi s)進入寄主細胞中。

之後病毒的DNA 蛋白複合物由核蛋白衣釋放出來並進入寄主細胞的細胞核中

( Fenner et al . , 1999) 。 病毒成熟的過程包含病毒完整的DNA 內衣
(endocapsi dat i on)進入核蛋白衣內,而後病毒顆粒聚集成空泡進入細胞質

內,釋放藉著胞吐作用(exocyt osi s) 或細胞溶解作用(cyt ol ysi s)釋出

寄主細胞。在寄主細胞膜上的病毒特異性蛋白在細胞融合中扮演著如

Fc recept ors 的角色,並且被認為是引起免疫細胞融合的主要標地 ( Fenner et

al . , 1999) 。病毒造成寄主細胞內產生的核內包涵體( I nt ranucl ear

i ncl usi on bodi es)為皰疹病毒的主要特色,通常可以在適當固定及染色的

組織中發現以及由被皰疹病毒感染的動物細胞培養中發現( Fenner et al .1999) 。


3. 皰疹病毒潛伏性感染


皰疹病毒是無法在寄主體外生存良好的強依賴性病毒,一般主要由發病

動物的黏液傳播,如交配、互舔的動作、打噴嚏的飛沫、經母體傳至子代的

垂直傳染和幼畜之間互相的水平感染等,在大型密集飼養的族群中如牛場、

豬場及煮肉的工廠,打噴嚏及短距離的飛沫為主要的傳然途徑。而其主要藉

由持續性的潛伏感染及週期性的再發生和散發存在於族群的世代之間;皰疹

病毒是非常專一性的病毒,主要是因為在寄主身上的潛伏性感染造成與寄主

同時演化的結果,病毒只能在專一寄主上生存。潛伏性感染的特色使得皰疹

病毒可以永存在生物體上,即使是很小的孤立組群( Freder i ck A. et al . ,1999) 。

週期性復發或是持續性的潛伏感染( Persi st ent i nf ect i on) 是皰疹病毒

的特性之一,從分類的角度上來看潛伏感染;Al f a- 皰疹病毒感染生物體後為

了躲避寄主細胞的免疫系統攻擊會躲藏在寄主神經系統掌控感覺的神經節當

中,Bet a- 皰疹病毒則是躲藏在寄主的分泌腺、淋巴網狀內皮細胞的組織以及

腎臟當中;Gama- 皰疹病毒則是主要躲藏於淋巴組織當中。少部分的Bet a 及

Gama- 皰疹病毒潛伏於皮膚表面的上皮細胞中。在潛伏感染狀態下( Lat ent

i nf ect i on) ,此時感染動物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也分離不到具感染能力的病

毒( Rzi ha et al . , 1986) 。

經過多次複製的病毒DNA或形成游離基因或少部分與寄主之神經元細胞

染色體DNA 合併造成潛伏感染。潛伏感染的皰疹病毒基因是不被轉錄的除非

外來因子激起了潛伏感染有關之轉錄體( Lat ent l y- associ at ed t ranscr i pt ,


LATs) ( Fenner et al . , 1999) 。病毒的轉錄RNA 在複製的過程中並不會形成

蛋白質;其只要的功能在於建立、維持以及再活化潛伏感染之病毒,主要促

使再活化機制的因子至今尚未完全了解。激起潛伏感染再活化的因子主要是

緊迫,包含了合併感染、運輸以及擁擠或是高密度的飼養環境( Fenner et al . ,

1999, Freder i ck A. et al . , 1999)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