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31 22:33:27

威尼斯面具節之研究

 
文藻外語學院
通識課程現代歐洲文化與文明
 Wenzao Ursuline College of Languages 
Study for Modern European Cultureand Civilization
­­
威尼斯面具節之研究
A study of Venetian Carnival
 
傳播藝術系一A
1100213019 盧亭妍
1100213021 詹采紋
1100213030 王馥苓
傳播藝術系一B
1100213097 施乃慈
 
目錄
 
簡介……………………………………………………3
第一章 著名景點………………………………………4
第二章 特殊交通工具…………………………………5
第三章 面具節的榮耀與興衰…………………………7
第四章 面具節的歷史(面具的製作)………………8
第五章 面具種類研究………………………………9
-第一節狂歡節面具
-第二節 即興藝術喜劇的面具           
第六章 週邊慶典、紀念品……………………………14
 
 
 
 
 
 
 
簡介
 威尼斯(Venezia)係位於南歐義大利東北方,由上百個分佈在「瀉湖」上的島嶼所連結而成的水上都市,整座島上完全沒有任何的車輛,全部仰賴人類的雙腳或是水上船隻。也因為如此,威尼斯人善用其地理環境條件,創造出世界首屈一指的「水都」生活與觀光休閒文化,甚至也將其城市規劃與建築特色複製到世界各地,例如澳門與美國等地的威尼斯人酒店或觀光休閒渡假中心等,展現出威尼斯獨特風格的城市風采,及其全球化的風靡魅力。
 
 威尼斯面臨南歐亞得里亞海,優勢的天然地理位置,使威尼斯發展的早期即成為歐洲通往中亞與非洲的重要海上門戶。然而當初來威尼斯建城的先民,是為了躲避歐洲北方蠻族的迫害,才會千里迢迢的移居到四周都是海水圍繞的島上居住。威尼斯人展現其借力使力的策略,不讓城市生活交通的不便利成為發展的絆腳石,反而利用其對外的海上交通便利的特性,促使威尼斯成為早期歐洲的海上交通與世界貿易的重要城市。
 
 此外,威尼斯人在早期歐洲的封建社會體系中,由於祖先係戰爭的落難者,也因為海上貿易的問題與缺失,而被冠上盜賊之類的集散中心,因此即使因為貿易而擁有傲人的財富,威尼斯人仍然不被歐洲各國所認同。職此,威尼斯人深知必須洗心革面並透過有利的管道與方法,始能提高其國際社會地位。在中世紀宗教蓬勃發展的歐洲社會裡,崇敬基督教聖哲似乎是虔誠基督徒的義務,因此威尼斯人體會到若要提高國際地位,就應該追隨宗教發展的潮流邁進,若可透過宗教聖哲的加持,則可相得益彰並能迅速改變歐洲人對威尼斯人的印象。
  20世紀之後,名列7大工業國的義大利,為避免危險性工業污染義大利本土陸地,將一些比較具危險性的工業遷移到威尼斯島。此舉不僅沒有讓威尼斯人感受到無奈與痛苦,反而以更為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污染工業所帶來的影響與挑戰。威尼斯人運用整合行銷的策略,讓遷移到威尼斯來的污染工業,結合傳統產業與觀光發展藉以行銷到全球,例如歐洲最有名的水晶工業,除了奧地利的斯華洛斯齊與捷克的水晶以外,兼具多元創新與獨特傳統工法製作風格的威尼斯水晶,結合觀光旅遊的行銷通路,讓傳統的水晶工業,在威尼斯蓬勃發展並行銷全球,威尼斯水晶成為風行世界的歐洲水晶代表。
 
 
 
 
 
 
 
第一章 著名景點
道奇宮
 位於聖馬可廣場上的道奇宮(總督府)是威尼斯最有名的建築之一。
威尼斯共和國存在於西元八世紀至十八世紀,後被拿破崙佔領,終結了長達一千多年的威尼斯共和國,一直到1805 年,這裡才被劃分在義大利王國之下。
             
 在共和國時期,威尼斯的政府制度和早期的羅馬類似。共和國由貴族組成的議院所統治,議院所選出的領袖,稱為"道奇",是共和國的最高領袖。
乍看之下這樣的制度有很多民主的成分,領袖並非世襲之制。但是因為議院成員是貴族組成,貴族的身分最主要用世襲,而且互相保護自己階級的利益,社會仍然是相當封建。
 道奇宮除了是道奇的住所,也是政府所在。裡面有議會,法院和牢房等都是參觀重點。道奇宮後面的小廣場上有兩頭石獅子。這有翅膀的獅子是威尼斯的守護神。
 
嘆息橋義大利語Ponte dei Sospiri
 位於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附近,公爵府(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在運河水道上有幾條橋,而此條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嘆息橋的兩端連接法院監獄兩處,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橋樑之一。
 
聖馬可廣場義大利語Piazza San Marco
 義大利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是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的廣場無論大小皆被稱為「Campi」。聖馬可廣場在歐洲城市的廣場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受到交通的喧鬧,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作為威尼斯的地標,聖馬可廣場受到遊客攝影師鴿子的格外青睞。19世紀法國皇帝拿破崙曾稱讚其為「歐洲最美的客廳」。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教堂的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威尼斯人將他奉為守護神。教堂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大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
 
 為達成提昇社會地位與國際形象的目標,威尼斯人透過各種方法與手段,在西元九世紀時,將埋於北非亞力山卓的基督教聖哲-「聖馬可」的聖骸轉移到威尼斯,並召告歐洲各國表示已將聖哲「聖馬可」聖骸從非洲迎回威尼斯,並準備建立一座「聖馬可大教堂」來安奉與紀念祂。以上的舉動震驚歐洲各國,對於廣大歐洲虔誠的基督徒而言,能將基督教福音佈道聖哲「聖馬可」的聖骸找回,並能為祂建立紀念教堂,此乃基督教發展的重大盛事,威尼斯也因此舉擁有聖哲與宗教的加持力量,藉以改善其國際形象與社會地位,從盜賊集散中心一夕變成宗教聖地。直至現今,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與聖馬可廣場,都是威尼斯歷史性與指標性的重要觀光景點。
 
第二章 特殊交通工具
4條水上巴士路線
威尼斯是一個在水上的城市,理所當然也不會有車子,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水上巴士」,也就是渡船。觀光客最常搭乘的有1、42、82、52等船班。
 
1號線
1號線從羅馬廣場開到麗都島,行駛的速度非常緩慢,整個路程約45分鐘,運行的路線就是威尼斯大運河,可以欣賞到整個威尼斯,受到觀光客的愛戴,也因此太受歡迎,每年從三月中到十月以及每個週末搭乘的人很多。
 
52號線
 
 
 
 
 
 
52號線沿著威尼斯繞行一圈,與51號線環繞整個威尼斯。
 
 
82號線
82號線的路徑大致與1號線相同,但是行駛的速度較快,停靠點較少,旺季時還會開往麗都島。
 
 
 
 
 
 
 
 
42號線
42號線可以到達彩色島,與41號線是相反路程。
 
 
第三章 面具節的榮耀與興衰
 
威尼斯面具嘉年華是世界三大盛會之一,與巴西里約及法國嘉年華並譽。
威尼斯嘉年華起源於西元12世紀,據記載,當時威尼斯大公國大敗烏爾瑞科,公爵亞格里亞為了慶祝各武士們凱旋歸國,在聖馬可廣場舉辦的慶祝會與人們分享這份勝利與榮耀。到了15世紀,以演變成全國人民固定參予的重大節慶了。
    從17世紀以來始終盛況空前,威尼斯嘉年華會是享樂、異國氣氛、神秘艷情的,400多年來,嘉年華會依然在威尼斯的水巷間散發著誘人的色彩。到了19世紀,因經歷多次改革後隨著威尼斯一起沒落了,直到西元1979年,知識份子積極興辦,如今已成了家喻戶曉的盛世了。
    早在中午世紀音階級意識積極極為濃厚,一方面是統治者封建制度和教會的貴族政治,而另一方面是非常貧窮和被剝奪勞力的勞奴,這兩種人在嘉年華會時是由現實生活路途中,和嚴格的屬關係中,可能會產生膽戰的鬆懈。當這一年一度的盛世來臨時,人們不分貧富貴賤,各個戴上這精緻且華麗的面具,沒有人會在乎面具下原本的角色,只為在乎這套蛤義的禮服和優雅的面具夠不夠吸引人的目光而已。
    18世紀後嘉年華會逐漸開始失去重要性。社會上認為他阻礙生產。19世紀的工業化和新的生活條件許可讓地球上的人多活幾年。很多傳統習俗幾乎都邀乎都消失了。
    大約自從1977年左右,嘉年華會又恢復他以往的風采。人們又重新發現可以使用都市舞台的可能性。嘉年華會又在一次把地球上的觀光客重新吸引過來。
    嘉年華會的復興,同時也帶動即將衰退的手工藝品,例如面具商店每年創造出更多不尋常的作品,有一些面具適合掛在牆上做永久珍藏。
 
第四章 面具節的歷史(面具的製作)
 
    還沒有威尼斯之前,就有假面具了。但是,威尼斯的面具開啟了另一代風氣。威尼斯面具節起源於西元1162年,當時是為了慶祝威尼斯對抗烏爾里希的戰役勝利,便在聖馬可廣場舉行慶典。演變至十五世紀成為一種社交活動,一個全民參與威尼斯的狂歡大會。而在面具節期間,不論貴賤,只要戴上面具就人人平等。
 
    有人說威尼斯的人們戴上面具,是為了沉湎過去的榮耀,一旦戴上了面具,就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所有的責任都被拋在腦後。
 
一般來說,面具是女生戴的,男生則戴一種長鼻子的半面具。許多面具和所扮演的角色都與威尼斯的歷史有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尖鼻子的瘟疫大夫,戴著長鼻面具以及穿著黑袍,象徵防範瘟疫。
 
面具節是在灰燼星期三之前的兩個禮拜,每年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大約都是在2月下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威尼斯面具節宣告消失。但是,在1979年一群非威尼斯的人們振興了面具節的傳統。
 
面具的製作
傳統的威尼斯面具製作材料為紙,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和膠水。原始的白麵具製作好後,藝術家們會用金、銀、黃等各種明快的顏色涂畫,再用閃光的金箔、毛皮、絲絨、寶石、錦緞等小玩意兒裝飾。
 
 
 
第五章 面具種類研究
 威尼斯面具在過去的歷史上主要包含兩種類型:
狂歡節面具(Carnival Masks)和即興藝術喜劇面具(Commedia dell'Arte Masks)。
 威尼斯面具一般分為:
1.   傳統威尼斯面具,像Bauta,larva等等。
2.   舞臺戲劇面具,是歐洲戲劇所常使用的道具,因此這些面具便會有一定      的“性格”。
3.   現在幻想型面具,這是面具藝術藝術家手裡被創意發揮所創造的新面具 風格。附近的店家,早已擺出各式面具、戲服,供遊客隨時換裝。街頭的彩繪化妝師更將臉當畫布,幫遊客設計出最具特色的「臨時面具」。威尼斯嘉年華,既然稱為「面具節」,參與者必須盡情發揮像力,揮灑豐沛的創意,才能深刻感受節慶帶來的歡樂。一副副精緻的「面具」,是嘉年華真正的焦點。此時的威尼斯,在每個人的臉上,到處可見虛掩著眼睛、特別設計過的面具,相當有趣。面具藝術家的創作力,使得每個人的裝扮都是獨特的。
 
 
 
第一節狂歡節面具
 狂歡節面具包含了:Bauta (as well as from "bau"(or "babau"))、Dama di Venezia、Gatto、Volto、Medico della Peste…等多種。
 Bauta
 “Bauta”是一種“覆蓋在整個臉上,下顎輪廓清晰、硬朗,沒有嘴巴,但配有很多裝飾物”的面具。市面上有一種半臉的“Bauta”,只遮蓋從額頭到鼻子和上臉頰,以此來隱藏身份,但又很容易交談、用餐和飲水。這種面具越來越成為狂歡節的主流。 Bauta面具在很多場合都會被用來隱藏身份和社會地位,因為它可以使穿戴人之間的交流更加自由,而不必受 到社會等級、日常習俗的約束。面具使用者的意圖各種各樣,有的甚至是違法犯罪,但大多僅僅是個人意圖,比如尋找豔遇。
 Gatto
 義大利語裡的意思是“貓”。
 Dama
 Dama扮演很多高雅角色。
 Dottore Peste
 黑死病醫生
 
第二節 即興藝術喜劇的面具
 這些面具追溯至十六世紀後半葉,表現出人的性格特質、種族傳統,以及義大利各個城市的專職與行業,專業的喜劇演員將之呈現於喜劇藝術上,賦予其人性。
 即興藝術喜劇”Commedia dell'Arte Masks”(譯文涵義為“專業藝術家的喜劇”),形式是即興演出的劇場,始於十六世紀,在十八世紀前都仍十分活躍,今日仍可見到這類表演。旅行各地的表演團會設置一個戶外的舞臺,並且提供一些趣味性表演,如雜技、雜耍,更為典型的是滑稽幽默的表演,那建立在角色已確立的某個劇碼基礎上,配上粗糙的劇情線,被稱為《註1》Canovaccio.團員們偶爾會直接在他們旅行用的四輪馬車後頭就表演起來,比較像是《註2》Carro di Tespi的特色,Canovaccio這種劇本可追溯回上古時期(定義為A.D. 476以前)。
  即興表演的主題圍繞在劇團的戲目上,內容是一些平凡常見的情況,偷情、忌妒、晚年、愛情,有些可追跡自Plautus和Terence創作的羅馬喜劇。對話跟行為中顯見時事的反映,慣於諷刺當地的醜聞、近來的事件,或者地區性的體驗,混合古老的玩笑或引人發笑的經典句子。男性的即興藝術喜劇演員藉由代表地區或城鎮的面具描繪出角色。女性演員,不管怎樣,通常是不戴面具的。事實上,女性的角色常常由男性去穿戴女服和假髮來扮演,恰如其分——滑稽的模仿。貼近生活的題材、即興的對話,以這樣的方式,義大利的即興喜劇亦可在許多其它型態的戲劇中發現其蹤影,從默劇和英國的滑稽木偶戲《註3》Punch and Judy,到現代的卡通動畫、電視連續劇,甚至是職業摔角
即興喜劇中的角色和轉義比喻也被運用在現代的小說中,從奇幻到文學性作品都有,尤其是英國作家 Michael Moorcock的《註4》Jerry Cornelius故事中,它在獲得Muzak(音樂聯播網)的獎項後高潮落幕。
 
 
註三:Punch and Judy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手套式木偶劇,也是最早使用牽線木偶的偶劇,以Punch和他的妻子Judy為主軸特色,通常由一個操偶者獨立演出。此偶劇深深受到意大 利即興喜劇的影響。
註四:Jerry Cornelius是一個可以變為任何人的個體,名字是固定的,但是使用這個名字的人卻可以變換。由Michael Moorcock為領頭者,自1965年寫出一系列的故事,許多作家受到影響也陸續跟進。
 
即興喜劇面具包含了:
Arlecchino
Brighella、Burattino
Capitan Scaramouche
Colombina
Dottor Balanzone
Pantalone
Pierrot (Pedrolino in his Italian incarnation)
Pulcinella
Zanni (also said Zan, Zane, Zuane)
Jester(Jolly)共十一種。
 Moretta
“Moretta”是配有黑色天鵝絨的橢圓型面具,通常是婦女在訪問修道院時穿戴,最早由法國人發明,但因為它使女性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美,所以很快就在威尼斯流行起來。這種面具在最後通常覆上一片面紗。
 Larva
 “Larva” 也稱之為volto面具,主要是白色,具有威尼斯的代表性,通常配合與三角帽和斗篷。“Larva”一詞有可能來自拉丁語“面具”或者“鬼魂”。關於這一點,如果你看到一個威尼斯人穿著一身黑,戴著白色面具和三角帽。在月色下匆匆而過,就不難想像了。 像“Bauta”一樣,“Larva”的構造同樣可以使穿戴者不用摘下來就可以自由呼吸和飲水,這樣,就保持了穿戴者的身份不可知。這些面具是油精細漆布製成,因此就顯得格外輕巧,穿戴時不會造成疼痛的煩惱,在吃東西,跳舞和賣弄風情時也特別理想。
 Jester
 Jester或者稱為“Jolly,是一種女性面具的變異體,跟中世紀一種特別的小丑臉譜有關聯,它起源於義大利,但很快風靡歐洲,影響了西班牙,荷蘭,德國,奧地利,英格蘭,特別是法國。最原始是的Jester可能來自某歐洲遠古部落。
 Colombina
 “Colombina”在義大利文中意為小鴿子,也常常是戲劇舞臺上的一個角色,有時候,女性角色必需著濃妝,以配合舞臺主題。
 Pulcinella
 17世紀戲劇經典角色。   
  Zanni滑稽的
 戲劇角色,也叫Zan或Zane。
 Arlecchino 小丑
 是最流行的Zanni,也來源於義大利戲劇
­­­­Brighella
 也叫Figaro或者Scapin
 Burrattino 木偶
 這是一個未成年人面具,機靈古怪。
 Capitan Scaramouche
 
第六章 週邊慶典、紀念品
 
第一節 賽艇節
 每年除了2月的面具節之外,9月第一個星期天就是沿著大運河的「賽艇節」,從下午開始,一艘艘的貢多拉(又稱鳳尾船)開始競速。此外,還有華麗的彩船遊行,以及穿著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的舟子和乘客,使整個大運河非常熱鬧。
運河賣點佳
威尼斯擁有獨樹一格的大運河以及各式各樣的船隻,像是ballatine(裝有大砲的船)、capricole(捕蛤的平底船)、scoazzere(威尼斯舢舨)、bissone(彎曲如蛇狀的船)、serenissime(20名穿著紅黃兩色制服水手操控的大船),每年的賽艇節這些船隻都會接二連三的演出,船上的人則會扮成維納斯、海神等古代的人物,讓整個賽艇節的熱鬧程度不輸給面具節,衝著賽艇節而來的觀光客也不計其數。
賽艇化解紛爭
賽艇節的起源,其實是為了化解威尼斯人與鄰近的西斯特利亞人之間紛爭的比賽,早期雙方人馬動不動就發生流血衝突,當時的政府擔心水手們無謂的犧牲生命,因此舉辦賽艇節,鼓勵雙方以比賽賽艇來化解之間的紛爭。
四種比賽方式
賽艇節一共有4種團隊比賽,第一種是青年選手,第二種是女子選手,第三種是六人一組的比賽,第四種則是最高潮的威尼斯一級方程式雙人貢多拉比賽。比賽的隊伍大多來自威尼斯的各個地區,當夕陽西下,賽會也跟著尾聲,大家映照在晚霞下觀看頒獎典禮,賽艇節也就這樣宣告落幕。
西羅馬帝國沒落後,東羅馬帝國的勢力及於整個地中海的東部,同時也承襲了伊斯蘭的玻璃工藝,並且更向波希米亞(Bohemian),以及中世的德國發展。不久此種技術為威尼斯(Venetian)所引進,在十五世紀左右,成為與義大利文藝復興同時興盛的威尼斯的最大產業,亦即以威尼斯玻璃而聞名於世,成為歐洲近代玻璃工藝的始祖,而威尼斯玻璃工藝的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歐洲。另一方面,拜占廷的玻璃工藝技術則傳往波希米亞以及中歐;伊斯蘭的玻璃工藝技術則傳到西班牙與東歐等地。總而言之,近代歐洲的玻璃工藝是以威尼斯為主體,並引進伊斯蘭與拜占廷的玻璃工藝技術而發揚光大的。
結語
  面具是種掩飾、一種逃離、一種假象,也是種袒露、一種奔放、一種人性內心最真實的呈現。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