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7-05-05 15:06:53

生活與環境----作業8 (week 11)

3.
*綠建築

龍津國中變更設計 縣長同意
校舍五度流標 地方人士爭取早日發包 解決借教室窘境

【記者申震雄╱龍井報導】
龍井鄉龍津國中校舍發包五次都流標,以致學生借用龍津國小學生活動中心上課,寄人籬下,立委紀國棟與地方人士等人昨天向縣長黃仲生反映,要求變更設計早日發包,獲得黃仲生同意。

去年成立的龍津國中,六月間首次招收一百四十多位學生,可是校舍一直發包不出去,學生只好向鄰近的龍津國小借用學生活動中心上課。

學校表示,校舍已第五次流標,初步了解,興建學校校舍需要的鋼筋量很大,目前市面鋼筋原料大幅上漲,部分廠商認為成本提高,才會造成標價高於底價而流標。該校校舍規劃為三棟,其中二棟是四樓,一棟是二樓建築。

立委紀國棟、龍津村長紀坤洲、龍津國中校長楊振標及家長會長紀榮坤等人,昨天向縣長黃仲生陳情,認為如一直發包不出去,今年六月又有新學生入校,教室會嚴重不足,希望能將原規劃二棟四樓的校舍改為三樓,先行發包,等日後再加蓋四樓。黃仲生同意變更設計,重新招標。

龍津國中原本計畫興建卅八間教室,把二棟四樓改為三樓,將減少七間教室,如能順利發包,工期預估十個月。

【記者陳秋雲╱豐原報導】台中縣德水園身心障礙養護院去年八月才動工,但內政部去年底一紙公文要求必須改為合乎環保的綠建築才予補助,縣府已緊急向內政部申覆。縣長黃仲生昨天則要求社會局徹查所屬是否有疏失。

台中縣東勢地方人士吳德水辭世前,捐地給縣政府興建德水園,過程一波三折。從八十四年開始規劃,中間經歷因林肯大郡塌陷、九二一震災、桃芝風災等天災,造成政策轉變等狀況,直到去年八月才開工。

社會局長張大春說,德水園的進度已達百分之十八,地下室、一樓都已建好,但去年底內政部一紙公文要求必須採省能、環保的綠建築方式興建,才補助原先承諾的四億元。縣政府已向內政部申覆,中央同意考慮專案處理。如過程順利,預定九十四年完成。

縣長黃仲生在縣務會議指出,業務單位未及時反映,問題才會延宕至今,他要求社會局長張大春深入調查,如業務單位有疏失將予處分。

【2003-03-19/聯合報/18版/台中縣新聞】

*永續交通系統

中經院「新政府經濟政策論壇」
政府要小而美 經濟要自由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崛起、台灣政經內耗及國際趨勢,台灣未來4至8年將面臨何種挑戰和優勢?中華經濟研究院上午召開「2008年新政府經濟政策論壇」提出國家發展的政策思考方向,以營造優質的生活與投資環境為基礎,續推自由化、國際化,及以製造/服務產業加值、結合的「雙引擎」策略,供2008年新政府推動新經濟政策的重要參考。

中經院為扮演經濟政策研討平台,上午在中經院董事長柯承恩、院長蕭代基主持「2008年新政府經濟政策論壇」,特別邀請馬英九及謝長廷兩位總統候選人的經濟政策幕僚,包括朱雲鵬教授、李紀珠立委、吳榮義董事長、及林向愷教授等四位擔位與談人,共同探討未來2008年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方針。

中經院提出的引言報告中提出兩個基本理念,第一,政府要小而美,經濟環境自由開放,營造一個優質的生活與投資環境,針對外勞的引進,首次提出「拍賣引進權」,強化人力資本與社會福址,推動銀鬆產業。其次,良好的社會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首重提升人的素質,有助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

提升政府效能

首先在提升政府效能方面,建議四年內推動政府制訂經濟法令的基本規範及準則、培訓具經濟背景的檢察官,並考慮成立專門負責審理經濟犯罪的法庭、修正採購法及設立廉政公署,制定陽光法案等配套。改革公務員人事與待遇制度,建立「政策影響評估」與「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另外建議將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更名為「永續發展委員會」,以調整職權,落實政策決策對經濟、環境與社會並重考量,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

所得稅「三合一」

在永續發展的財政改革方面,推動所得稅制「三合一」改革,建議促產條例落日後,企業最低稅負制自動廢除。而將證券交易所得及海外來源所得納入課稅並取消個人最低稅負制。同時拉平綜所稅與營所稅兩稅稅率,取消保留盈餘加徵10%營所稅,及拉平遺贈稅與所得稅率,透過兩稅稅率調降、大幅整併綜所稅的各式扣額,以建立「廣稅基、低稅負、少減免、簡稅政」具競爭力的稅稅環境。

另外,強化「稅基由所得轉向消費」,強調加值型營業稅的課徵,藉以鼓勵投資、儲蓄及生產,改善財政結構,強化投資效率、落實財政紀律。

最終是以推動「永續發展的財政改革」,達成經濟、環境、財政、社會的永續發展。其中重要的是「課徵能源稅、環境稅、與資源稅」,配合取消促產條例的補貼後,用以調降營利事業所得稅、綜所稅率,並輔助永續交通系統的建設,長期形塑一個低污染、低能源密集的城市及低稅負的環境、增進台灣的產業競爭力。

自由化 推動大學教育

至於在自由化方面,包括大學教育產業、醫療部門產業市場化及公用事業解除管制化,推動大學、醫院診所得為營利法人組織,大學學費進一步自由化,但對於弱勢學生提供「教育券」等方式予以補助。在開放醫療部門得為營利法人同時,進行健保制度改革,促使台灣醫療市場國際化等。

國際化 務實、多元開放

國際化方面,以務實多元方式主動放寬外人投資管制,爭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以國際合作強化雙邊關係、深化WTO參與,及產業國際布局策略調整等。

推動製造服務雙引擎

服務業產值72%以上,但就業只占58%,製造業提供就業機會學歷趨高、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加強製造業的加值及良好的產業研究規劃、強化與服務業的結合,以具潛力的服務業及服務業的國際化的三層提出整合建言。

【2007-12-09/聯合晚報/4版/焦點】


4.
*綠建築

華陽攜手銘傳大學 美化新疆市容
華陽集團繼去(2016)年在新疆自治區辨理第一屆海峽兩岸一帶一路綠色產業高峰論壇後,4月5日攜手銘傳大學設計學院與新疆建築設計研究所,再次舉辦一場兩岸產學交流會議,會中並簽署三方「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交流會由新疆建築設計研究所總建築師薛紹睿主持,黨委書記劉鳴、總工程師席建立、烏魯木齊市建委副主任丁雪峰等貴賓到場致詞;台灣方面,銘傳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洪啟東、副院長李芝瑜、靜宜大學助理教授卜唯平、弘光科大講師楊子興、台灣綠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華陽集團執行長)周晣平,以及兩岸環保綠能相關業者出席會議。
此次交流會主題聚焦在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綠建築規畫,以及兩岸產學人才培訓、國際交流等,三方並達成2017年在烏魯木齊市打造至少200間環保公廁的合作協議,藉以改善市容,使烏魯木齊市晉身為世界級綠美化的環保城市。
華陽集團為搶搭中國一帶一路順風車,去(2016)年前進新疆,成立西盟綠能環保科技公司與雍大冠天下健康產業公司,引進全球高科技環保產品和健康養身產品。
其中西盟綠能環保科技公司主力產品「免沖水科技小便斗」的節電與節水功效,受到當地政府肯定,華陽集團攜手銘傳大學攻略烏魯木齊市環保公廁改建案,此案預算1.2億人民幣,預定今年10月前完成改建。

*永續運輸系統

陳國暉/不只交通!軌道打造城市產業創新走廊
最近大家常拿自償率來質疑軌道建設的成本效益,但是軌道建設的效益絕對不只是自償率這個單一指標可以反應,筆者認為,軌道建設為區域的人流所創造出的串聯效益不容小覷,例如基隆輕軌計畫就企圖串連南港科技園區、汐止科技園區,「把基隆與大台北都會地區的經濟發展串接在一起」,提升基隆的產業競爭力。
軌道建設是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重點建設項目,推動軌道建設不只是要解決城市交通壅塞的問題,更是要透過軌道建設鏈結、暢通城市間各個創新聚落的溝通渠道,加快產業升級轉型的速度。
城市的輕軌系統建設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它是可預期(Predictable)與有效率(Efficient)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將區域之間的人員快速移動,因此就筆者的觀察而言,在眾多的軌道建設計畫之中,以「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最能發揮產業綜效。「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是以環狀路網串聯起「新竹舊城區」、「新竹科學園區」、「高鐵特定區」、「竹北生活圈」四個核心區域,這樣的規劃除了彰顯地方政府解決交通問題的決心,似乎也鋪陳出未來大新竹地區產業發展新的路徑圖。
大家都知道,新竹科學園區是國內最重要的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聚落,近幾年以來,產值皆超過1兆元新台幣,未來國家重點發展的生技醫療、人工智慧與智慧城市等新興主題,也都必須應用資通訊及半導體的技術,因此在產業創新面向上,以新竹科學園區為核心,透過「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串聯起新竹生醫園區(高鐵特定區),再連結居住生活聚落(竹北生活圈),同時鏈結百貨、零售產業圈(新竹舊城區),加快新竹科學園區技術能量向外延伸的速度,讓各個創新聚落的人員快速流動,打造出智慧醫療、智慧居住生活與智慧零售等三條智慧創新走廊。
再結合新竹市的大學、專業法人與研究單位的創新能量,與既有的資通訊及半導體優勢,甚至透過高鐵串接桃園國際空港,為大新竹地區的生技醫療、百貨零售、觀光旅遊及飯店住宿等產業,注入新的成長動能,拉開城市產業發展「第二條曲線」的序幕。
整體而言,跳脫自償率的迷思,就可以發現,輕軌路網不只是重要的交通建設項目,更是串連人流的「大動脈」。「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打破了縣、市之間的地理藩籬,串聯起大新竹地區的四大生活圈與創新聚落,讓產業跨領域整合的綜效得以充分發揮,有效提升區域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5. 綠建築的議題現在越來越有名,綠建築發展越來越備受期待,但建造綠色建築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主要是以環保為主,而目前環保的材料普遍偏高,如果要達到這個目的想必必須花費一筆非小數目的錢,但一旦完成後,反而可能會發現生活中默默地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6.環保意識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針對交通部分,現在有用來用多永續運輸系統,例如:city bike、電動機車、電動公車等等,透過這些運輸來減少空氣汙染及噪音汙染,雖然現在還不是很普及,價格也偏高,但從腳踏車的部分其實可以看得出大眾使用的機率越來越高,相信不久後電動汽車等綠運輸慢慢普及後對社會會帶來好發展。

參考文獻:
生態災難、永續發展與特大成事霧霾治理---國際經驗與中國啟示.pdf
鼓勵綠色出行,推進永續發展.pdf
亞太地區智慧綠建築評估系統比較分析.pdf
建築碳足跡與綠建築標章評估之關聯性研究-以透天住宅建築為例.pdf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