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研究資料首頁-> 研討會論文

研究資料明細

論文名稱 朱光潛與何其芳新詩格律理論之比較
研討會開始日期 2018-05-19
研討會結束日期 2018-05-19
所有作者 陳文豪
作者順序 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研討會名稱 2018年文藻外語大學第十屆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
是否具有對外公開徵稿及審稿制度
研討會舉行之國家 NATTWN-中華民國
研討會舉行之城市 高雄市
發表年份 2018
所屬計劃案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可公開文檔  
附件 陳文豪-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朱光潛與何其芳新詩格律理論之比較.docx陳文豪-古典與現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朱光潛與何其芳新詩格律理論之比較.docx


[摘要] :
摘要:
新詩格律化,是新詩詩藝現代化的探險之一。詩的邊界充滿無窮的可能。這是新詩現代性的必然表徵。
回顧新詩格律理論發展史,進行必要的現象描繪及緣由解釋,是研究者必然需要面對的課題。本文試圖比較及討論朱光潛、何其芳這兩位先生的新詩格律理論;探述二人在新詩的格律實驗、固定模型、民族性等方面的問題。進而思考他們在詩史上的定位,瞭解新詩格律詩論在現代的意義及轉換的價值。

關鍵詞:朱光潛、何其芳、新詩、格律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專書】
丁魯:《中國新詩格律問題》(北京:昆侖出版社,2010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朱自清:《新詩雜話》(長春:吉林出版公司,2016年)
高恒文:《京派文人:學院派的風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何其芳:《何其芳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潘麗珠:《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李怡:《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翠瑛:《雪的聲音:台灣新詩理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
於可訓:《中國大陸當代詩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洛夫、李元洛編:《大陸當代詩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9年)
張曼儀編:《卞之琳》,收錄於《中國作家選集》,10(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2年)
曹萬生:《30年代現代派詩學與中西詩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年)
許霆、魯德俊:《新格律詩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舒蘭:《北伐前後的新詩作家和作品》(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覃子豪:《論現代詩》(台中:普天出版社,1971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三(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藍棣之、龔運會編:《何其芳作品新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論文】
王永:〈謭議何其芳「現代格律詩」理論〉,《石家莊學院學報》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頁38-43
李章斌:〈有名無實的「音步」與並非格律的韻律------新詩韻律理論的重審與再出發〉,《清華學報》新42卷第2期(2012年6月),頁301-343
林美欽:〈「何其芳現象」新探〉,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8月)
金道行:〈論現代格律詩〉,《荊楚理工學院學報》第25卷第10期(2010年10月),頁30-36
湯惠蘭:〈何其芳與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抒情詩〉,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6月)
陳均:〈「內容與形式」之論與朱光潛詩學觀念的建構〉,《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08年6月),頁20-26
雷洋:〈1938年-1942年何其芳創作主體意識削弱原因探究〉,《荊楚理工學院學報》第24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41-44
趙黎明:〈格調詩學傳統與朱光潛現代「聲律批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1卷第4期(2011年4月),頁51-56
盧志娟:〈略論何其芳早期詩歌的體式〉,《集寧師專學報》第30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4-18
薛亞紅:〈徘徊於理性與審美之間-----談西方詩歌影響下的中國新詩發展之路〉,《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0期(2008年10月),頁41-43
譚桂林:〈論中國現代詩學的詩式理論及其發展〉,《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5年5月),頁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