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等待的台灣年輕人
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現象,已是社會各界亟需儘速解決的問題。從失業年齡別來看,15-29歲的年輕族群失業情況最為嚴重,不僅高出平均失業率甚多之外,20-24歲族群的失業率,更是高居各年齡階層之冠。
自2000年起, 台灣年輕人高失業率問題已存在 15-24歲的台灣年輕人在1980、1990年代其實失業比率仍低於10%。然而,自2000年開始,年輕人的失業率則不斷向上攀升,失業率甚至超過10%。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13年人力資源調查統計顯示,20-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已高達13.00%,不僅高出整體平均失業率3.98%的3倍之外,專科學歷失業率為3.14%、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率更高達4.88%,為所有學歷別中失業率最高。如何讓大學畢業生順利進入職場,已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
企業認為人才就業能力:敬業、態度、溝通、團隊合作 產業結構變化,企業對大專畢業生的能力需求,也因各領域在台灣勞動市場不斷細分化、專業化、多樣化的工作內容,而產生了以往不同的期待。根據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年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2009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以及『2010年青年就業接軌之研究』等結果顯示:企業主認為大專畢業生應具備的就業能力分別為1.良好的工作態度、2.敬業精神與態度、3.穩定度及抗壓性、4.表達與溝通能力、5.團體合作能力、6.學習意願與可塑性等一般泛用的基礎能力。
與想像中不同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能」在求職過程中雖然重要,但在後兩次的調查裡卻滑落前5名之外;而一般泛用的基礎能力,則愈來愈受到企業主的重視。在此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現今大學畢業生不僅欠缺一般泛用的基礎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與企業主所期望的能力有很大的落差。
學用落差 使年輕人能力趨向自我
為深入探討台灣年輕人應具備的能力前後因果關係,研究小組根據上述的調查結果,進一步邀請業界、學界等專家學者進行「焦點團體座談」(focus group interview),彙整分析後所得出的因果關係:
大學教育形式主義化的影響,學用落差日益嚴重、認同遲緩青年比例增加等社會現象,台灣年輕人的能力也隨之產生下述三點變化:
1.人際關係薄弱,無法團隊合作
現今台灣年輕人強烈的自我意識,雖可在工作中尋得成就感,卻相對忽略在工作中應有職業倫理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衍生出「人際關係薄弱」、「缺乏團隊合作能力」等問題。
2.勇於表達自我,卻無法邏輯思考
我們發現現今的年輕人雖勇於表達,卻無法將自己的想法有組織、有系統地表答出來,缺乏統整之能力。這現象說明年輕人「說理的能力」、「論述的能力」、「形成理念的能力」仍顯不足,無法邏輯思考、統整概念。
3.自尊心強烈、自信心薄弱,無法承受困難
座談中也討論到,年輕人承受挫折的能力比以前薄弱許多。雖然有強烈的自尊心,但相對自信心卻十分薄弱;容易覺得自己任何事都會,在想要挑戰更難任務,往往遇到困難時便無法承受。
企業認為:態度為發揮專長之本
以現今的市場環境,企業主需要具備正確表達自我、積極的學習態度、良好組織及整合能力、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及良好適應能力的人才;特別是「良好的工作態度」和進入職場後的「積極的學習態度」二種能力,都能夠協助年輕人在未來職場上將積極的學習態度轉化為良好的工作態度,使個人專長得以發揮,因而產出不錯的成就結果。
存有市場情報不對稱情況的勞動市場,文憑主義(Credentialism)或篩選理論(Screening Hypothesis)雖在企業招募時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學歷及證照保存期限畢竟有限,之後的工作績效表現仍取決於個人「積極的學習態度」。職場實務經驗不豐富的年輕人,若能透過廣泛地學習、消化、吸收、轉化、昇華、運用,將能夠進一步提升個人工作技術與能力,才得以和企業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同步成長。
參考文獻: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9)。98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10)。青年就業接軌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