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閱讀心得-刺蝟的優雅

閱讀心得
書名 : 刺蝟的優雅
作者 : 妙麗葉‧芭貝裡
作者介紹 : 妙麗葉‧芭貝裡本身是一位哲學教授,靠著一本「刺蝟的優雅」成
為法國當代的知名作家。
譯 : 陳春琴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3日112刷
書本簡介:
故事發生於巴黎左岸,政商名流往來頻繁的一棟高級住宅大樓。
主角芭洛瑪是個天賦異稟的女孩,出生於環境優渥的家庭,父親是國會議員,但她卻非常看不慣大人世界的虛偽與表面,時常感到空虛難過,並自己躲起來思索人生的存在與意義,也受不了時常把自己的女兒當精神病患的媽媽,還有過度潔癖的姊姊,芭洛瑪對大人世界的荒謬感到嗤之以鼻,她覺得沒有人是真正了解她,並替自己十三歲生日那天訂了一個目標¬¬¬¬¬¬¬¬¬¬¬¬¬¬¬¬¬¬¬──「她決定自殺並放火燒了全家」,以讓家人感到深沉的傷痛。
荷妮是這棟大樓的門房,年紀約莫半百,她是個謹守本分的人,身材微胖、髮型古板,她不惜扮醜、裝笨,因為她清楚的知道門房對於那些住戶只是個卑賤、最多也只能出現在他們餘光的人罷了,但內心的她卻不止如此,他研讀深奧的文學、經濟學,她告訴自己絕不能把手伸進不屬於她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大樓搬進了一位日本籍的住戶─小津先生,她發現到荷妮、芭洛瑪並非向大家想像地如此,她們都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質,他的熱情使得荷妮有了很大的改變,其實她們兩人的心都非常脆弱,她們的外表只是偽裝在身上的尖刺,小津先生也不知不覺住入荷妮的心,這時的她正開始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不料荷妮卻發生了車禍並意外身亡,身為她知心好友的芭洛瑪,此時才感受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永不」,最後她決定好好的活下去,並重新找回對生命的熱忱。

心得 :
藝術是在時間的巨輪中,打開一道對動物而言似乎是永遠不可缺少的情感空間,替我們提供一個短暫,但像電光石火般的茶花幻覺。這段話是我讀完這本書後,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文字的藝術填滿了人們寂寞空盪的心靈,書中的荷妮身分普通但因為書本的薰陶,使她與眾不同,早熟的芭洛瑪,對人生的悲觀,來自於大人世界的虛偽,這讓我有很深的領悟,現在的社會總是處處追求功利,也有很多人非常講求表面和迎合別人的功力,但卻漠視了真誠和熱情,也不停地用外在的物質來彌補自己,時常讓欲望蒙蔽了雙眼,使自己深陷在不屬於自己的人生深淵,書中小津先生的熱情感化了荷妮,現實生活中同儕的相處也是需要熱情與向心力才能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至於人生,書中荷妮生命的消逝也讓芭洛瑪上了一課,他深刻的了解到生命的不可回逆性,還有家人伴隨而來的傷痛是無法計算的,這才讓他放棄了自殺的想法,當生活遇到不順遂或失意的事時,或許很多人想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想想那些被病魔纏身的人們,他們想繼續活下去但卻無能為力,這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擁有生命就該好好珍惜,一旦失去了就會向書中芭洛瑪所說的感受到─「永遠的永不」,我覺得「刺蝟的優雅」是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小說,他以諷刺的筆法寫出對巴黎達官顯貴生活方式的不認同,同時以多角度的鋪陳方法闡述各階級對生命的認份與無奈,這也讓我感受到人性的表面,其實人活在世界上是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來展現生命光輝,並使自己與眾不同,然而現代人卻常因為各種原因的牽絆,使自己活在別人的陰影下,造成各種的生活壓力,其實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啟發並改變自己的老師或朋友,不論對方的身分地位是尊是卑,就像書中荷妮和芭洛瑪的關係,是知心好友的兩人一個是門房,但另一個卻是政治世家的二代,荷妮的死亡使得芭洛瑪從此對生命有不同的看法,生命的體會常常是需要親身經歷才能真正領悟,人們總是不停的回憶過往、後悔當初,錯失了把握當下的重要,「刺蝟的優雅」是本值得推薦的書,我認為不同年紀、不同生活環境的人閱讀後,都會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見解,書裡描述的法國貴族生活,或許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但作者卻讓讀者像身歷其境一般的投入,也讓我有了不少想像,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發現自己有很多還需要學習的地方,反思自己,有時過多的追求,都只是虛榮假象罷了,不但不實際也不夠珍惜,書中的諷刺不見得是誇張化,只是將人們相處中無意間產生的假象與虛幻凸顯出來,這是現在社會中很嚴重的問題之一,很多人在做事情之前總是先衡量投資報酬率,而遺忘了人群相處的最基本原則-「付出」,使自己周圍瀰漫著功利和價值,在資訊發達的現今,人們的相處模式改變,網路世界也造成許多的感情疏離,缺乏真誠的關心,又或者是偏激的言論,都容易使人受傷,所以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最深刻的是,人際的相處與人生是密不可分的,同時多充實自己也頗為重要,不論是書本的知識或是生活的經驗都是很好的養分,乘著年輕好好灌溉自己的內涵,替未來的自己建構出嶄新的風貌,等待機會到來那一天,在屬於自己的舞台上,好好綻放生命的光彩,讓自己成為一顆耀眼的星星。

新增時間 : 2013-03-08 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