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29 23:18:55

第1組歷史報告-德國飲食文化

歷史報告




報告主題:德國飲食文化




指導老師:林遠航老師

班級: XG3A

組員: 1098302010 楊婷雅
1098302013 蔡宗翰
1098302017 陳奕如
1098302024 蘇筱涵
1098302041 林格妏
1098302046 蔡坤熹














目錄

壹、 序論
1. 研究動機
2. 研究目的
3. 文獻探討

貳、 飲文化
1. 飲的歷史脈絡
1.1 啤酒
1.2 葡萄酒
1.3 咖啡
2. 區域特色
2.1 南德啤酒
2.2萊茵地區葡萄酒
2.3 德國西南部
3. 德國共同的飲
3.1 啤酒
3.2 葡萄酒
3.3 咖啡
4. 德國特殊飲文化

參、 食文化
1. 食的歷史脈絡
1.1 豬肉
1.2 麵包
1.3 馬鈴薯
2. 區域特色
2.1 北德主食
2.2 南德主食
3. 德國共同的食
3.1 豬肉
3.2 麵包
3.3 馬鈴薯
4. 德國特殊食文化

肆、 飲食器文化
1. 飲食器的歷史脈絡
2. 區域特色
2.1 科隆地區
3. 德國共同的飲食器

伍、 德國飲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1. 對歐盟的影響
2. 對世界的影響
3. 對台灣的影響

陸、 結論與心得
1. 結論
2. 組員心得

柒、 參考資料與出處






















壹、 序論

1. 研究動機

    現在人類社會儼然已成為一個地球村,簡單來說,經濟、政治、文化、
  宗教、飲食等早已不分國界,在世界各國互相交流,同時也相互影響著。身
  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不僅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與背景,對於其他國家的文
  化背景也應該有一定的基本認識與了解。此外,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這一
  區塊,除了自己家鄉的道地佳餚,充滿異國風情的異國料理更是引人想一探
  究竟其中的美妙滋味。飲食的文化會因為地理位置、人文、社會、或時代的
  變遷而跟著有所變化,同時也會融入許多不同的外來文化,而在最終嶄露出
  全新的樣貌。

  人類的基本生活不外「衣、食、住」。而人們對這些基本生活內容採行了什麼樣的形式,正就是所謂的「文化」。衣、食、住的需求決定了生活方式,其所建立起來的體系即是文化本身。以衣和住這兩件事來說,都和氣候有關,像是熱帶地方就不一定非穿衣服不可,也不一定要建造多麼堅固的房子。但唯獨 「飲食」,不論是誰,沒有就是不行。因此或許可以這麼說,文化之本在於「飲食」。飲食是一種社會整體現象,每人每天都需要進食。許多的現代科技生活也經常圍繞在吃的這件事上面。再者,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口不斷工作的目的,幾乎全是為了能夠吃飽喝足,從古到今一向皆然。綜合以上原因,飲食用於分析每個社會都是合適的指標。本報告希望藉著飲食的文化,指出德國的飲文化與食文化的歷史背景、特色,並且得知其對歐洲、甚至於世界所產生的影響。

2. 研究目的

  此報告主要在於探究德國的飲食文化,並從中發現飲食文化的重要性,
不只是針對人類發展飲食的歷程,更是如何對世界造成深遠的影響。其中的種種因素,都值得我們去探究。

3. 文獻探討

學者辻原康夫指出飲食文化的特色在於世界上各個民族基於不同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發展出各種食材的調理方法。人類最早享受食物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填飽肚子,維持生命力。但後來就會漸漸開始花更多時間處理食物,使食物更加的美味可口。飲食文化因而從「產生」到了「進化」,追求美食或提升飲食文化已經成為許多人努力的課題,飲食文化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象徵。(蕭志強,2003)

戴文彪在《吃遍世界看經濟》中曾指出:「餐飲的輸出,就是文化的輸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都受到不同國家文化之影響,而飲食文化更是一個明顯的指標。主修德文的我們,不是只要把德文學好即可,而是要對於德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飲食等都有著更進一步深刻的認識。飲食文化代表的不單只是如表面上的飲食習慣,飲食文化可以是一面鏡子,反映著一個國家氣候、風俗、人文、社會的變遷等,更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性格與特點。

  根據林乃燊對飲食文化的界定,飲食文化是人類不斷開拓食源,和製造 
食品的各生產領域,和從飲食實踐中展開的各種社會生活,以及反應這兩者
的多種意識形態的總稱。(《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台北:台灣商業印書館,1994)

  飲食學者Marion Bennion曾表示:「所謂的飲食文化,指的是由我們所
發展、決定我們自己的飲食方式和喜好的程度;我們所食用的食物也會因其
他途徑與其他地區的食物結合起來,發展出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截然不同的另
一項飲食文化。另外也包括以空間和歷史的角度涵蓋其範圍,其中有飲食食
物、飲食器具、飲食的加工技藝、烹飪方式等飲食方式,以及以飲食為基礎
之思想、哲學、禮儀、心理等意識形態。」(參:張玉欣、楊秀萍,2004)


貳、 飲文化

1. 飲的歷史脈絡
1.1 啤酒

  啤酒成為人類的飲料,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埃及的古文明。在古埃及
文明時,就已經發展出了利用小麥來釀酒的技術。而在當時,喝酒的原
因是為了要慶祝狩獵成果豐碩,或是慶祝出兵大獲全勝。因此共飲啤酒
主要發生在男性之間,且已高度儀式化。這背後的意義是希望能藉此突
現雄風,在所屬社群內彰顯個人鞏固領導地位的雄心。此種文化模式遂
強悍的日耳曼民族流傳下來,這也是為何啤酒對德國人如此重要的原
因。


1.2 葡萄酒

  德國除了產啤酒之外,他的葡萄酒也是頗負盛名。葡萄酒起源於地
區,在傳入了羅馬帝國之後,又再傳進歐洲。在中古時代的歐洲,葡萄
酒是中上階層所流行的飲料,葡萄酒多半來自於萊茵河、摩澤河沿岸以
及亞爾薩斯一帶等河谷地帶。葡萄都種在河谷地帶的原因是,日照充
分,氣候溫和濕潤,冬季適當的低溫可以滿足葡萄枝蔓休養生息的條
件。加上河水在白天可以吸收熱量,晚上釋放熱量,葡萄園此時獲得相
對較高溫度。因此,德國的葡萄園全部建在河谷地帶,也形成了德國一
大特色。葡萄酒之所以會在歐洲興盛的原因是因其附加價值高,因此當
時許多農夫都改種經濟附加價值較高的葡萄,光是在德國境內,葡萄種
植面積就約達10萬公頃,葡萄酒年產量更是約有一億公升之多。

1.3 咖啡

  咖啡源自於阿拉伯地區,並在17世紀時傳入德國。起初普及的速
度緩慢,就連位居領導層的貴族圈子也持觀望態度。咖啡的口味新穎,
「味如炭灰」的口感讓許多人感到不舒服。對許多人來說,咖啡是一種
奢侈品。所謂的奢侈品,即價錢高,附加價值也高的商品。因為他表示
功成名就,能凸顯個人在社群中的地位,使人趨之若鶩。咖啡自從產生
這個作用後,對消費者而言就不再「味如炭灰」了,反之美味高級。因
此終於在18世紀初時,咖啡風靡了全歐洲,當然也包括德國,甚至蓋
過了含酒精飲料的鋒頭。直至現在,咖啡仍然在德國人五大喜愛的飲料
排行榜上獨佔鰲頭。

2. 區域特色
2.1南德啤酒

啤酒主要是由小麥釀製而成,而南德種植大量的小麥,因此就十分適合用以釀酒。此外,南德地區也會用啤酒花做藥引和啤酒原料,且有系統地栽種。也因如此,啤酒多是從南德銷往全德國的。一些較有名的南德啤酒如Weizen(小麥啤酒)、Erdinger(艾丁格小麥啤酒)。

2.2萊茵地區葡萄酒

  在十六世紀前半葉,萊茵河下游,尤其流經法蘭克福一帶,有越來
越多的農戶改種收益較高的葡萄樹。也因萊茵地區特有的產地和氣侯條
件,那裡的葡萄大都種植在河谷地區,南起的康士坦丁湖沿著萊茵河及
其支流,北抵波恩的米特萊茵,西從法國的接壤地區,至東部的易北河。
一些當地較有名的葡萄酒如Punch(潘治酒)、以及Gluhwein(甜紅酒)。

2.3 德國西南部

      對德國西南部的居民來說,以「100%不含糖蘋果汁 」加上「氣
    泡礦泉水」以1:1混合後當作是日常飲水,是非常非常普遍的現象。他
    們甚至還會拿這個來代替運動飲料。

3. 德國共同的飲
3.1 啤酒

  在現今的德國中,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德國人飲酒作樂的景況。最有
名的就是德國的啤酒節,全國百姓無不歡欣鼓舞,日以繼夜飲酒作樂,
載歌載舞盡情慶祝。德國的啤酒節被視為是最具二十世紀特色的國際
性節慶之一,也是現今著名的啤酒王國。

3.2 葡萄酒

德國除了有名的啤酒之外,德國境內也有為數眾多的葡萄酒館。對德國人來說,葡萄酒就像水一樣。根據統計,許多地區的成年人平均每天可以喝掉兩公升的葡萄酒呢!

3.3 咖啡

德國目前在咖啡用量上領先歐洲各國。德國境內有許多的咖啡俱樂部,德國人在用餐時間及在週日下午家庭聚會時間也經常喝咖啡。許多德國人在假日時,會把在家裡事先磨碎的咖啡豆帶到這些提供熱水的公園裡,並在那裏邊讀書邊來上亦口香醇濃郁的咖啡。

4. 德國特殊飲文化

    雖然自來水能夠生飲,但大部份的德國人,一般仍喜歡或  
「習慣」飲用礦泉水。所以當你問他們想喝什麼飲料時,省時
省力省麻煩,德國人多半會答「礦泉水就好了!」。而自己家
裏剛好沒半瓶礦泉水,只有能奉上一杯自來開水,也最好向客
人稍做說明,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喝這種自來水!但他
們不直接飲用的原因,並不在於水質,而是個人口感與習慣的
問題。許多德國人總覺得沒有氣泡的水,好像少了生命似的,
嚐起來就像少了什麼味道似的,於是在德國市面上也出現許多
自製氣泡的小機器呢!


參、 食文化

1. 食的歷史脈絡
1.1 豬肉

  德國身處歐洲大陸之中心,飲食文化與內陸地區之物產分佈息息相
關。廣義的德國飲食文化指的是德國國內和日耳曼族的飲食習慣。在歐洲的歷史過程中有一種文化模式形成,那就是肉食被賦予高貴的價值,肉成了飲食的象徵。德國正好保留了以肉食為主的日耳曼遺風,其傳統飲食較為粗獷,多含肉類。
1.2 麵包

  18世紀時,人口不斷增加,加上美洲引發一連串的經濟政策效應(舶來銀器充斥歐洲),終於爆發通貨膨脹。民眾購買力降低,生活水準也隨之滑落。穀物因而普遍成為便宜菜餚的基礎材料。整體而言,作物栽種在當時成為一大趨勢。許多德國人便開始將穀物模成麵粉,並開始做起麵包。而在通貨膨脹的期間,麵包勉強能使人溫飽,也因此麵包便一直流傳至現今的德國。

1.3 馬鈴薯

    野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帶,被當地印第安人培育。16
世紀時西班牙殖民者將其帶到歐洲,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
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
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
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開始在歐洲普及。並於18世紀時流傳到了德
國,馬鈴薯以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

    且對德國這樣一個土地貧瘠、高緯度的國家,馬鈴薯的出現,使德
國的糧食上得到了安定。也因此德國的人口開始逐漸增加,國力也隨之
興盛了起來。而也因為馬鈴薯的傳入,解決了當時歐洲的飢荒問題,馬
鈴薯也因此深深根植於歐洲人的生活中。

2. 區域特色
2.1 北德主食

    北德的主食主要以馬鈴薯和海鮮類為主。因為只有北德濱臨北海,
因此較容易捕或海鮮。而北德也因地處高緯度的緣故,作物種植不易。
然而馬鈴薯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無論是在濕冷或是乾燥的環境之下都
能生長,且馬鈴薯方便長期保存,因此馬鈴薯也成為北德的主食。

2.2 南德主食

    南德因為內陸地區,無濱臨海岸線,因此主食是以德國人喜愛的肉
類以豬、牛、羊等肉類為主,較少食用海鮮。另外南德氣候宜人,種植
許多麥類作物,因此肉類以及麥類作物都是南德地區的人的主食。

3. 德國共同的食
3.1 豬肉

  多人都說德國人是「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且德國人確實愛吃肉,其中以豬肉為最。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費量達66千克,居世界首位。德國的豬肉是他們引以為豪的物產之一,各式各樣的豬肉加工製品更是德國菜的一大特色;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例如香腸。

3.2 麵包

  德國人是世界上吃麵包最多的民族之一,平均每人每年超過80公斤。絕大部分都保持原味,而且厚實具份量。麵包主要是在早餐食用的,這是德國的文化特色。光是德國麵包的種類就有三百以上之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結了

3.3 馬鈴薯

在德國的傳統市場中,到處都有馬鈴薯的蹤跡。馬鈴薯因為解決了當時歐洲饑荒的問題,而成為德國的的主食。且馬鈴薯營養豐富,又能拿來煎煮炒炸,甚至做成各式麵類與烤餅的多樣變化,使馬鈴薯成為德國人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4. 德國特殊食文化
  
      德國請客的文化跟台灣的請客文化是十分不相同的。德國人招待客
    人講究節約、簡單,飯菜僅夠主客吃飽,營養足夠就可以了。他們用餐
    是一人一份,食者大多會用麵包將盤內的肉末或湯汁蘸著吃盡,絕不浪
    費。德國的飲食特點是營養豐富,方便省時,文明科學,吃飽吃好。


肆、 飲食器文化

1. 飲食器的歷史脈絡

人類與動物的進食的最大差別在於器皿的使用,這也是我們和動物最明顯的區別。人類和動物進食的行為標準可以說是形形色色,這些行為標準經過長久的發展,在生理結構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之下,就形成了顯著的差異。因此人類為了輔助進食,便發明了筷子、刀叉、鍋碗瓢盆等工具。

2. 區域特色
2.1 科隆地區

在科隆地區吃飯時,通常同桌的人會共用一個大碗,沒有所謂的個人餐盤這回事。另外湯匙、餐刀、或叉子都需自行擺放。在擺好餐具的桌上,兩端各放一塊刨平木板用來切肉。屋內鴉雀無聲,主人會從一個大碗取食,其他人便跟著主人做。當主人湯匙一放下,其他人便不得繼續取食。

3. 德國共同的飲食器

    德國飲食文化通常都配有一副刀叉以及湯匙。因為他們的一餐中有
沙拉、湯、主食等,而主食通常為肉排或馬鈴薯,都需要使用刀叉來幫
助切割食物,因此德國飲食文化多使用刀叉。




伍、 德國飲食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1. 對歐盟的影響

在德國戰爭期間,糧食旋告短缺。於是德國境內所以碾穀場壽命加速碾磨製造麵包用的穀物。當時的麵包師傅在小麥麵包中參雜了一定比力的黑麥;黑麥麵包則參雜馬鈴薯粉。這種當時的戰時麵包,即使現在沒有戰爭,還是可以在歐洲的許多地方看見。

而馬鈴薯也在戰時食物短缺的窘境下崛起,幫助解決了歐洲當時的飢荒問題。直至現今,馬鈴薯依然是歐洲人最愛的食物之一。

2. 對世界的影響

    德國的啤酒之有名,居世界銷售量的第二名。從一開始在德國釀
造,如今,啤酒釀造工業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工業項目。從私人酒坊到
跨國企業,無數大小規模的釀酒機構遍布全球。此外啤酒也成為了一種
傳統文化,如世界德國有名的啤酒節,以及世界各地的啤酒酒吧等。

3. 對台灣的影響

    在德國蛋糕店裡,只要標明是「黑森林蛋糕」,對巧克力的用量比  
例,特別是櫻桃與櫻桃酒的選材與用量,都有明文規定。德國人十分務
實,一絲不苟毫不馬虎的精神,使台灣越來越多的餐飲業者開始注重產
品的品質。除此之外,一些有名的德國菜,如德國豬腳、咖哩香腸等,
也融入了台灣的飲食文化之中。雖說是德國豬腳,卻融入了一些台灣的
食材,變成台灣特有的一道新菜色,使台灣飲食文化更加的多元。

  在消費習慣方面,與其他歐美國家類似,德國人也偏好喝茶,茶葉
占市場60%,經濟方便的茶包則為40%。因為對有機產品需求增加,茶
葉市場也不例外,中國大陸雖然為德國茶葉最大供應國,品質管理上卻
還存在許多問題;相較之下,台灣茶葉品質佳,較能符合德國有機市場
要求,有機茶葉在德國肯定能夠有良好銷路。因此德國飲茶的文化,可
以增加台灣的貿易出口量。


陸、 結論與心得

1. 結論

      人類從粗糙無章的攝食,到進入當代高度發展的飲食文化,這一
    路,既堅苦卓絕又引人入勝,這一路,起起伏伏不盡然直線攀升。若想
    了解當代飲食文化及我們自身行為,當需對過去回顧一番,其範圍從近
    日近年到遙遠的時代,均不可闕漏。由於飲食具備維持生活之功能,所
    以研究飲食文化,進而不但可透徹描繪出其他社會領域,亦可了解其他
    社會領域的文化進程。飲食文化從而變成一面明鏡,既映照出形形色色
    的飲食習慣,也揭露了社會政治的價值與秩序。反過來講,每一段歷史
    時期,不論氣候或權力政治,皆有複雜多樣的變化,而這些異動留下來
    的蛛絲馬跡,都可在各時的飲食文化間尋獲。

2. 組員心得

  1098302010 楊婷雅

    這個報告可說是我第一個完整性最高的並且付出最多心力和時間,對我
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開始這個報告之前,我心裡OS非常多,為什麼
我上歷史課卻要做這個跟歷史課程毫無關係的東西?但是從開始想主題和找
資料後,我也只能默默接受,只剩下我要努力的把這份報告的資料查到最完
整的目標,對於小組定的這個主題,我一開始整個毫無頭緒,像無頭蒼蠅到
處亂找資料,結果就是累死了又沒什麼收穫!好不容易資料整理完了,沒想
到這些資料竟然不夠!所以整組只好摸摸鼻子重新決定主題,之後我們以德
國環保發明為第二個主題,沒想到又發生同樣的悲劇,資料不足和沒有論文
或書籍的支持所以我們只好又重新決定,第三次,這次我們考慮很久,決定
把主題換成了德國的飲食,這個主題果然讓我們迅速的找到資料並且能夠繼
續之後的進度,從這次的的報告中雖然我查了很多次資料很累,但是也因此
得到了許多知識,例如:德國啤酒的歷史還有差異,還有德國很多不同的文
化,這其實對於我有很多幫助,因為自己是學德文的,而在報告中我也學習
到了更多團隊合作,還有很謝謝這次的組員,要不是有大家一起努力,這份
報告我想應該不會出現!

  1098302013 蔡宗翰

    飲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的根本,各國有各國的飲食文化,德國也不例
外,擁有自己的飲食文化特色,而我們也可以從各國的飲食文化看出他們人
民的特性,如德國人請客,德國人請客、招待客人講究節約、簡單,飯菜僅
夠主客吃飽,營養足夠就可以了;且德國人飲食者大多會用麵包將盤內的肉
末或湯汁蘸著吃盡,絕不浪費;由此可見德國人的飲食特點是營養豐富,方
便省時,也可以藉此看出德國人務實的個性。相較之下,我們台灣人平常吃
飯時,大半人都會留飯菜,很少整份吃完的,且在招待客人時幾乎都是大魚
大肉的,非常豪氣,由此可以看出, 我們台灣人都比較熱情,且比較重視
表面,也比較浪費。從此觀點就可以看出國家之間飲食文化和一個國家人民
個性的關聯了。
這次報告波折不斷,我覺得蔡坤熹是最辛苦的,做非常多事,如果少了他我
們這組報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真的很感謝他,我們這次的報告才能
順利繳出!

  1098302017 陳奕如

    這次的歷史報告讓我對德國的飲食更加了解,我知道了為什麼馬鈴薯會
是德國主食,還發現原來在馬鈴薯剛被引進德國時,德國人竟然覺得有毒而
拒絕食用呢!!!
而聞名世界的德國啤酒也有一段很長很有趣的歷史,真是有趣!我從報告中
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雖然查資料查的焦頭爛額,但看到報告這樣一點一滴
的做出來,就覺得好有成就感,也很開心這次的組員們每個都很盡心盡力在
幫忙,才能讓報告那麼順利完成!!! 好開心

    1098302024 蘇筱涵

    這次的歷史報告讓我學到了好多有關馬鈴薯的知識,包括馬鈴薯的由
來、起源、跟台灣馬鈴薯的差異等等,另外在討論和查資料的過程中我也認
識了好多德國各式各樣的美食和地方小吃,都是以前不知道的,感覺增加了
好多知識! 對於德國飲食文化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雖然做報告的過程很辛
苦,找了好多資料,整理再整理,完成後感覺很有成就,能順利完成都是組
員們一起努力的結果,我也再次體會到了團體合作的重要,真的很感謝大家


    1098302041 林格妏

    很開心這次可以有機會做那麼正式的報告,老師的要求的分組跟以往很
不同的是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工作要做,透過這次的報告可以了解德國的飲食
文化,真的學到很多知識,和利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報告,真的很不錯呢!

  1098302046 蔡坤熹

  這次的歷史報告真是有史以來最艱難的一次。一開始討論的題目,發現  
資料太少,無法撰寫成一篇報告,因此趕緊改變主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其
實一開始真的還摸不著頭緒,只能在大家討論時,先找出幾個要點,並分配
工作。後來看到別組建議我們應該把報告大綱寄給老師看,果然問題很多。
後來經過修改之後,老師還是不滿意。我想這真的是我們還有待加強的能力
吧! 而且我們其實很晚才開始動工,因此時間才會非常緊湊。且在找資料的
過程中,其實出現了一些問題,總覺得好像我想傳達的東西,以及同學查出
來的資料是有落差的,這也是日後都需要在注意加強的地方。這次老師十分
嚴格,因此報告做起來真的是倍感壓力。不過看著報告漸漸的完成,且同組
的組員也都很積極的幫我找資料,雖然有點辛苦,不過在做完報告的時候,
卻是十分開心且有成就感的!

  我知道這次做出來的報告絕非盡善盡美,一定有許多瑕疵需要修正。不
過學習就是如此,總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從中吸取經驗,
使自己的報告能力更好。相信經過這次的報告,未來不管需要做任何報告
時,想必都會格外的注意小細節,做出令大家都驚嘆的報告的!



柒、 參考資料與出處

1. 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碩士班碩士作文-資訊圖像應用於台灣與日本飲食文化比較之研究創作
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梁實秋飲食文化觀之研究
3. 馬鈴薯-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9%AC%E9%93%83%E8%96%AF
4. http://tw.myblog.yahoo.com/jw!I4KdAXCeBRScRT8uFDySxcaBSu8-/article?mid=908
5. 參考書目:歐洲飲食文化
6. 參考書目: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
7. 參考書目:尋味日耳曼:德國四季美食地圖

發表評論

文章人氣統計

載入中

新聞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