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3-27 22:41:53

week 5 note

大國崛起-工業先聲
自由主義經濟
煙草貿易有名
政治穩定->人民願意捐稅
專利保護(保護發明)可以聚集發明家
工業革命之父-瓦特發明蒸汽機(工業革命的標誌)
牛頓開啟了工業革命!
市場供求規律(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
工業革命的影響:以競爭代替中世紀的規章,人們體悟時間的重要性,煤,鐵,棉,成為全世界貿易大宗


工業革命
定義:
a.狹義-生產方式的改變,包括生產工具的改變
b.廣義-社會經濟組織的改變
c.綜合-生產過程運用機械代替人工

特點:
a.資源方面
-新的基本原料,主要為鋼鐵
-新的能源如煤
-新的機器如紡紗機
-工廠制度的出現
-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

b.社會經濟文化方面
-農業工業化
-資本主義制度盛行
-新的世界經濟觀
-人口劇增和工業城市的發展
-新社會階層的形成
-新思想興起

c.心理上
人類提高了能夠利用資源及征服自然的決心

基礎:
-12.13世紀
早期的資本主義已建立有利商業貿易發展的環境
-15-18世紀
因農業技術變化與城市人口增加造成農業革命
-16世紀以後
列國制度的形成促使歐洲各國互相競爭
新教徒勤儉而具企業精神
重商主義興起
-17.18世紀
科學與人文思想突破傳統,形成工業革命發展基礎


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革命國家的原因
-最早獎勵發明與提倡科學研究
-航海事業發達,為歐洲主要商業國家
-擁有廣大殖民地,雄厚的商業力量此富有的工商業嘉有資本投資
-經過兩次革命後,英國政府政策與商業經濟密切配合,對內加強各種商業性質組織,對外發展國際貿易,開拓殖民地!
-農業革命最成功
-英國擁有製作機器的必須原料如天然煤,鐵礦,及鐵
-社會風氣及思想比歐陸國家更自由
-紡織工業發展順利,為歐洲羊毛紡織業的中心


專利法對工業革命的貢獻
保護發明,使發明獲得保障,同時獲得巨富,聚集許多發明家,提高人民從事研究之意願


工業革命初期兩大重要改變
1.機械:飛梭->紡紗機->動力織布機->軋棉機
2.動力(蒸汽機的運用):礦業->工廠->運輸

工業革命可以在英國推行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社會文化背景
3.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工業革命在歐洲傳播的過程
19世紀中-法國與比利時
1860-1870-德國
1890-俄國,義大利,奧匈帝國
1870前受影響最大-美國東北部

工業化較遲的原因
1.戰爭與國內革命動亂使歐洲經濟陷於混亂,並遏止冒險資金投入及人力的遷移
2.產業革命必須 較大的統一市場才能成功,義大利與德意志的分裂妨礙發展
3.傳統同業工會禁止在古老城市內建立工廠制度,限制新經濟活動


工業革命的影響
a) 資本主義發達
b) 新世界經濟體系出現
c) 人口集中都市
d) 貧富不均勞資糾紛
e) 農業的工業化
f) 國際差距
g) 中產階級得勢
h) 工人群眾出現
i) 環境汙染問題
j) 新帝國主義出現
k) 各種經濟學說

中產階級的定義
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安定、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現代社會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很大的作用

資產階級的定義
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實際上是「資本家」的集合

無產階級的定義
不擁有生產資料,是單純靠出賣勞動獲取收入的勞動者

工業資本家的訴求
a) 政治上=取得參政權
b) 經濟上=支持自由放任原則



勞工階級的不幸與會發展
勞工階層有那些不幸
工時過長.工廠環境不佳,福利不佳,

工會發展的歷程
早期發展=要求改善勞工工作及居住環境
2. 1851年後=縮短工時增加工資,勞工有選舉權

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定義
是一個幻想出來的國度,依竊都是虛構而完美的。藉此反諷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亂象,在烏托邦社會主義者皆相信人都會為了建立一個理想社會而放棄己利的人,以和平方式建立這種理想社會。生產著擁有生產工具, 自給自足, 合理分配,而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合作式制度

馬克思社會科學主義的定義
不能只用提倡理想和合作的方式,必須推翻就有的社會體制,建立新社會。聯合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革命

費邊社會主義的定義
溫和的社會主義,以研究社會實況和投票的方式解決問題,不主張革命

工團主義的定義
認為工會及其聯盟誓將來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工會必須脫離政黨而獨立,以革命性手段讓資本家的產業不發生效力,工會反對國家主義與軍國主義,並對抗資本家與資本主義,並相信工會是將來生產分配的機構與改組社會的基礎

無政府主義的定義
思想極端,不相信社會主義者所提出的各種方案,廢除私有財產及現有的政府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上層的統治,回到個人自立自主的狀態,或是由平民組成的工作團隊

孔德的影響
實證主義,用科學,客觀而精確的觀察,歸納,並產生通則,才能獲得正確的知識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