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123木頭人

2012-03-06 01:36:35

歷史筆記(week2)

(筆記)
研究報告格式

語言與國際研究的格式

A4白紙大小(21cm*29.7cm)打字或電腦排版列印。

1. 論文篇名:均須具備中、英文篇名。
2. 作者:均須具備中、英文姓名及服務單位、作者職稱及簡介。
3. 摘要:均須具備中、英文摘要,以不超過五百字為原則。
4. 關鍵詞:應置於摘要下方,以不超過四個為原則。
5. 本文:
A. 1.5倍行距,置左對齊
B. 註釋請以註腳來排版
C. 邊界(margin):上下邊界各為2.54CM左右邊界各為3.14cm。
D. 字體(font):
中文:標題新細明體 20號字
a. 內容:新細明體 12號字
b. 註腳:新細明體 10號字
c. 引言:標楷體 10號字
外文:標題Time New Roman 20號字
a. 內容: Time New Roman 12號字
b. 註腳: Time New Roman 10號字
E. 標題: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 、1、(1)......等順序表示:中文舉例的數字標號統一使用(1) 、(2) 、(3)......。
F. 引用書目:
a. 所有引文均須核對無誤。各章節若有徵引外文時,請翻譯成流暢達意之中文,於註腳中附上所引篇章之外文原名,並得視需要將所徵引之原文置於註腳中。
b. 請用新式標號,惟書名號改用《》,篇名號改用〈〉。在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如《莊子.天子篇》。若為英文,書名請用斜體,篇名請用””。外文翻譯成中文,行文時亦請一併改用中文新式標號。
c. 獨立引文,每行低三格,若需特別引用之外文,也依中文方式處理。




APA報告格式

1. 文章結構
A. 封面
a. 報告題目(避免不必要之贅詞)
b. 作者姓名(不加任何名銜、學位名稱)
c. 單位(服務單位)
d. 頁首小標題(方便讀者查閱)
B. 摘要
a. 實證性文章摘要的內容包括(問題、對象、方法、結果及結論與建議)
b. 評論性文章或理論性文章摘要的內容包括(分析的主題、目的或架構、資料的來源、及最後的結論)
C. 本文
a. 緒論(研究問題與背景、研究變項的定義、研究目的與假設)
b.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
c. 研究結果(忠實呈現資料分析的結果)
d. 結論與建議(先指出研究結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設,再依據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及差異性、相關文獻引出結論,再依據結論做建議,其中也可略述研究的限制)
D. 參考文獻(所列的每一筆文獻,必須均在本文中引用過)
E. 附錄(有助於讀者瞭解本研究的資料,卻容易使讀者分心離題的文章)
F. 作者註記(介紹每一作者的服務單位,聯絡方式)

2. 資料引用(一方面在幫助讀者進一步直接查閱有關文獻內容﹐另一方面尊重與保障他人智慧財產權。)
A. 文獻引用
a. 作者為一個人時﹕
I. 英文文獻:姓氏 (出版或發表年代) 或 (姓氏,出版或發表年代)。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 2001)。
II. 中文文獻:姓名 (出版或發表年代) 或 (姓名,出版或發表年代)。例如:吳清山(民90)…或…(吳清山,民90)。
b. 作者為二人以上時:
I. 作者為兩人時﹐兩人的姓氏 (名) 全列。例如:Wassertein and Rosen (1994)…或…(Wassertein & Rosen (1994)。例如:吳清山與林天祐(民90)…或…(吳清山、林天祐,民90)
II. 作者為三至五人時﹐第一次所有作者均列出,第二次以後僅寫出第一位作者並加 et al. (等人)。例如:[第一次出現] Wasserstein, Zappula, Rosen, Gerstman, and Rock

B. 參考文獻
a. 書籍格式﹕
I. 中文:作者 (年代)。書名。出版地點:出版商。例如:林文達(民81)。教育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II. 英文: Author, A. A. (1993). Book title. Location: Publisher.例如:Barnard, C. I. (1971).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 書文集格式(多位作者,並有主編)
I. 中文:作者 (主編) (年代)。書名。出版地點:出版商。例如:吳清山(主編)(民85)。有效能的學校。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II. 英文:Author, A. A. (Ed.). (1991). Book title. Location: Publisher.例如:Gibbs, T. J. (Ed). (1991). Children of colo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9明新科大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

論文架構:下列二式擇一採用之。
1.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撰文架構:
A. 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探討)
B. 方法(包括受試者、研究設計、步驟、工具與材料、資料處理)
C. 結果
D. 討論
E. 結論與建議
F. 參考文獻
2.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撰文架構:
A. 緒論(包括動機、目的及方法)
B. 本文(及各章節)及註釋
C. 結論
D. 參考文獻


作業一:試述「研究報告格式」的用途

  在做許多學術報告或研究報告等時候,常常會被要求以一定的格式撰打,常見的就像是APA及Chicago這兩個格式。隨著年級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報告,若能更早接觸國際研究報告的格式,對於我們未來都是有幫助的。
  
  有許多徵稿所具備的首要條件就是格式須正確,若只要有一點跟單位之設定徵稿模式不同,就會在第一關時就被刷掉。遵守格式對我們其實也沒有什麼壞處,因為格式統一也讓人看了比較舒服,並不會感到亂無章法,容易閱讀,整個報告也比較有整體性。
  
  其實格式大多大同小異,主要是看分的細不細,如:
(一)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撰文架構:
1.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目的及文獻探討)
2.方法(包括受試者、研究設計、步驟、工具與材料、資料處理)
3.結果
4.討論
5.結論與建議
6.參考文獻
(二)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撰文架構:
1.緒論(包括動機、目的及方法)
2.本文(及各章節)及註釋
3.結論
4.參考文獻
  
  除了注意架構的不同外,段落、版面及本文等等仍需要注重,需要仔細看所參加該活動之徵稿辦法才可以知道這個活動是要用哪一種架構格式來呈現。

  總而言之,一個統一的格式,除了審閱整潔外,對於我們文書處理方面也會有很大的助益,亦能藉此提升統整分析之能力。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