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1-11-01 18:22:35

心得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讀書心得報告

繳交日期:2011  11 2

圖書編號

BE0162

書名

異數

作者

Gladwell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姓名

林宜慧

班別

XG3A

學號

1098302052

一、 請簡述你認為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及這個人提出的理論為何?

書中,認知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神經學家列維亭等人所提出的一萬個小時的努力令我印象最深刻。在學習的路途上我們往往尋求「捷徑」,總是希望能花一分的精力換取兩分的回饋。也許這些偏方是有所幫助的,可能改善學習的態度或者是提供更優良的環境,不過想要成功、變成大人物,最大前提,都是要有一萬個小時的不斷練習

二、請以「理論─用途─舉列說明」的書寫格式,寫出五個實例以證明你可以運用這本書內容所提的理論。

 

一萬個小時的努力(葛拉威爾): 學習的奧妙,要有好的成就是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摸索、嘗試。例如書中提到的「知識力學校」,裡頭的孩子並不見得聰明而各個都是來自窮困家庭的孩子,不過藉由多加的練習,甚至透過暑假的練習,久而久之他們的水準並不輸於那些富有家庭的孩子。說明了讀書的好壞是太讀的問題,與智力無關。

 

馬太效應/巨大效應(巴恩斯里):分析了一個人除了擁有天賦和努力用功之外,所生長的外再與內在環境直接的關係到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就像眾所皆知的折筷子比喻,設想如果我們只靠單一的優勢肯定會是不夠的(例,智商)。可是如果身旁擁有的不只是智商高的優勢,再加上整個大環境底下的總總優勢,那麼就所向無敵了! 所以他正實了成功是種種優勢不斷累積的成果而不是機緣,套用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底下,認識與了解社會與國家的結構、時代的趨勢是很重要的,因為他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與了解。能夠控制、利用所知道的知識,會幫助我們找到成功的方向(例,路易斯和雷吉納的故事)

 

智商就向籃球選手的身高(賀德森): 只要到達一定的「水準」,其實就夠了。書中提到,「一個成熟的科學家即使智商130,不是180的天

才,還是可能榮獲諾貝爾獎」。這也強調了,成功所需要的條件不能只靠天分(換言之高智商),其事是需要配合許多客觀的條件因素。這裡也在在的強調別太迷信天才與資優。

 

不同的文化、家庭背景如何地培養出不一樣的思考模式和價值觀(霍夫斯泰德): 文化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根深柢固地左右了人們的思考、看待事情的方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態度與行為(ex:在權力差距只數低的國,握有權力的人比較低調)。如同上述,階級的文化勢顯然的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判斷事情的方式。一個人生在哪一個社會階級是很重要的,他關係到父母親的教育方式。每件事固然有好與壞,不過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明白家庭、文化等所給予的"""不足"(: 亞洲人的數學比較好)。相信只要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優勢再加上更多的練習,成效也會比漫無目的的讀書好。

 

機運: 生於人口低谷期 (高登): 當一個英而生在人口低谷期實他的競爭會比較少,顯然的機會就比較多。他要成功的機率也就比較高,近大公司的機率也相對來的高。這樣的好運不單單是因為經爭對手少,而是連從小讀書的環境也比較「優良(老師能夠花比較多心思在小班制的班級、設備的使用也不需要跟那麼多人搶著用),所以整體來說是一整個大環境的改變造就了機會。這也說明了機會往往是時代帶來的。

二、               請用200個字寫出你看完本書後的感受。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思緒很凌亂,因為它丟出了理論裡頭的小細節。其實作者並沒有明確的告訴我們成功的要領是什麼,然而透過些小細節的拼湊,便讓人理解,文化、機運、生長環境、時代、家庭背景、出生年月日、再加上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加起來便是所謂的秘方。裡頭所提到的,個個直得我加以思索。就拿「文化」來說好了,每個人都是一國、該區域的文化所遺留下的「產物」。祖先們留下的價值觀深深的烙印再每一個人的身上,左右了我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而連帶的影響了我們做出的決定,種種的決定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