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9-23 19:29:33

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日治時代之空間改造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都市,作為一個人類集體群居生活的場域(Field),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不但
是社會的反映(reflection),更是社會的表現1。藉由都市空間之觀察與解讀,可
由表面形式獲知許多都市所傳達的深層結構、秩序與意義。諸如:都市空間結構
紋理、歷史脈絡、新舊發展區域、土地利用狀態、自然地形地貌、活動型態與人
口分布情形。
在經過五十餘年日治的都市經營與建置後,今日的台灣其都市形構,在二次大
戰後,經過快速的工商業發展與城鄉差距之下,逐漸地改變其原有之風貌。尤其近
二十餘年,大部份都市受到高度『都市化』現象的衝擊與影響,在快速的都市化衝
擊下,都市所呈現的風貌已不再僅是原始的古老城市風貌,它所具有的意義也不再
僅只是單純的由某種形式變換到另一種形式。
日治時期對於台灣的都市建置,因為日人在十九世紀末期大力推行「西化」政
策,不僅在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市的規畫,其他各項公共建設亦不例外。
加上,日人將台灣視為其殖民附庸,在臺的一切建設,以殖民母國的利益為優先考
量,並以台灣為「南洋發展」的前進基地;故而,日人對台灣的都市經營與建設,
仍留有許多當時受到西化政策影響所做的建設,諸如出現在台南市的巴洛克時期的
軸線觀念與街道配置、雕像的安排、廣場的設置、公共建築物與廣場間的軸線關係
等;並且又以多項公共工程(像下水道工程、公共建築物等)與道路開闢為都市建
設之要項,用以奠定紮實的都市基礎,所以在都市的規劃上較為謹慎。
明鄭時期與清領時期,因為政治目的不同,對於都市空間的經營與建置也隨之
不同,遂形成不同的都市風貌。明鄭時期,鄭氏王國在台不只單純地因軍事上的需
1 Castells Manuel《The Space of Flows:A Theory of Space in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
paperpresented on Conference of the New Urbanism organ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October 1992.
要,而且是要「開國立家」,建立「萬世不拔的基業」。因此在入台不久,隨即將大
陸的政治制度與文教制度移入台灣,並積極展開土地的墾殖,奠定台灣社會日後的
發展基礎。
從都市空間的演變過程中,探討宜蘭市的都市空間變遷,不難發現宜蘭都市成
形之雛形,早在漢人、平埔族先住民群居之集村2聚落可略觀一二,然而若欲談近代
台灣都市的形成(且是具有規畫的),實際上肇始於西元1895~1945 年日本殖民統治
時期在台灣所規畫之都市。
以宜蘭市作為研究對象,誠如廖風德在「清代之噶瑪蘭」一書中說:「作者
生於斯土,長於斯土,每當閱讀有關以噶瑪蘭為對象的研究史,總會激發一種特
殊的情感,油然興起為家鄉立史的想法,尤其在察覺部分學者,因時空的限制與
語言的隔閡,而發生不可避免的謬誤時,更有捨我其誰之感。」3;又如馬以工
所說:「我只是想解釋一下什麼叫做關心,什麼叫做遺志,什麼叫做鄉愁,什麼
叫做遠方。」4;筆者作為都市空間的觀察者,以曾經孕育成長的市區最為研究
對象,對家鄉懇切的情懷與抱負大抵如是。
有鑒於宜蘭文、史的相關研究雖多,都市空間演變的探討卻付之闕如;是故以
宜蘭的歷史變遷與不同行政體系下的都市空間建置作為分析與研究上的依據,並以
都市空間的演變為探討主軸。
二、 研究目的
關於宜蘭都市空間之相關論述,目前已有許多被陸續發表。這些論述的特點,
大多著重於單一時間內,宜蘭都市發展歷程(歷史變遷)之研究,或是針對宜蘭都
市空間變異上,某單一主題作深入的研究,亦有貫時性探討宜蘭都市的發展史、區
里變革等論述,但是這些論述較為偏重在社會、文化涵構所帶給一個都市空間形塑
之影響探討上,較少有從都市改造探討宜蘭都市空間形構的架構建立。
2 請參閱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文化中心,宜蘭縣,民
國85 年。
3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初版,p.3。
4 馬以工,《尋找老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日二版,
p.21。
而都市空間對於舉凡經濟活動、都市生活、社會群體、實質環境等向度,在
地理空間中是如何被理解、被分析、甚至如何被組織起來並作有意義的解釋,有
極大的助益。因此,空間結構理論應可成為經濟地理學、都市地理學、都市及區
域土地使用等課程的基本知識。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
1.、藉由國內外,不同時期都市形構的案例中,閱讀都市成長的秩序性及影響成因;
並從相關的都市理念中,觀察落實在宜蘭市都市形構過程的程度。
2、藉由史料及都市(聚落)地圖的收集與分析比對,推敲宜蘭市的都市空間變遷。
3、但求能以貫時性的手法,從既有的史料及各方論述中重整,建立一套檢視宜蘭市
都市空間形構的完整架構。
4、企圖利用相同的空間形構概念,可以用以觀察其他的都市空間形構過程,儘管不
同 的都市,形構的成因、歷史背景、文化與社會機制、公部門介入的程度不同
等。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一、 時間軸上之範圍界定
從時間上來界定研究的範圍,主要是從清領時期台灣歸清朝之版圖,歷經皇權
統治時期下,清朝在宜蘭設置噶瑪蘭城以利統治,直到日據時期(西元1895 年至1945
年)受日本人統治五十年間;宜蘭市的城市空間的演變與其空間結構(組織)為本
研究討論的重點。
二、 空間軸上之範圍界定
在空間範圍的界定上,主要是從宜蘭自開市以來,歷經清代、日治、光復以來
一直到近十年間宜蘭市的成長過程,誠如范勝雄先生所述:『歷史者時間之地理,地
理者空間之歷史』,故以早在1810 年宜蘭平原被收入清帝國版圖後,便著手築城
行動的「噶瑪蘭城」;到日治年間,大正三年的市街改正,此時乃是行政區劃之重大
變革,名之為「宜蘭市區」時期;直到到光復以後,以此段作為空間軸上的討論範
圍,研究對象也以上述時期中的宜蘭市都市空間變遷為本研究的主軸。

第三節 用語定義與相關文獻回顧
一、 用語定義
壹、都市的意義
都市是建築物和人文的綜合體;是人類居住的地點。自其中產生了日常儀式
典範:不管世俗的或超凡的,隨意的或經過策劃的。都市人為了製造物及其變化
體,在連續性時空裡被壓縮。城市是我們的努力和榮耀,最終的紀念;它是過去
的驕傲所能展示的地方。
對渥斯(L.Wirth)而言,「城市是社會與異質的個人;相對於廣大、稠密且長
久的居所。」對於孟霍德而言,「城市是社區力量文化集中的最高點。」而Spiro
Kostof5則提出以下的註解;
1. 城市是某些具有活力的群體所在的地方;而這與絕對的大小及絕對的數目無
任何關係。它與定居人口的密度有關。
2. 城市是以簇群型態產生的;城鎮絕不會單獨地存在而無其他城鎮的伴隨。因
此,將不可避免地被鎖定在一種城市的階級制度。就如洛德所述:「一個城市
的存在,是必須和一種比他自己更低層次的生活模式相關連…..」中國城市的
階級制度,可從其文字上的城鎮名的前置詞上略觀一二;例如在第一位階的
城鎮有”府”,次一級的城鎮有”州”,更次一級的”縣”。而十六世紀的鄂圖曼
安納扥利亞,則是以伊斯坦保為首,其下有多數次一級的區域中心有著約
20,000-40,000 的居民,每個區域中心又有兩個更小的城鎮排列,其內有居民
人數約10,000-5,000,或者甚至更少。
3. 城市是有實質範圍劃設的;蘇柏里(J.-F.Sobry)在他於西元1776 年著的建築一
書中寫道:「沒有城牆來界定範圍的城市就不是城市」。即使沒有任何身體行
動上的限制,但是一個合法的周邊,若在其範圍內使用與活動,將會受到某
種程度的限制及被賦予特權。
4. 城市是具有各種特殊功能的地方;城市中居住著各種社會階級的人,包括各
5 Spiro Kostof《The City Shaped》,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1。
界人士、傳教士、藝匠或士兵的地方;然,財富並沒有平均分配到每個公民
手上。這些差異產生了顯而易見的社會階級。城市人口包括了不同人種的團
體、種族、宗教。
5. 城市是財富來源聚集的地方。
6. 城市是必須依賴文書紀錄的地方;藉由書寫,計算食物,紀錄管理社區的法
律,及建立土地所有權;依此分析城市。
7. 城市是和鄉村親密結合的地方;城市提供保護與相關的服務,鄉村則有廣大
的腹地以供養城市。羅馬的城鎮並不是從中央與周圍土地做分離而存在;偉
大的義大利地方行政區,如佛羅倫斯和西恩納(Siena),倘若沒有中心地區,
則皆不能存在;同樣真實的案例是新英格蘭城鎮,他們的土地和普通的老百
姓、城邦、國家、地方行政區、城鎮等所有名詞都應用於城市內的住屋及其
活動區域。
8. 城市是有某種特殊紀念意義的地方;意即,其結構並非只提供居住地方而已。
這意味著一組公共建築物形成了都市的規模,賦予了市民共同的環境意識。
諸如在共和國中,早期在中央權威統治下的都市,較為容易注重王宮與廟宇
之建設。在民主的城市裡,高貴的王宮消失了,亦或是轉化為人民的華廈,
而寺廟也化為俗用。
9. 最後,城市是由建築物和人民所共同組成的地方。正如 Kevin Lynch所說的:
「都市形式,他們的真正功能乃是人們附加於其上的觀念和價值組成的一個
簡單現象」。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數以百計的新城鎮難產或夭折。十九世紀所
策劃的格子狀城鎮,大部分是由鐵路公司沿著他們的路線進行的,所以並未
成為真正的城鎮。人類的殖民拓殖史必須依據鄉村與城鎮的連續性發展來判
定;而一個以自足式單位來分析的都市,必須被視為是一受制約的企業。儘
管如此,城市是最值得注意,最耐久的人類加工品及人類機構之一;其研究
意義也是值得被尊敬的。
城市之實質外在方面頑強而持存;正如范斯(Vance)所說:
城市能長期保有的特徵是其外在的建築立面,它留下了值得注意的持續
性,雖然因為對應最近的經濟需求及反映最新的流行風格而有所增加,
但是仍為現代和將來的子孫保存了過去都市文化傳承的證據。
在此同時城市社會會比任何其他人類族群改變的多,經濟改革通常以最快速
也最明顯的的姿態發生在城市,遷入的目標最初在都市的核心,這使得城市成為
從貧郊區來的人民傳入文化的重要角色,心智提昇之風強烈的吹入城市….。
另外,施鴻志先生在「都市計劃」一書中曾對”都市”一詞提出這樣的定義:
世界各國對都市的定義可歸納為以下五項主要概念
1. 行政區域—依行政區劃分,將首都、區域行政中心或主要集居地等,概稱之
為都市。
2. 人口規模—將具有特定最小人口規模的地方或具有某特定最小人口密度的地
方界定為都市。
3. 地方政府所在地—將具有某種地方政府的地方、人口集中地域界定為都市。
4. 都市特徵—將具有某些地方政府的地方稱為都市,包括建築完成的街道形
態、下水道系統、自來水、路燈、警察局、醫院、法院等。
5. 主要經濟活動—將一個地方的經濟活動人口中從事非農業活動者,如工業、
商業或運輸,佔有一定比例者稱都市。
而都市機能泛指都市內部的作用與活動,一般都市所應具備的基本機能為
1933 年國際現代建築會議(CIAM)所宣佈雅典憲章中提到的包括居住、工作、休
憩與交通等四項。都市機能分化隨著各種活動機能所佔的土地形成機能空間的成
長,聚集而形成都市,隨著都市化的發展,都市規模擴大加上經濟的發展與分工,
都市內部活動逐漸多樣化與專業化,形成都市中的主要機能。
貳、空間結構的意義
1、就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而言(Land use):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D.S.Rugg(1972)、L.S.Bourne(1973)、
K.Lynch & L.Rodwin 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D.S.Rugg:
認為空間結構是由於人類活動體系所形成之各種土地使用類別之間內部發
展的結果。
(二) L.S.Bourne
認為空間結構是指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土地使用及其空間關係的變遷而言,亦
即空間結構並非一成不變或永遠固定的現象。
(三) K.Lynch & L.Rodwin
認為空間的型態是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使的建築物、街道、其他結構體與
開放空間之間會產生一種內部的型態關係。此一說法蘊涵著:空間型態發展
的結果必定會界定出該一空間發生的起源點及其外在的形貌。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結構的意義強調的是人類的活動體
系以及各個空間之間內部的型態關係。
2、一組由人們所賦予的關係(A set of relationships)。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D.L.Foley & Senior (1964)、J.W.R.Whitehand
(1977)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 D.L.Foley & Senior:
認為任一空間結構是由於人們基於特定的需求或理由所賦予的一組關係。
(二) J.W.R.Whitehand:
強調欲理解某一空間現象的關鍵點在於能夠掌握有限的關鍵性關係,而不在
乎複雜的因果元素。因為任一空間現象的變化均會發生在許多不同變數之間
的關係中,且此種變化本身就是一種過程,因此,欲理解該一空間現象的發
生及結果,則必須針對此種過程作一選擇並且檢視這些選擇之間是否具有所
謂關鍵性的關係。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結構的意義強調的是:
1. 結構的意義是隨著當時的情境、外在力量與人類的態度形塑而成。
2. 結構的意義往往會由於特定的學院或專業知識或特定的需要,如地理學、都
市計劃等而附加意義。例如,美國人口局附加自身的需求與價值於都市行政
區劃之中。
3、一種類似生物組織功能之成長與變遷過程(Evolution process)。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F.S.Chapin & S.Weiss(1962)、
R.E.Dickinson(1963)、M.M.Webb(1964)、D.L.Foley(1964)、A.Rogers(1967)等人。
茲詳述如下:
(一)F.S.Chapin & S.Weiss:
將都市結構看作是一種會成長的細胞。但是,研究的重點不在於界定這些類
似細胞的空間單元或這些細胞似的空間單元成長後的實質型態或相對大
小,而在於探討都市細胞似的成長背後的動力(力量)。
(二) R.E.Dickinson:
認為都市結構的研究應從下列三方面共同著手:(1)聚落的實質結構,(2)變
遷的過程(3)不同階段的發展狀態。
(三) M.M.Webb:
強調結構基本上是一種由變遷過程所型模而成的東西,因而將都市社區看做
是一系列在空間中結構的過程。同時強調都市社區中各種活動、空間之間所
謂功能性的互賴關係;簡而言之,都市社會是一種功能性的變遷過程。
(四) D.L.Foley:
從生物組織的觀點來看待結構,因而認為結構是一種並非一成不變或永遠穩
定的變遷過程,此乃類似生物(植物或動物)不斷去”適應”環境的觀點。
(五) A.Rogers:
認為結構的變遷不僅發生在宏觀的結構系統中,更會發生在那些作用於結構
上之微觀的過程之中,而且宏觀的結構系統與微觀的過程是相互關聯的。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可以看出此一空間的意義強調的是;
1.類似空間組織的運作。
2.結構之成長與變遷的力量。
4、基於系統觀點的空間研究(System approach)
主張此種意義的學者主要有:R.B.Post(1964)、D.Hodge & A.Gatrell(1976)
等人。茲詳述如下:
(一) R.B.Post:
認為空間結構應該充分表現下列五個主題:
1. 土地使用的分佈與安排
2. 人類居住地與活動的組織、聚集及其強度。
3. 人類行為與實質結構體之間的互動、交流與溝通網路。
4. 人類的決策力量
5. 涉及上述特性的各種價值觀與規範
(二) D.Hodge & A.Gatrell:
認為空間會限制那些存在於政治、經濟、社會系統中的各項活動,相反的,
這些活動作用的結果即展現在空間形式上。
二、 文獻之回顧
關於宜蘭都市空間歷經不同時期的變遷過程,相關的論述諸多,主要集中在歷
史學、民族學、人文生態學、建築學、都市社會學暨新都市社會學、地理學暨都市
地理學等範疇內。本節嘗試就2000 年以前,各領域主要的研究文獻,及各個研究取
向是如何深入都市空間形構過程來加以研究,分述如下;並就這些範疇與本論文研
究取向之異同點,作一明確的敘述。
壹、本土聚落研究之經驗:
就國內針對本土聚落研究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幾個主題進行回顧:
(一)、以「空間實質環境之構成」為主題者:
(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林會承,1979)
該書主要是探討聚落型態構成及其背後歷史背景與社會組織的互動關
係,並藉由不同的空間層次,進行其特定空間涵構下城鎮結構之閱讀。最後
並提出所謂動態平衡之觀點,解釋鹿港聚落中各種領域之界定、組織分群轉
化等現象的變遷,是為聚落重新尋求其內在結構及外在結構平衡的結果。
(2)日據新莊市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鄭秀玲,1989)
同樣也是探討特定時空涵構下,對早期新莊聚落實質結構與社會結構對
照關係之研究。其論述重點在於實質結構中人為與自然要素(包括各元素,
構成關係及紋理)及社會結構所形成的族群領域兩者之間,因反應生存之需
求,而出現的空間營建特色。
(3)清末至日治時期美濃聚落人為環境之研究(李允斐,1989)
主要是透過特定的時代背景、地景條件、移民社群特性、生存需求及社
群組織等因素,作用在美濃此一客家移民聚落上,其人為環境建構特定。
(4)如何解讀台灣都市的風水(堀內憲二,1993)
將風水觀視為中國傳統空間營建的法則,以官撰地方誌中,台灣於清領
時期由官府營建的八個城池(新竹、彰化縣、諸羅縣、台灣府、鳳山縣、恆
縣、噶瑪蘭、澎湖廳)為實例,討論在新闢的土地上,如何藉由中國傳統之
宇宙觀及山水環境觀,來選擇適當的築城地點,獲得調和的整體環境構成。
(二)、以聚落「空間變遷」為主題
(1)光復前三峽街庄的形成發展(王志鴻,1989)
經由生態、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四種影響因子彼此互動消長的關係,
來解釋三峽人為環境之形成及不同歷史階段中之變遷發展,其中經由三種空
間層次-地區、市街、局部組織來進行分析,並且強調不同時期不同支配力
作用下,空間文化形成的變遷及內容的轉化。
(2)九份山城聚落空間結構及社區空間成形之研究(王元山,1990)
將九份聚落自草創、成長、興盛至衰落的一個完整都市過程,以分空間
結構及社區空間兩種層次進行對其實質環境之閱讀,並將其變遷過程分為外
來支配力(如自然環境及價值觀的衝擊)及內在的居民默契兩種特性,討論
其空間營建法則、住屋單元連繫及社區場匠構成。最後並由此變遷經驗的歸
納,提出其未來空間經營的法則。
(3)埔里盆地聚落演化的歷史考察(王志忠,1990)
強調以「演化」的觀點來考察聚落的歷史過程。以文化和權力結構的變遷來
分析人類社會構成及空間型態兩種不同的內涵的歷史過程,具體說明此一歷
經數個民族文化互動所產生之跨文化聚落的演化現象。
(三)、聚落之政治經濟過程
(1)宜蘭之中地體系(邢幼田,1986)
將克里斯托(Christall)源自經濟地理學的中地理論中心都市體系模式
應用到宜蘭平原上,將原來靜態的經濟地理模型放入時間的歷史過程中,考
察其歷時性變遷。
(2)宜蘭空間之社會歷史變遷(陳志梧,1988)
同時以歷時性(diachronic)與共時性(synchronic)的觀點,審視歷史
過程中空間變遷發生的原因,以及該時期中空間與社會構造的關係。在方法
論上,則強調處理空間形式與廣義的社會關係和權力分配在變遷過程中的互
動關係。
(3)忠孝東路之興起(夏鑄九,1987)
將忠孝東路視為歷史過程下的實體,擺脫其「商圈」的抽象經濟模型,
透過社會政治及經濟環境的變遷過程,描述公共政策、國家行動、房地產投
機、台灣社經結構變化及文化層面等力量影響其變遷的結果;並且將都市中
心放在都市結構中來界定期意義。
(四)、台灣聚落發展之概述
(1)台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洪燦楠,1978)
主要內容在於台灣地區聚落發展在聚落型態及變遷過程的總體研究,將台
灣的歷史過程分成原住民、漢人、日據及光復後四個階段,詳述在政治、經濟
及社會變化夏,都市體系、聚落型態類型、計劃規範等聚落空間主題的變遷。
(2)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之研究(侯怡泓,1989)
主要探討在清末以前的歷史脈絡中(即荷據、明鄭、清領等三時期),在
早期墾拓時代的農業經濟體系、外來殖民勢力及移民社會特有鄉黨主義等涵構
因子下、台灣早期都市的特性。並分析「一府、二鹿、三艋舺」等三個不同特
性的首要都市,並個別在社會組織及外在物質組成上的內涵特性,並提出都市
過程中持續調整其間平衡的性質。
(3)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劃範型之研究(黃世孟主編,1987)
主要事先透過比對歐美各國及日本本土於工業化後實施都市計劃的社會
歷脈絡過程,及基本對應之計劃精神,再針對日據時期日本殖民者為台灣特都
市城鎮所制定的都市計劃範型,提出其實踐歷程及基本精神與內容的分析,並
對範型所反映的殖民者治台心態,及其如何轉化歐美都市計劃的內涵,提出深
入的探討。
貳、相關之聚落空間研究論述:
(一)、空間研究之認識論:
(1)都市成形過程(柯斯托夫,S.Kostof,1991)
建築史學者柯斯托夫在其著作《The City Shaped》一書中,提出以「城市
生成」(Town Making)的觀點,來解釋不同的城市如何在其自身所存的歷史
性涵構中漸漸形成其外在的形貌。在方法上,柯氏以擺脫以編年史方式撰寫空
間研究的一般慣例,而是將都市依其不同都市織理( Urban Pattern)分成數型,
列舉全球性的經驗,分析其形成原因,並進一步詮釋都市的文化意涵。
柯氏閱讀城市形貌的方式可分為;都市形式(Urban Form)及都市過程
(Urban Process)二個基本向度。前者指涉都市作為一種人造物(human
artifacts)在空間屬性上的具體表現及文化意義;後者則為城市實質形貌具體
的歷時性改變(physicak change through time)。柯氏強調:
(a)這種改變是因為城鎮的立地條件的時間性轉變,或是社會機制改變
時實質空間亦會隨者調整改變。而正常的都市過程,是不應只為某一種單一力
量所影響或操縱,而是各種法制、社會、經濟、文化等力量因城市住民各種需
求計劃(project)互動下之結果。
(b)這種改變的過程是開放的動態現象,隨時都有新的力量加入、舊的
力量消失,沒有最終完美的一刻,只有時時與城市住民的真實使用間不斷的作
調整。這與一般城市地理學所談的「都市化過程」(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是不同的。後者的說法其實是受了經濟地理學的影響,將都市空間簡化為資本
主義運作網絡的體系之一,因此「都市化」是有一些指標(人口、產業能力、
文化… )或門檻的,而且往往是被量化或形式化的。而都市過程則是討論人類
文明在日趨精密及多樣化的過程中,各種集體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能隨
時存在於種不同型式或特性的人類聚落中。
(2)空間社會文化意義(拉普普,A.Rapoport,1977)
拉普普以常民建築及人地互動(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的觀點,認
為人為空間基本上是文化現象,其形式及組織受其所屬文化環境影響甚鉅。文
化在此所指的是一個群體所共享的價值、信仰、世界觀及象徵系統。而這一組
人文內容是必須透過學期傳遞的,是一種默契的共識,人造環境即是根據此共
享文化規則而生成。在此前提下「人與環境」研究(man-environment studies)
取向論者認為理解人地互動關係才能有符人性需求的環境設計,而有下列三個
探討方向:
(a)人類如何形塑(shape)其環境。處理的是不同層次的主體(從個人到團
體)的特質如何影響其營建環境的方式。
(b)實質環境如何影響人類。從地理學中探討人地關係的三種論點(環境決
定論、可能論、機率論)來辨證,認為人類會調整其行為以配合文化條件
下形成的「行為座落」(setting for human activity)。
(c)什麼是連繫人/ 環境互動的機制。基本上已有下列討論課題:
1.環境作為非口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形式呈顯,即使使
用者本身解密的一組符碼。
2.環境作為象徵系統。
3.感官識覺(perception)及認知(cognition),藉由命名、分類、比序等
方式賦予環境意義。
(3)空間結構(陳坤宏,1991)
有關空間結構的解釋及定義,在相關領域中往往有特別的一套描述方式及
內容取向,透過陳坤宏先生的分析排比歸納整理,可提出基本定義及基本分析
向度如下:
就空間結構的基本定義來看,最常見有四種,即: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
一組由人為觀念所賦予的關係;一種類似生物組織的過程;以及基於系統觀點
的空間研究等。並可將之歸結為六個基本性質的分項:
(a)空間結構具有三種重要元素。即:實質結構,指的是城市具象的空間
形式、地景土地使用及各種基礎設施;結構系統,指的是各種土地使用
類別和分區在社經觀點上功能性關係;結構的變遷過程,是結構系統觀
念的動態延伸。
(b)功能。指都市為滿足其住民及機構生活或運作所需,因應而生的各種
功能,表現在空間結構上即為各種活動及施設的區位分布,與服務圈組
織。
(c)空間的不對稱及不均質關係。基本上是指結構本身在各種不對稱特性
中(如上/下、主/從、內/外、重要/次要等關係)所表現出的層級性格。
(d)以中心/邊緣的對立觀念,來分析空間結構中各種支持力量運作及傳遞
的空間關係。
(e)社會文化與空間。在實質環境(空間)為人類歷史過程中各種文化之
具體產物的概念下,空間結構往往可以對應出特定價值、思想、觀念下,
居民生活、行為、社會進行的空間關係,為理解空間在社會文本質上的
重要依據。
(f)個人決策與空間。人作為空間使用主體及社會行動之代理人,會因其
自身的背景價值觀、生活所需象徵意義;以及受整體社會之實踐行為及
決策過程之影響,成為主動決定空間形塑即轉化的主要角色。
貳、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研究(侯怡泓,1989)
此研究依恃二個理念:一、對都市保持全貌的觀點,是都市唯一個整體脈絡
的研究對象。二、注重都市與其所在的大範圍社會的聯繫。認為都市在整個社會
組織裡,不僅是社會、政治、經濟的要素,亦是政治合作、經濟部門與社會結構
的產物與生產者。都市對於其外的社會文化環境,呈現出一種持續的調適過程。
而歷史的或現代的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的力量,會造成都市獨特的性質。此
外,都市的發展亦可謂為歷史整體的表現,充分的反映時代的演進,故須置於一
個長時期的歷史脈絡中加以考察。因為在歷史脈絡裡,每一個社會的歷史空間其
特殊性質,也都各自佔有其特定的相關位置。因此,由這種歷史空間條件所形成
的環境,往往具備一種持續性,其對於整個歷史發展的影響,決不下於社會的內
在因素。此研究採取全貌的觀點,做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
其所研究的時段限定在從十七世紀至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
本據台之前,並分成三個階段,即荷據、明鄭、清領三時期,其中以清領時期為
主要研究階段。至於研究的對象,以早期台灣三大都市為例,即台南、鹿港和台
北。藉此不但能夠了解個別都市的發展過程,供做比較研究之外,尚可由之明白
在該時空中,台灣都市發展的過程。在對於個案都市的處例,主要分成兩部分:
一是外在物質組成;另一是內部社會組織。前者是指都市硬體部分。從大社會的
政治、經濟、社會因素之相互關聯,進而影響及於都市的形成與發展,街道的配
置,移住的居民等。內部社會組織則為都市軟體部分,是都市核心,與賴以持續
發展者。本研究是以都市行郊為主體。因為在早期台灣,受到當時政經、社會因
素相互影響,使得都市行郊成為台灣社會穩定發展的主導力量。凡有都市處,接
有行郊組織,地位極其重要,促使台灣都市得以持續發展。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一、 研究步驟
歷史研究首要史證之蒐集,本研究又以歷史變遷為都市空間之研究;故以蒐
集第一手史料入手,以之作為研究之基礎。本研究以下述三種史料為基礎,此外,
並輔以其他相關文獻,研究方法如下,
(一)、史料之調查與分析
(1)調查日治時代之「台灣總督府」及宜蘭地方官廳發行之公報,及上述
之「官報」史料。
(2)調查與蒐集清朝、日治時期及光復後之地圖史料,尤其與都市環境相
關之史料。
(二)、史料之整合
(1)綜合上述之文書史料與地圖史料,分析各次計劃之內涵。並歸納其計
劃理念,及理念之變革。
(2)依據史料及各相關文獻,考察各次計劃之公布,及當時之政治、社會、
經濟等相關之歷史背景,並以計畫圖相互比對,以解明當時都市計劃
之宗旨。
(三)第一手史料與相關文獻之比較
本研究係以日治時代都市計劃第一手史料之調查、蒐集入手,進行有
系統之整理、分析為主要之研究方法。並蒐集宜蘭市都市計劃之相關文
獻,以資比對、參考。
(四)清朝地圖與日治地圖之比對;藉由地圖之比對,調查、分析空間結構之變遷。
二、 研究架構
本研究由五個章節組成,第一章在四個小節中分別交代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
範圍、文獻回顧以及研究方法與流程。第二章中對宜蘭市進行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進行綜合性論述;並分別針對地理位置、交通區位以及行政地位等向位,探討其發
展脈落。在第三節及第四節中分別探討清朝及日治時期不同政治背景之下的都市建
設理念,及經由不同主政者及不同的社會背景之下所產生的都市空間架構。
追溯噶瑪蘭城改造的源起乃由主張西化的留歐主政者之主導,因此在第五章中
討論奧斯曼的巴黎改造運動之背景及及手段。噶瑪蘭城的改造運動擁有與其不同的
動機與社會背景,但卻有與其相仿的都市規劃手段;故而在此章作一深入的探討,
並作成結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