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作業+筆記 三
上課筆記
<補充>
1. 地圖的由來—古人們把地圖畫在洞穴中,內容大約是哪裡有食物等
2. 地圖學—大約在15,000至10,000年前,出現了使用線條和簡單符號的原始地圖,文字產生以後,和符號一起標註於地圖之上
EX:教室中的地圖-座位表
3. 心智圖──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
<課本>
地圖的要素:
1地圖是把地表現象經過簡化和符號化後,縮小表現的一中圖像。
2地圖中需含比例尺、圖例、方位。
3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真實距離的比值,表是方法有文字法、數字法、圖示法。
4圖例是表示現象的符號。
5方位是表是地表現象的相對位置。
6表示方位的方法有羅盤方位法(ex:東、西、南、北)、方位角法(0~360)、象限角法(ex:S45。w)
地圖的座標系統
1. 座標系統是用來表是地表現象為止的系統。
2. 小比例尺地圖中,常使用經緯線座標
大比例尺地圖中,常使用往方格座標
3. 經緯線是全球的定位坐標系統,由地心,南極,北極三個定點,和地軸、赤道所構成。
4. 經線為連接南北極的假想線,格林威治天文臺為0度。
5. 緯線與赤道平行,度數是他與赤道在地心所夾的角度。
6. 時區是利用精線來換算的。
7. 網格方圖的原理是使用垂直線與水平線把地圖畫分成若干方格。
台灣地圖的座標系統
1使用橫麥卡投影法來繪製。
2本島以121度E為中央經線。
地圖的種類
1. 依製圖目的分為普通地圖和主題地圖,依時代分為古代和現代地圖,依會址方式分為分為傳統和現代地圖,其他還有航照圖與衛星影像等。
2. 普通地圖是表現各種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相關位置,可用於地形、水系、聚落、交通路線等
3. 主題地圖是表達某種特定的地理現象,內容僅注重於某項主題的表現,可用於世界天氣圖,台灣雨量分布圖,各地的地籍圖等。
4. 古地圖可以還原過去地表空間資訊的歷史現場和反應人類事也地發展,例如康熙時代的台灣府三線圖,和乾隆台灣輿圖等。
5. 數值地圖是利用電腦將地表或傳統地圖上的資訊,以是值方式儲存和處理後製成地地圖,例如電子地圖可以切換成衛星影像圖。
6. 航空地圖使以飛機為載具拍攝地面實景製成的地圖,簡稱「航照圖」,可用於軍事轟炸目標地辨識或調查水稻田的耕作情形等。
7. 衛星影像圖是由太空中的資源衛星,利用光學感應接收地表資訊後轉成的,經由光學感應器可感應不同波段的光,例如植物、塑膠物等。
1. 讀舉地圖須具使用比例尺估算距離與面積,經由緯度系統或網格判斷方位、地點和位置,以及使用圖例判讀地形、地物分布等毒圖能力。
2. 判斷距離:在有比例尺地地圖上,求出兩點距離,再除以比例尺,及實際距離。
判斷面積:需經過測量與換算,現在多使用球積儀或電腦工具計算。
3. 方位判讀:方格北方為正北,在野外使用時,須先判斷實際地面地正北方,才能對照地物上的位置。
4. 地形判讀:利用等高線的數值,等高線分布的形態可以顯示地形的類型和坡向。
5. 地物判讀:也就是看圖例。
****************************************
地理作業3
2-1 3.分別以方位法.羅盤方位法和象限角法來標示大森山位於紅頭村的哪個方向?
A: 方位:115度,羅盤方位法:東南東,象限角法:E25度S
2-2 1.下列各地分別在哪個圖網方格?例:壽山國中(7504)
A:(1)中山大學(7303)(2)元亨寺(7404)
2.參照圖2-3,指出下列圖網座標有何種地物?
A:(1)工廠 (2)崩土
3-1 2.觀察圖3-4的聚落分布有何特徵?
分布平均,且都靠近田地
3-2 1.根據圖3-12辨識下列各地的地形和土地利用
A:(1)丘陵,樹林 (2) 緩坡,旱作地 (3)陡崖,矮林 (4) 緩坡,旱作地 (5) 緩坡,旱作地
2.完成大平頂台地乙丙和丁戊間的地形剖面圖
3.計算出丁.戊兩地之間的平均坡度
A: 12.5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