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Joëlle

2012-05-15 21:00:05

week 12(( 筆記+作業 */

等高線圖的定義
→將眾多等高線垂直投影在同一平面紙上

畫等高線圖要注意
→與圖形對應為封閉曲線

五個高地地形的等高線圖特徵
→山峰:等高線成封閉曲線,愈往中央等高線數值越高,等高線疏為緩坡,密集者為陡坡

→鞍部:兩山峰間成低凹狀

→山脊:兩山峰間平緩相接,其等高線成橢圓形,兩側平行且分布密集

→分水嶺:數個山脊連成一線,為山地的稜線

→高原:中央面積寬廣.起伏平緩的高地,等高線分布成中央稀疏,四周密集的狀態

七個河流地形的等高線圖特徵:

→上游:等高線成V形排列,尖端向高處凸出
→中.下游:等高線和河道幾近平行排列
→沖積平原:等高線非常稀疏,許多地點須用數值表示高度
→沖積扇:河川出山口附近,常有等高線呈圓弧狀排列,且圓弧伸向低處
→河階:河道兩側等高線疏密不均,稀疏處表河街面,密集處表河階崖
→河谷盆地:河道兩側等高線稀疏,離河較遠之處密集排列且呈接近封閉的狀態

四個海岸地形的等高線圖特徵:
離水海岸
→海岸線平直,岸上等高線稀疏且數值小
→海崖:數條等高線在海岸線附近接近重疊
→海階:海崖後方等高線稀疏之處(海階和海階之間等高線密集處)
→離水岩岸:等高線圖中,出現海階.海崖之處

沉水海岸:
→峽灣海岸:海灣深長,內部彎頭較狹,岸上等高線密集且數值較大
→一般沉水海灣或谷灣海岸:海灣深度較淺,內部灣頭較寬廣,岸上等高線較疏且數值較小

視域的定義與判別方法:
→透過等高線的高度表示.排列狀態和分布疏密,知地表起伏狀態。等高線圖中,先從視域立足點像視域方向,如從涼亭A點連呈一直線,再做涼亭到A點的地形剖面圖,可辨識涼亭向A點方向的視域範圍。

舉出五個人類利用地形的範例
(1)利用石灰岩洞,海蝕洞為居所
(2)觀光
(3)種植農作物
(4)谷地提供天然的孔道
(5)峽灣當天然良港

舉出五個地形變遷的範例

(1)造山運動
(2)河流河川侵蝕
(3)山崩土石流
(4)火山爆發


舉出五個地形災害的範例
(1)地層下陷
(2)水庫淤積,水質遭汙染
(3)火山爆發
(4)河川上游闢建水庫,海岸線後退
(5)土石流




作業

13-1
1.
甲→上游河谷
乙→ 緩坡
丙 →河谷盆地
丁 →分水嶺
戊 →上游。

3.
卑南溪分布於中下游旁,因為上游地勢過於陡峭
馬武窟地勢非常陡峭,故分布非常稀少

13-2
3.
地理學者→4 經濟學者→5 當地居民→3 政治人物→1 工程單位→2

4.以居民的想法為重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