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08 21:34:24

地理筆記7.

第一節

課程重點:地形概說

*內營力,外營力與地形發育
地球表面有各種不同的地形,塑造地形的力量有很多,可歸納為內營力和外營力兩大類.
1.內營力:內營力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地底深處的岩漿活動帶動地殼的板塊運動.造成地殼變動或火山活動,產生褶曲和斷層作用
*褶曲:呈水平狀態的沉積岩層受到擠壓時,產生的一系列波浪狀彎曲,抱括向斜和背斜
-向斜:指岩層向上隆起,兩翼向相反方向傾斜
-背斜:指岩層向下凹陷,兩翼相向傾斜
*褶曲山脈:在板塊碰撞擠壓地帶,沉積在海底的岩層受作用隆起而行成
*斷層:岩層受壓力產生斷裂,使斷裂面兩側發生變位.在一系列斷層形成時:
-地塹:若中央部分岩層因斷裂相對向下掉落形成 ex:非洲大地塹
-地壘:若中央部分岩層因斷裂相對向上隆起形成 ex:中國新疆的天山山脈
-斷層崖:斷層的斷裂面如果產生高度落差,則形成斷層崖 ex:台灣東部海岸
*板塊擠壓時會釋放能量,引發地震

2.外營力:內營力先形成地表最初地形後,再受外營力影響,使地形不斷改變.能量與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極為相關.ex:風化 崩壞 侵蝕 堆積
*風化作用:指地表受空氣或水或生物的影響在原地緩慢發生變化,分為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
-物理風化:岩石因物理結構改變而崩解.乾燥地區和高緯,高山地帶較盛行 ex:熱漲冷縮而崩解(氣候乾燥地區因晝夜溫度變化劇烈),凍融作用(寒冷的地區因滲入岩石的水反覆冰凍融解,使岩石裂為碎屑)
-化學風化:岩石因化學成分產生變化而分解.高溫多雨地區較盛行 ex:氧化作用(岩石中的成分與空氣和水產生氧化反應,使岩石變色等),溶蝕作用(酸雨)
*崩壞作用:指風化物質受重力作用產生向低處移動的現象
-潛移:慢到以察覺的崩壞作用
-落石,山崩,土石流:瞬間發生的崩壞作用.潛移落石,山崩,土石流
*坡度陡峭,風化物質豐富且暴雨多,或是水土保持不佳缺乏植被保護等的地區較易發生崩壞
*侵蝕 、搬運、堆積作用:一種連續性過程,不斷將高處削平而低處填高.影響因素有:
-環境不同:因環境不同,發生作用的媒介也會不同. ex:濕潤地區,雨水和河流的做用最明顯;乾燥地區,風的作用則最明顯等
-岩石性質差異:岩石性質不同,侵蝕作用的結果也有差別.
(火成岩,變質岩:抗蝕能力比較強,較堅硬,所以侵蝕速度較慢; 沉積岩則反之)

第二節

課程重點:地形辨識與地形資源

*高線圖與地形辨識
等高線圖:連接地面上相同高度的各點,成為一條曲線或一個密閉的環形線,並使之垂直投影在基準海水面上,這條曲線或環形線就是「等高線」。通常,等高線的高度應標示在線的較高的那一邊。 利用等高線條會製成的圖稱為等高線圖
優點:可以顯示地表的起伏形勢,可轉繪成剖面圖和視域圖還可變是各種地形

*地形資源與地形災害
地形資源:運用地形的優勢發展出適合或有利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避免或想辦法將第形缺失加以改進. ex:為了發展農業, 人會選擇的是低平和土壤肥沃的沖積平原坐為居住地
地形災害:因自然引發的地形變遷或者人為活動改變地形,造成災害ex:建築房屋,山坡地開墾,興建水庫等
地形變遷:原為自然作用的結果,營力不同,變遷的範圍,大小和速度也不一 ex:
-板塊擠壓引起造山運動:速度很慢範圍很大
-火山爆發和斷層作用:範圍小但改變的地形的速度卻很快(變遷快速的現象容易造成生活方式改變和生命財產的損失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