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22 20:37:18

地理筆記9.

第一節

課程重點:人口(一)

*人口資料與人口規模
1.人口資料可分為"靜態調查”的人口普查和”動態調查”的戶口登記兩種
(人口資料往往做為收稅,徵兵,開闢道路,辦理學校等各項施政的參考)
*人口普查:有獲得每個人的居住地,年齡,性別及職業等資料的用途,可以幫助了解國家內部的社會狀況,是掌握人力資源的主要依據,也可以彌補互口登記的不足
*戶口登記:詳細記載了戶內成員的詳細資料,並規定如果出生或死亡等發生變動時,須主動按時完成登記.政府可依此資料統計出各地區的戶口數,人口密度,死亡即出生率等.戶口登記也是追溯各人家族史的重要參考
2.人口規模:一的的人口規模受到”生育””死亡”和”遷移”等因素影響,所以不斷變動著.但一般而言,人口總量是持續增加的

*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可幫助了解人口在空間分佈上的情形.
2.人口分佈:左右人類選擇居住環境(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許多,包括:該地是否適合農業發展,能否提供就業機會,交通便利度等條件ex:台灣的人口分布西部較東部密集,因為西部多平原,適合發展農業等
*人口分布不均已發的問題:過度集中於都市地區,會帶來交通,住宅,垃圾和政治等都市問題;相對人口西書的鄉村地區,則會有勞動短缺和人口老化等問題出現

*人口遷移
*大規模人口遷移的例子有:1.十九世紀前後,約5000萬人離開他們歐洲的家鄉,前往南、北美洲。2.十七世紀以前,大批中國閩、奧移民台灣、南洋、北美和澳洲等地
人口遷移的”推、拉力”的例子: 對濱海的雲林縣台西鄉而言,多風、土壤鹽分高、氣候乾燥,以致農耕不易,所得偏低,又沒有工廠,非農就業機會少是促使鄉民離開家鄉的推力。北部都會區工作機會多、環境優、待遇加、生活水準高則是吸引鄉民移往的拉力。

第二節

課程重點:人口(二)

*人口成長
人口因大小,空間分佈即組成特性等因素,不斷因為生死及遷移等因素而產生變動*影響世界人口成長的因素有:出生和死亡率的影響,還有自然災害,疾病和戰爭的各種間接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響台灣人口成長的因素有:出生死亡率和人口遷移.

*人口組成
1.人口組成的意義: 人口系統的特性可以由性別、年齡、職業、種族、宗教、文化、方言,甚至祖籍、姓氏等不同角度加以觀察,這些因素總稱為「人口組成」「人口結構」。
2.人口性別:人口的性別結構常以男女性別比例表示.生物因素,年齡結構,遷移活動和重男輕女的觀念等都是影響人口性別的因素
2.人口年齡結構:指人口系統中各年齡組別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依聯合國之標準可分為”年輕型””成年型””老年型”三種.常用人口金字塔圖來表現此結構

*人口問題
人困問題因時間和空間有差異ex:以第一級產業為主的國家通常為了增加勞動人口,而會有出生率過高的趨勢,造成一連串的社會問題,如糧食短缺,失業嚴重等.而已開發國家的出生和死亡率則持續降低,出現人口老化,勞力不足等問題.
1.人口老化:因晚婚和生育率降低,每個家庭的小孩數目越來越少,使人口停止成長而平均壽命提高.此現象會造成成年人負擔沉重等問題.
2.勞力短缺:因社會型態和人口結構的轉變和勞動參與率的降低,而產生勞力短缺的問題.引進外籍勞工是主要因應對策之一,但也有可能造成其他社會問題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