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08 22:32:56

第六週

作業

6-1
1.H,L
2.乙風力最強
3.西北風

6-2
1.形容氣候變化多端,有時冷,有時熱

7-1
1.逆時針旋轉

7-2
仰光 上海 哈爾濱
緯度
最暖月均溫
最冷月均溫
年溫差
年雨量降水季節分布

筆記

第一節

天氣與氣候

天氣是一地大氣現象的短時間綜合狀況。
氣候是一地天氣的長時間平均狀況,是一地連續多年觀測天氣現象的結果。
氣候三要素:氣溫、氣壓(風)、降水。
氣溫是一地的空氣溫度,即空氣中所含熱量的多寡。
氣壓是單位面積所承受的空氣重量。單位為百帕(hPa)。
高氣壓就是在等壓線圖中,若等壓線呈開放狀態,其中心氣壓較四周為高者。北半球呈順時針向下旋轉,南半球呈逆時針,稱為反氣旋。空氣下沉,不易成雲,天氣晴朗。
低氣壓就是在等壓線圖中,若等壓線呈開閉合狀態,其中心氣壓較四周為低者。北半球呈逆時針向上旋轉,南半球呈順時針,稱為氣旋。空氣上升,易成雲致雨,天氣多變。
風是空氣由高壓區往低壓區水平流動的現象。
降水是空氣中水氣凝結為水滴或冰晶,從空中將落到地面的現象。
降水量是雨下的多寡累積而成的。
降水強度是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
雨量變率是一地某年降水量減一地長期平均年降水量的絕對值,除以一地長期平均年降水量,乘以100%。

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有緯度、高度、距海遠近、盛行風向、洋流、植被。
緯度影響氣候的方式有緯度高低影響各地太陽照射角度大小、晝夜長短、四季變化、太陽輻射量多寡。
高度影響氣候的方式有影響氣溫、氣壓變化。同緯度地區,高度越高,氣溫越低。(氣溫垂直變化程度,隨季節、天氣狀況、地表性質而有不同。)
距海遠近影響氣候的方式有海水比熱較陸地大,所以吸熱、散熱較陸地慢,故在同緯度地區,冬季時海洋比陸地溫暖;夏季時海洋比陸地涼爽。
盛行風向影響氣候的方式有盛行風的風向,是海洋影響力能否深入內陸的因素之一。若盛行風由海洋吹向內陸,就能帶來豐沛水氣,也能發揮海洋調節氣溫的效果。
洋流影響氣候的方式有暖流水溫較高,蒸發較盛,使其所經之沿海地區較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溫暖濕潤。寒流或涼流所經之地區,則氣溫較低,且下層空氣涼冷,上層相對較暖,降水機會少。。
植披影響氣候的方式有地表茂密植被保護,氣溫變化較趨緩和;地表為裸露沙漠,氣溫變化必甚劇烈。


氣壓帶與風系

地表風分成行星風系和地方風系。
行星風系是一種理想風系,是假定地球的地軸不傾斜、地表無海陸差異、地勢無高低之別,風向受日照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在全球形成的4個高壓帶、3個低壓帶、高壓帶吹向低壓帶的6個風帶。
地方風系:因地表有海陸的差別,陸上的地勢又有高低起伏的變化全球的氣壓分佈顯得十分複雜。
地方風系有寄風、焚風、海陸風、山谷風等。
台灣獨特的地方風有落山風和九降風。



第二節



天氣系統

產生天氣系統的原因是受緯度、高度、距海遠近、洋流、盛行風的影響。
天氣系統是大氣中影響一地天氣變化的系統。
鋒面是冷、暖兩種不同性質的氣團相遇時所形成的交界面。
鋒面是冷鋒、暖鋒、滯留鋒。
梅雨是當冷、暖氣團強度相近時,始鋒面停滯或徘徊,又稱為滯留鋒,也稱為梅雨。在五、六月時,滯留鋒附近常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降雨時間長,降水範圍廣。
季風是週期性的風,隨著季節變化。主要發生在季風亞洲(東亞地區)、西非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北部沿海地帶等地。
颱風是指強烈的熱帶氣旋。
颱風造成危險方式:大量降雨造成土石流、淹水、強勁風勢造成吹落招牌。

氣候分類

氣候分類的基準是對人類生活和產業活動影響較大的氣溫和雨量,並參酌緯度高地、植物分布、海陸分布、地形起伏。
氣候分類的種類是熱帶濕潤氣候、溫帶濕潤氣候、寒帶氣候、乾燥氣候、高地氣候還有季風氣候。

氣候與生活

氣候影響生活是氣溫、風、降水的長期交互作用,能改變地形、影響土壤和植被的性質,進而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
人類對於氣候也有一套適應的方法,像是將房屋挑高,不但能防蟲蛇,也能防淹水。
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降雨、降雪豐富的地區,傳統住屋多為斜頂式;華南地區、臺灣的街道旁多留有騎樓遮陽避雨。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