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6-14 23:45:57

第十五週

筆記 - 第十五週

*農牧業:各種經濟活動中,直接取自天然資源或將天然資源加以培育利用者,為第一級產業。

第一節

採集:依四季循環不斷移動,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經濟活動,分布於低緯的雨林、沙漠地帶和北半球的高緯區;為游牧、游耕民族補充糧食的方式。
游牧:游牧是人類自採集進步到食物生產最早的經濟活動,主要分布於乾燥地帶和苔原,水草供應有限並具季節性變化。
游耕:熱帶環境的耕作方式,而火在清理耕地時扮演重要的角色。
傳統集約自給農業:透過投注最多的勞力、精細的土地利用及終年的辛勞才足以維持生計,若有剩餘再運到市場出售。

第二節

放牧業:在溫帶地廣人稀的草原區。
混合農業:農場兼營作物種植和牲畜飼養。分布在地形平坦、雨量適中的區域。特徵為輪耕。
酪農業:由於鮮乳易腐、不耐久運的特色使酪農業無法遠離市場。
地中海型農業: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地中海農業區灌溉系統已逐漸取代休耕,並以人工牧草和飼料從事雞豬牛等牲畜的飼牧。
商業性穀類農業:在地廣人稀的溫帶草原區,純粹栽培穀物出售者,稱為商業性穀物農業。
1熱帶栽培業:熱帶溼潤地區,大規模栽培經濟作物。

第三節

農業區位:各種農業活動均有其適宜的地區。限制農業活動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沃度等。
農業問題:農村年輕人口嚴重流失。資金不足與勞動力的老化,阻礙了農村的進步。
1.林業與森林的種類:林木的用途會因林木的種類而有所不同。
2.世界林牧的採伐:全球的林木需求量,以美、日、西歐等工業國家為最大。東南亞各國也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大量開採當地的熱帶雨林。
3.台灣的林業:林地面積約占全島的2/3。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