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作用、地形辨識與地形資源(第十三週)
一.營力與地形發育
1:內營力的定義:內營力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地底深處的岩漿活動帶動板塊的運動,引起地殼變動或火山活動產生褶曲、斷層作用與火山爆發構成大尺度、原始的地表形貌。
2:褶曲的定義:原始的沉積岩層主要呈水平狀態,當水平岩層受到擠壓時,會產生一系列波浪狀彎曲,稱褶曲。
3:斷層的定義:岩層受到壓力擠壓產生斷裂,若斷裂面2側發生變位,稱斷層。
4:外營力的定義:外營力的能量與太陽輻射、重力作用密切相關,透過空氣、水等媒介,造成風化、崩壞、侵略、搬運、堆積等作用
5:風化作用的定義:指地表岩石受空氣、水或生物的影響,在原地緩慢發生變化。
6:崩壞作用的定義:風化物質受重力作用,產生向低處移動的現象,稱崩壞。
7:侵蝕、搬運、堆積作用的定義:風化、崩壞作用後的鬆散岩石碎屑,容易受到河水、風、海浪等力量的侵蝕,並將其從一地搬運到另一地堆積。侵蝕、搬運與堆積作用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不斷將地表高處削平,低處填高,改變原本的形貌。
二.地形辨識、地形資源與地形災害
8:等高線圖的定義:把地表上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封閉曲線即為等高線把眾多等高線垂直投射在同一平面紙上即為等高線圖
9:等高線的地形辨識:在等高線圖中,先從視域立足點向視域方向。不同立足點在各方向視域範圍的大小差異,是選擇觀景台或轉播站等的參考依據。
10:地形資源的定義:人們為了生活的需要,基於安全、用水、避風、耕種、交通等不同的考量,選擇適合的地形環境,建立聚落、開闢耕地、興修道路,營造特有的生活空間。
11:地形災害的定義:自然因素引發的地形變遷,固然是造成地形災害的主要原因,但隨著人口增加、科技發展,密集的人類活動已經成為改變地形、誘發災害的重要營力。
12:地形變遷的定義:地形變遷原為自然作用的結果,營力不同,變遷的範圍大小、速度快慢也不一。
1:內營力的定義:內營力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地底深處的岩漿活動帶動板塊的運動,引起地殼變動或火山活動產生褶曲、斷層作用與火山爆發構成大尺度、原始的地表形貌。
2:褶曲的定義:原始的沉積岩層主要呈水平狀態,當水平岩層受到擠壓時,會產生一系列波浪狀彎曲,稱褶曲。
3:斷層的定義:岩層受到壓力擠壓產生斷裂,若斷裂面2側發生變位,稱斷層。
4:外營力的定義:外營力的能量與太陽輻射、重力作用密切相關,透過空氣、水等媒介,造成風化、崩壞、侵略、搬運、堆積等作用
5:風化作用的定義:指地表岩石受空氣、水或生物的影響,在原地緩慢發生變化。
6:崩壞作用的定義:風化物質受重力作用,產生向低處移動的現象,稱崩壞。
7:侵蝕、搬運、堆積作用的定義:風化、崩壞作用後的鬆散岩石碎屑,容易受到河水、風、海浪等力量的侵蝕,並將其從一地搬運到另一地堆積。侵蝕、搬運與堆積作用是一種連續性的過程,不斷將地表高處削平,低處填高,改變原本的形貌。
二.地形辨識、地形資源與地形災害
8:等高線圖的定義:把地表上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封閉曲線即為等高線把眾多等高線垂直投射在同一平面紙上即為等高線圖
9:等高線的地形辨識:在等高線圖中,先從視域立足點向視域方向。不同立足點在各方向視域範圍的大小差異,是選擇觀景台或轉播站等的參考依據。
10:地形資源的定義:人們為了生活的需要,基於安全、用水、避風、耕種、交通等不同的考量,選擇適合的地形環境,建立聚落、開闢耕地、興修道路,營造特有的生活空間。
11:地形災害的定義:自然因素引發的地形變遷,固然是造成地形災害的主要原因,但隨著人口增加、科技發展,密集的人類活動已經成為改變地形、誘發災害的重要營力。
12:地形變遷的定義:地形變遷原為自然作用的結果,營力不同,變遷的範圍大小、速度快慢也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