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緬懷過去 阻礙改革原因
前天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在媒體上表示「早就沒有亞洲四小龍」,雖然管主委的說法是根據平均國民所得的比較,但是之後又把話題指向我國管制太多,不夠自由開放,聽起來像是有意大刀闊斧推動改革,希望剛成立的國發會能夠當真有所作為。
回想多年前,當年提出「日本第一」的傅高義教授被問到是否錯判,他很巧妙的回答,他的說法是Japan As No. 1,而非Japan Is No. 1 。同樣道理,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只是「小龍」,後來能不能「轉大龍」從來就沒人敢保證。一味的緬懷過去小時候的成績,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就是阻礙改革,拖累進步的關鍵原因。
其實在我的印象中,已經很久沒人提什麼「亞洲四小龍」。最近聽到回憶孫運璿、李國鼎年代的台灣經濟表現,無不是以古論今,批評當前政策缺乏方向的問題。從管主委的說法可知,當今政府財經官員並非不知道問題所在,可是為何就是少有實際有效的作法,這是讓人對於馬英九政府痛心失望的重要原因。
其實任何國際經濟類型歸屬的分法,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經濟結構的主張,「亞洲四小龍」代表了透過國際分工,以出口貿易帶動成長的模式。這個模式被幾個龐大經濟體學習之後,出現了「金磚四國」,當年的國際經濟環境早已改變,而且遊戲規則也已經不同,「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已經沒有國家能夠自外於全球化的趨勢。台灣雖然加入了WTO,但實質上只有少數科技製造,搭上了這股全球化的優勢。
開學之後,我因為擔任行政工作,有較多機會與學生們聊天,被問到為何我們加入了WTO,還要努力簽訂什麼國際貿易協定,讓我驚訝大學生對全球化的知識竟然如此缺乏,更遑論一般民眾對台灣經濟的狀況瞭解多少。
加入WTO,只是跨進了大門,門裡可不是什麼廣場大道,而是要一步一步排除障礙,向自由貿易的目標推進。這樣的知識,我在學校裡一年最多只能教給幾十位、上百位學生,心急如焚。從二千年以來,整個社會好像沒多少人關心這些事。
一談開放,一定有人擔心,也的確會有人可能遭受損失。因此所謂的障礙,不只來自與外國談判協商,也包括國內的說服與轉型調整,這些問題都要政府拿出因應的政策。行政部門有了方案,還要立法部門的配合。提起這個問題,就讓人沮喪。很多人認為,台灣最近廿年就好像困在政黨惡鬥的困境裡。如今執政黨在立法院裡占有多數,卻還是不能推動政策,只能說有些人就是坐井觀天,不見黃河,但願管主委的痛心之言,能讓他們清醒一下。
提起李國鼎,就會想到過去幾十年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回想當年中美斷交之後,李國鼎以個人的私交邀請美國科技界的專家,成立科技顧問室,協助政府奠定產業發展的方向。
從加入WTO之後,就應該考慮到必須進行的重大制度改變,展現迎接全球化的決心。十幾年過去,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現在趕緊拿出行動吧。
【2014-02-21/聯合報/A20版/民意論壇】
回想多年前,當年提出「日本第一」的傅高義教授被問到是否錯判,他很巧妙的回答,他的說法是Japan As No. 1,而非Japan Is No. 1 。同樣道理,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只是「小龍」,後來能不能「轉大龍」從來就沒人敢保證。一味的緬懷過去小時候的成績,自我感覺良好,通常就是阻礙改革,拖累進步的關鍵原因。
其實在我的印象中,已經很久沒人提什麼「亞洲四小龍」。最近聽到回憶孫運璿、李國鼎年代的台灣經濟表現,無不是以古論今,批評當前政策缺乏方向的問題。從管主委的說法可知,當今政府財經官員並非不知道問題所在,可是為何就是少有實際有效的作法,這是讓人對於馬英九政府痛心失望的重要原因。
其實任何國際經濟類型歸屬的分法,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經濟結構的主張,「亞洲四小龍」代表了透過國際分工,以出口貿易帶動成長的模式。這個模式被幾個龐大經濟體學習之後,出現了「金磚四國」,當年的國際經濟環境早已改變,而且遊戲規則也已經不同,「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已經沒有國家能夠自外於全球化的趨勢。台灣雖然加入了WTO,但實質上只有少數科技製造,搭上了這股全球化的優勢。
開學之後,我因為擔任行政工作,有較多機會與學生們聊天,被問到為何我們加入了WTO,還要努力簽訂什麼國際貿易協定,讓我驚訝大學生對全球化的知識竟然如此缺乏,更遑論一般民眾對台灣經濟的狀況瞭解多少。
加入WTO,只是跨進了大門,門裡可不是什麼廣場大道,而是要一步一步排除障礙,向自由貿易的目標推進。這樣的知識,我在學校裡一年最多只能教給幾十位、上百位學生,心急如焚。從二千年以來,整個社會好像沒多少人關心這些事。
一談開放,一定有人擔心,也的確會有人可能遭受損失。因此所謂的障礙,不只來自與外國談判協商,也包括國內的說服與轉型調整,這些問題都要政府拿出因應的政策。行政部門有了方案,還要立法部門的配合。提起這個問題,就讓人沮喪。很多人認為,台灣最近廿年就好像困在政黨惡鬥的困境裡。如今執政黨在立法院裡占有多數,卻還是不能推動政策,只能說有些人就是坐井觀天,不見黃河,但願管主委的痛心之言,能讓他們清醒一下。
提起李國鼎,就會想到過去幾十年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回想當年中美斷交之後,李國鼎以個人的私交邀請美國科技界的專家,成立科技顧問室,協助政府奠定產業發展的方向。
從加入WTO之後,就應該考慮到必須進行的重大制度改變,展現迎接全球化的決心。十幾年過去,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現在趕緊拿出行動吧。
【2014-02-21/聯合報/A20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