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4-05-24 23:18:18

地理作業五-google快訊-海嘯

5/16
USGS:菲中部外海6.2地震 未傳海嘯災情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指出,菲律賓中部外海今天(15日)發生規模6.2地震,沒有發布海嘯警報,也沒有傳出災情。
地質調查所指出,這起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天晚上6時16分(同台灣時間),震央在中部內格羅島(Negros)西南海岸外38公里處的蘇祿海(Sulu Sea)海底。
菲律賓火山學及地震學研究所(Philippine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and Seismology)則是指出,這次地震為規模6.3,震源深度53公里,預期不會發生災情。

5/17
〈分析〉當美股嘗試止穩之際 「技術海嘯」是否將持續襲來?

由於周末即將來臨,加上美股昨(15)日大跌,交易員今(16)日可能採取守勢。
由於債券殖利率走跌且10年期殖利率跌破關鍵的2.5%水位,美股大幅挫低。道瓊收低1%至16446點,創5周來最最差表現,標普500指數亦收黑近1%至1870點。
然而,領軍下挫的那斯達克與羅素則在尾盤時出現了有趣的反彈,分別收斂跌幅至0.8%和0.7%。後者昨日更跌深至1083點,自3月高點以來已回落逾10%。

5/18
印尼蘇門答臘外海6.2地震 未發海嘯警報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表示,印尼蘇門答臘島外海今天(18日)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但並未立即發出海嘯警報。

根據USGS:這起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清晨7點(台灣時間上午9點)左右,震央位於亞齊省(Aceh)省會大亞齊市(Banda Aceh)外海300公里處,震源深度9公里。

印尼座落在太平洋火環帶上,經常出現火山活動,地震頻繁。

2004年12月印度洋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印尼遭到重創,這起天災導致17萬人罹難,其中大多數發生在亞齊省。
5/19
洪水如海嘯逾44死 巴爾幹緊急狀態
南歐的巴爾幹半島遭受海嘯般的洪水襲擊,包括波士尼亞和塞爾維亞,都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目前總計死亡人數已經累計到44人,受災民眾超過200萬。塞爾維亞總理緊急向外求援,他甚至形容這次的水患,根本是千年一遇。這裡是波士尼亞與克羅埃西亞的邊界,只是洪水不長眼,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出來的兩個國家,現在又連成一片。同樣是內戰時的難兄難弟,塞爾維亞也是一片汪洋,隨著災情不斷累積,經濟損失恐怕上看數十億歐元,原先的「百年一遇洪災」,已經不足以形容這場內戰後最大的浩劫。也難怪,3個月的雨量集中在3天下完,大大小小3000多起土石流和山崩,幾乎讓整個巴爾幹半島面目全非,有官員甚至以「海嘯」形容一波波的洪災。由於道路和橋樑不是淹了就是斷了,救援只能透過空路和水路進行,只見直升機不斷從屋頂救出受困民眾。地面上,當局則出動部隊與裝甲車,挨家挨戶撤離老弱婦孺,堅持留守的,就遞上糧食補給。位在塞爾維亞重災區歐布瑞諾瓦奇鎮的全國最大電廠,因為緊臨的薩瓦河氾濫,部份廠區地下室已經開始進水,嚴重威脅塞國2成人口用電。氣象單位預估到週三,薩瓦河水位可能超標6公尺,擔心沙包HOLd不住,同屬前南斯拉夫的斯洛維尼亞等國,已經派出救難隊協助擋水撤人,歐盟、美國和俄國也提供直升機、救援設備及人道援助,就是不讓好不容易結束內戰的巴爾幹民眾,再歷經一次流離失所。

5/20
馬就職6周年經濟發展篇-金融海嘯拖累 平均經濟成長不到3%

依國發會、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受到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馬政府近六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到3%,更亮出長達20個月的景氣藍燈,平均薪資六年也僅微增3.5%,顯示此期間經濟確實較往年低迷。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經濟發展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國際景氣因素,產業結構變化,不同的時期很難進行客觀比較,經濟成長率由於涵概全體生產活動,相較其他指標,比較能客觀地呈現經濟表現。

經建會主秘高仙桂指出,馬總統於97年5月就職之後,不到半年就遇上全球金融海嘯,99年景氣強勁復甦,沒多久全球再次陷入歐債危機,台灣經濟高度仰賴出口,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對台灣衝擊極大。她說:「這六年來,台灣經濟難有好表現,進而出現這麼多景氣藍燈,低迷的國際景氣應是主因。」

依國發會所編製的景氣燈號,六年來台灣景氣總計亮出了20個月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還有25個月亮出景氣趨緩的黃藍燈。換言之,六年間逾六成的時間都處於趨緩、低迷的處境。

若依經濟成長率而言,這六年只有99年、100年表現較佳,分別有10.76%、4.19%的好成績,隨後又陷於經濟成長「保二」困境,以致六年間經濟成長平均僅2.91%。

不過,六年來人均GNP已由17,833美元升至21,557美元,正式升逾兩萬美元大關;失業率也由金融海嘯期間逾6%的水準降至去年的4.18%,今年3月更降至4.03%,失業情勢確有紓緩;惟薪資六年來增幅僅3.5%,若依實質薪資計算,則反而降低4.1%,主因薪資增幅不及物價漲幅。

高仙桂表示,過去這六年廣泛的說皆是受金融海嘯影響,連歐債危機也是金融海嘯的延續,所幸去年第四季歐洲各國已走出歐債危機,加以美國景氣已明確復甦,只要中國大陸經濟能穩住,台灣未來的經濟將可望步入坦途。

5/21
學生海嘯中遇難日家長起訴校方

在東日本大地震海嘯中遇難或失蹤的宮城縣石卷市立大川小學23名學生家屬,日前以學校方面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為由,向所屬市縣索賠共計23億日圓。
日本共同社19日報道,訴狀稱,學校方面憑藉地震後的海嘯警報可以預見海嘯的危險性,但因信息收集不力,沒能將其疏散到校舍後山的高處避難,卻讓學生們在校園內乾等了近45分鐘,對此校方應負有責任。

5/22
就業趨樂觀!4月失業率3.91% 金融海嘯來首見「破4」
主計總處今(22)日公布4月失業率為3.91%,較上月下降0.12個百分點,也較去年同期下降0.16個百分點,為2008年7月以來首見「破4」,顯示就業市場穩定;累計前4月平均失業率為4.01%,年減0.15個百分點,離「破4」也僅一步之遙。

4月失業人數為44萬9000人,月減1萬4000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5000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3000人,初次尋職失業者與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分別減少2000人。


比起去年同期,4月失業人數共減少1萬5000人;前4月平均失業人數為46萬1000人,年減1萬3000人。

按教育程度別觀察,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4.21%,其中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4.80%;而年齡層觀察15至24歲年齡層失業率12.27%仍是最高。

從就業面來看,4月就業人數為1104萬人,月增1萬3000人或0.12%,年增11萬1000人或1.02%;前4月平均就業人數達1103萬人,年增10萬5000人或0.97%。

其中,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增加20萬2000人或4.04%,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占全體就業者比率持續提升至47.23%。

5/23
GDP預測 產官同表樂觀
主計總處23日下午將更新經濟成長率預測,經濟部次長杜紫軍表示,從生產指標及進出口數據來看情況都不錯,能否實質反映,要看正式公布結果;業界則表示「樂觀」。

 中央社23日報導,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舉行第23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邀請杜紫軍及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等人與會。

 主計總處22日公布4月的失業率,創金融海嘯後新低,降回3字頭,外界認為顯示經濟比往年好轉,預期主計總處下午更新的經濟成長率預測有上修的空間。

 杜紫軍會前受訪表示,GDP是固定政府生產調查,雖從生產指標及進出口數據來看,目前情況不錯,但能不能實質反應,要看主計總處正式公布的結果。

 華邦電董事長焦佑鈞則表示,「大家都很樂觀」。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