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7-06-13 13:33:48

通識 - 作業十二

3-1 育 - 蓋你家旁邊要不要?流浪動物中途站轉型的荊棘路 01 Jun, 2017
上篇談了彰化縣可愛動物園區的政治問題後,我一直在想,還要再另外談談流浪動物中途站(更多人叫它「收容所」)的轉型困難。

為什麼地方民眾這麼容易被不實謠言帶著走?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收容所就是拿來「藏」流浪動物的地方,又吵、又髒、又臭,離我家越遠越好!——這曾經是事實,而現在,為了扭轉這些印象,不論在原址或選定新址,幾乎全台的流浪動物中途站都在努力重建形象,卻又困於過去的魔咒,到處被驅趕。

最初,流浪動物問題會被重視,是為了防止狂犬病爆發。現在年輕的一輩很難想像,20年前,儘管那時狂犬病並沒有重回台灣,政府也只是發布預警消息,但民眾出於恐慌及對動物生命的不在意,就已經會當街對流浪狗潑硫酸。

那個年代,被捕捉的流浪狗,也不是送往《十二夜》中的收容所,而是比《十二夜》影片更糟糕的垃圾場、留置所(過去鄉鎮公所、地方清潔隊安置流浪狗之地,沒有編列照顧經費),其下場不外乎病死、餓死、淹死、被沼氣毒死等,幾乎沒有狗能善終。

隨著《動物保護法》的立法,流浪動物安置場所才開始受到規範,10多年的時間過去,收容所、動物之家逐漸有了考量動物福利的標準作業流程,所謂的「留置所」也漸漸消失。

儘管如此,全台所有的收容所在建立之初,全是以「畜牧思維」去設計,亦即選址不是山區、垃圾場旁,就是遠離群眾之地,並建造為半開放式空間,隔音效果極差,加上當年工作人員的動物福利觀念不佳、也沒有專業獸醫師進駐為防疫把關,所以在2010年前,公立收容所可說是完全符合民眾「吵、髒、臭」的印象。
擺脫吵、髒、臭的「現代化」動物收容所

「那樣的收容所,要蓋在我家旁邊,你願意嗎?」如果你也不要,那為什麼現在的公家機關、動保團體,都要把收容所推到交通方便、接近人群的地方呢?

最關鍵的因素是,政策推動者開始願意正視收容所這個「流浪動物轉運站」。為了讓牠們進入家庭,收容所首先必須要能吸引民眾前往,否則若是再用過去那套「賣可憐」的招數送養貓狗,除了效果漸漸不彰外,飼主品質也參差不齊,收容所反而成為流浪動物源頭的滋養地之一,陷入狗慘、工作人員累、愛心民眾抓狂、糟糕飼主橫行的死胡同。

所以,近年來規劃改建/新建的現代化收容所,「收容」不再是唯一考量,如何讓動物住得舒適、減少緊迫感,讓參觀者能在造成動物最小壓力的情況下觀察等,都是動物欄舍的設計方向;而運動區域、互動區域、教學區域等,也都一一被列入現代化收容所的重要建設項目。

因此,我們會看見彰化縣可愛動物教育園區占地1.3公頃,卻預計「只」收容224隻狗、10隻貓,因為收容並非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訓練動物減少行為問題、教育飼主、向參訪民眾推廣正確知識等等。

另外,建築都會有建蔽率、容積率的管制,不是我有100坪的土地,我就可以將100坪都蓋滿、還蓋到數十樓,所以「這個地方這麼大、花這麼多錢,卻只能收容幾百隻狗,一隻狗是要花多少錢!」是非常無知的論點,何況這裡的動物有流動率,並非靜態平衡,「224隻狗、10隻貓」只是形容「最大收容量」的方式,不是永遠住著同樣一批的224隻狗與10隻貓。

而這200多隻經過社會化的同伴動物,及其經過教育的飼主,是比起哪個方法都更能省錢、能送出更多動物,更能對台灣未來的流浪動物管理造成正面影響的——眼前人人都喊著流浪動物需要源頭管理、民眾需要生命教育,如今現代化的收容所,正肩負了這個重要責任!
動物教育園區,讓鄰避成迎臂

上週末,《十二夜》粉絲專頁邀請成大建築研究所的研究生歐路加,針對收容所的「都市議題」進行探討。歐路加將台灣本島29間公立收容所進行簡單分類,發現有11間位在偏遠的山區地帶,9間在城市邊緣地帶,附近有工業區或垃圾掩埋場,7間鄰近低密度住宅區,而在市中心的,只有2間。

歐路加說,傳統的動物收容所,由於建造方式(畜牧思維)及功能定位(收容目的),一般會被認定為是「鄰避設施」,但《都市計畫法》中規範的公共設施用地,其實並未定義「動物收容所」屬於哪種分類,新式收容所若是規劃成教育園區,她認為未來待相關法律制度齊全時,有可能將動物收容所歸納至類似第46條的「社會福利設施」中,而非與第47條的屠宰場、垃圾處理場、火葬場、公墓等地並列,只能在邊緣地點設置。如此一來,有別於傳統收容所的「鄰避效應」,教育園區的規劃即有機會製造「迎臂效應」,吸引民眾前往。

歐路加另外補充,在過去,老人院、安養院等機構也被認為是鄰避設施,大多會遭到設置的附近居民抗議,但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也產生變化,2015年12月16日時,《都市計畫法》修正案三讀通過,都市計畫地區範圍內,應視實際狀況設置社會福利設施,可見社會對鄰避設施的看法,是會與時俱進的。

現有的公立收容所中,以台北市動物之家、新北市板橋動物之家最容易到達,距離捷運站15分鐘內路程,雖然兩地都是因為收容所先建立,所在區域才開始發展,但兩個收容所在改建過後,也都致力於「公園化」、綠化收容所環境、減少噪音異味等,以吸引民眾前來;台北市動物之家旁的土地,更是正在興建寵物公園,將來希望民眾都能帶寵物到此遊玩。

除了上述兩家之外,台南市動物之家善化站、台中市動物之家、高雄市燕巢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台東縣動物收容暨動物保護教育中心等,也都是改建完成的新式收容所,不過,這些地方由於環境允許,都是「原地改建」,阻力不大;但如嘉義市、彰化縣等現址不宜改建的地區,轉型之路就困難重重。
目前所有另覓新地的縣市中,彰化縣進度本是第一,原可成為「全台第一個」新設的動保教育園區,相當具有指標性,如今卻遭遇巨大難關!

5月20號的流血衝突過後,近來在彰化縣溪州鄉甚至有神祕連署開始流傳,作法讓人想起2012年7月時,麥當勞叔叔兒童之家打算進駐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讓遠地北上就醫的病童,能有暫時的落腳處,可是卻遭到「錦安里里民」激烈反對,部分里民在社區張貼匿名傳單,傳單上寫著「全體里民不惜流血、抗爭到底、誓死反對」。當時反對的理由中,傳染病就是其中一項(當然又是毫無根據的謠言),其餘荒謬的理由還有:有損國家形象、影響社區觀瞻、里民權益等。

傳單照片流出,事件在網路鬧得沸沸揚揚後,錦安里民受到網友劇烈攻擊,錦安里長趕緊出面滅火,表示沒簽名參與反對連署,傳單也並非全體里民意見,而時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表示,據他了解,大部分里民是支持態度。隨後台北市政府為此舉辦社區說明會,郝龍斌親自出席,排除一切不實謠言後,麥當勞叔叔兒童之家終於在2013年9月落成。

瞭解上述事件的讀者即可發現,如今同樣「眼熟」的模式正在彰化上演。不僅如此,被排擠的是更加弱勢的流浪動物,而大眾過去對收容所的刻板印象,也讓不實謠言更容易被傳播開來。

網路上部分「當地」民眾說:「這麼喜歡,蓋你家旁邊啊!」——是的,我多希望這樣的現代化收容園區鄰近我家!

基隆的寵物銀行(名字比可愛動物教育園區更離奇),雖然與我家同一行政區,但坐落在偏遠的瑪陵坑山區,如果他們有能力下山、如果基隆市政府願意幫助他們來到更有人氣的地方,我願意展開雙臂歡迎。

3-2 樂 - 高雄河堤社區 綠帶圍繞 2015-05-25 07:10:15 經濟日報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河堤社區是北高雄重要的商業住宅區,整區建築規劃頗具前瞻性,附近商圈林立、又有鬧中取靜優點,超優質的條件,甚至吸引不少外籍人士長住,區內房價有相當的抗跌性。
信義房屋河堤店專案經理何淯恩指出,河堤社區被視為高雄三大幸福社區之,很特別的是,河堤公園綠帶蔓延,環繞整個社區,相當具有美感,公園裡春夏的花草也有不同變化,居民能在這裡騎腳踏車、運動慢跑、散步休閒,很適合重視生活品質的住戶,目前區內大多為教授、老師,醫生的比例也非常高,還有位知名藝人的媽媽,也住在河堤之心大樓內。
另一個最新代表性地標是河堤國小與河堤圖書館,其中大樓管委會不定期在河堤公園舉辦活動,也是商圈特色之一、其二是教會密集度特別高,尤其是福氣教會,社區住戶大多一同上教會禮拜,關係融洽親密。
何淯恩表示,河堤社區離新上國小、明華國小、河堤國小都很近,這幾所學校老師的購屋首選就是這裡,屬於一個住進來之後,就不想搬離的地方,外來人口也一直想進駐,在高雄幸福社區排行榜中,河堤社區一直有極高的分量。

整體來看,河堤社區和文化中心的風情有點類似,但河堤的商圈又更集中,只要走路就能滿足吃喝玩樂採買,應有盡有,醫療診所、書局、游泳池、郵局銀行都不缺,運動跑步休閒與腳踏車步道都有,新上、河堤國小離得很近,長輩不用特地接送學童就能自行上下課,連休閒育樂的義大世界遊樂區也能坐接駁車去。

另一個重點,河堤社區路段設計上有些許彎曲,讓車輛不會直線直闖,所以車輛不會開得太快,交通相對安全,住戶孩童走路不用太擔心,加上徒步機會大,所以居民大多熟悉彼此,感情和睦,將來民族大樂改建以及大順路輕軌完工後,可望帶來更多利多與人口。

4-1 育 - 亞泥再PO「綠化復育72%」被環團打臉 網友連署飆破11萬人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墜機罹難,再度掀起亞泥60年來的開挖爭議。亞泥11日雖強調綠化復育面積更廣,卻被網友打臉,指齊柏林是說挖「更深了」而非更廣,讓「撤銷亞泥展延」呼聲漸高;截至12日為止,環團發起的連署已達11萬人,而總統府稍早也做出回應。

環保團體指控,亞泥60年前未經當地居民同意,直接侵佔土地開挖,害得居民被迫搬家,還利用礦業法中的「霸王條款」,在1997年、今(2017)年2次展延礦權。由於礦區下方300公尺就是富士部落,當地居民不僅每天都會聽到1、2次爆炸聲,還得終日提心吊膽,擔心土石崩塌。

環團批評,礦業法中有太多霸王條款,例如亞泥可以不經過居民同意就繼續開挖,地方政府也沒有權限駁回,否則得賠償業者損失,且只要業者的開挖面積沒有擴大,就不需要進行環評,仍能繼續開挖。
為了籌拍《看見台灣2》,齊柏林5月赴清水斷崖勘景時,就曾路過亞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開設的採礦場。當時他隨手拍下了一張空拍照,結果發現在太魯閣一片綠山中,被挖出一大塊赤裸的灰白,因此感嘆地說:「亞泥~比五年前我拍看見台灣的時候挖更深了」。

為此,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曾在今年3月發起「撤銷亞泥非法展延,捍衛太魯閣」連署活動(頁面連結),但截至10日僅4.2萬人。如今隨著齊柏林不幸罹難,加上媒體大篇幅報導,連署活動短短2天就暴增將近7萬人,目前截至12日晚間24:00前,已有超過11萬人簽署支持。

眼見開挖爭議越燒越大,亞泥連2天發出聲明稿,還附上對比照片,澄清礦區周遭山區的綠化復育面積已增加4.5公頃,不僅達開礦面積的72%,讓土石裸露比例減少許多,且亞泥礦區的植生復育也明顯優先其他先進國家,強調「亞泥不敢、也不會違反規定」。
聲明一出,網友不僅不買帳,還紛紛留言痛批:「要用體積來回應吧?回應面積幹麻?」、「面積沒擴大是事實,但深度變深了就沒錯了嗎?X的,玩文字遊戲」、「是富裕面積變了吧」、「整座山都要被你們給挖掉了」。連環保團體也質疑,綠化植披僅薄薄一層,礦區卻仍不斷往下挖,雖然外表看不出來,但裡面是空的,若面臨劇烈天氣變化,可能就會發生問題。

事實上,環保署長李應元去年上任時,第一槍就曾對準亞泥,命令其停止開發,不過主管機關經濟部最終不但沒有停止亞泥開發,今年又核准亞泥採礦權展延20年,讓已經開採60年的亞泥繼續開挖,引發環團怒火;未料就在這個爭議延燒的敏感時間點,任職超過20年礦物局局長朱明昭突然傳出辭職,再度掀起熱議。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12日出面證實此事,但強調5月上旬就已批准朱明昭退休申請案,已要求他必須在退休前提出礦物局的礦業法修正草案。至於新任局長人選,目前已有眉目,不過並非由礦務局內升,若相關程序一切順利,新任局長最快將在本(6)月底上任。

有鑑於各界高分貝向政府喊話,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12日也回應,政院今年初做出決議,台灣礦業發展必須做政策環評,並且以國土永續發展做為核心前提,目前包括內政部在內等相關部會,已經在全力針對制度做出評估和規劃,同時收整各界意見。

4-2 樂 - 來陳稜路2號找快樂泉源!彰市樂齡中心揭牌
2017-06-12 13:26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要快樂來彰化市陳稜路2號就對了!國內老化速度加劇,彰化縣65歲以上長者,已佔全縣總人口13.3%,已是高齡化的長壽縣市,為讓長者的銀髮生活活得更有尊嚴,彰化縣政府與彰化縣音樂河社會福利協會合作,今天在彰化市成立樂齡學習中心,提供中高齡長者退休後的活動平台,安排旅遊學習、運動休閒、手工藝製作等系列興趣課程,以此讓長者擺脫鬱悶的情緒,減少「下流老人」的增加。
「這是我第1個家!」78歲阿嬤許陳麵說,白天,兒女和孫女都在外工作,家裡就剩她和老公,2個老人家對看發呆,日子難過還會胡思亂想,自從來到彰化市第2樂齡學習中心,跟著同齡長者一起上按摩課程、心靈講座、學手語,學習過程吸收金錢買不到的快樂能量,樂齡中心成了她的生活重心。
許陳麵不僅把老公一起帶到樂齡中心,也呼朋引伴左鄰右舍加入,微笑成了她的代表招牌,很多比她年紀小的學員,受其影響,學著帶著笑容走進樂齡中心,散播快樂的種籽。
彰化市第2樂齡中心主任王進財說,樂齡中心希望由學員帶學員,把社區長者都帶到中心尋找快樂和健康,把位在彰化市陳稜路2號的中心,當成「上班」場所,中心天天都有健康快樂和幸福的人生課程,中心的老師和音樂河福利協會的負責人,個個年輕有活力,充滿熱情,讓人看不出實際年齡。
「跳舞的人臉上會有笑容,微笑會帶來好人緣,好人緣會帶來好的人際關係…」王進財表示,運動、微笑、人際良性循環下,就不會走向日本高齡化社會流行的新名詞「下流老人」,又老又孤獨的生活圈。
音樂河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阮慧玲表示,長期照護是對行動不方便或失智失能的長者,樂齡則是針對健康的長者,樂齡學習中心安排許多課程活動,要讓長者可以減少臥床時間。
該樂齡中心活動場地借用彰化市陳稜路2號永福教會,今天,縣長魏明谷見證中心揭牌儀式,場面熱鬧。

5-1 物有所歸
為了要增加營業收益同時又要兼顧環境保育,因此現在有許多的遊樂區會和森林保育結合,像是九族文化村,它結合了遊樂設施及森林保育,使遊客在遊玩的同時也能親近大自然,此外,也能夠讓人們了解到大自然對我們的重要性。

6-1 預測未來
育:由於環保意識抬頭,現今的我們在教育方面,可能會愈來愈傾向遠距教學或實地走進大自然的教育方式,讓我們了解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及如果不節約能源及環境保育的話,將會為我們自己及以後的子孫帶來哪些危機。
樂:因應現今大力提倡環保的趨勢,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環保旅館興起,鼓勵遊客們出門旅遊自備盥洗用品,此項政策不但環保,同時也為消費者和業者帶來收益,消費者會因為自備盥洗用品而享有住宿優惠,而業者也因為有實施政府的政策而獲得補助的資金等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