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7-04-05 17:51:59

生活與環境讀書心得報告

生活與環境讀書心得報告
繳交日期:106年4月5日
圖書編號:418.21 4242
書名:上癮五百年
作者:大衛․科德賴特
出版社: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姓名:林慈遠
班別:US1A
學號:1105203012

一、 請寫出這本書的序中所提出這本書的重要之處?

〈序一〉上癮五百年
「上癮五百年」是一本濫用藥物的歷史,更是濫用藥物從原產地,經過商業貿易,到列強競爭而廣布全球的世界歷史。作者強調,藥物本身無好壞,但是它們都有可能被濫用,正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時這些藥物都是金錢和利益的來源,也會變成、或可能變成,全球性商品。
〈序二〉藥不藥,有甚麼關係?­­­­盡情吸食一本啟動思考刺激革命之作
以「自我控制力」探討「物質濫用」/「過度依賴」的成癮機制論述,往往是一種國家政體試圖卸責的上會建構產品。一味地將「物質濫用」/「過度依賴」咎責於個體「偏差化」/「入罪化」的因由,不在於我們對於成癮現象的不夠了解,相反地,而是在於過多的了解,成癮現象被過多外塑、編譯的了解所填滿。所以,重新開始成癮習慣地認識之道,在於剝落瓦解既有成癮意義的了解,才能還原成癮習慣的多重構面貌。


二、請以這本書中的主角為例,完整敘述他提出的理論或想法?

「幸福感與解脫感都是化學分子湊巧產生,只有少數有毒分子(如果這些分子能順利進入循環系統並穿越從血液到大腦障壁)能夠模擬或影響腦部的獎賞與痛苦的控制中樞內的神經傳導素,身體機能在快感方面是很吝嗇,誘發幸福感的神經傳導素分配的非常儉省,且大都發給對於求生或繁衍後代有益表現,藥物會矇騙這個發送系統,促使這些誘發快感的神經傳導素暫時增多。」
作者以物質層面為主軸,帶領我們對近代藥物上癮現象進行考察,共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先定義drug問題與分配,非法毒品和合法上癮食品中間的界線是怎麼被區分,作者區分為「三大宗」(酒精、煙草、咖啡因)和「三小件」(鴉片、大麻、古柯)為何前者有明顯證據對人體有害卻還是被認定為合法?有些能使人上癮的東西(如檳榔和咖特—阿拉伯茶的萃取物)為何無法快速向世界散播?;第二,探討使用藥物的對象(其商業用途),可分為醫療及消遣娛樂使用兩種,也就是同樣具有精神上緩解作用,但因時間地點所使用的人不同,便產生不一樣效果,比方在辛苦農事後來一根大麻的意義與在銳舞搖頭派對現場抽大麻的意義是不同的;最後將重心放在西方帝國世界如何利用藥物作為手段,掌控非西方殖民地人口及其勞動力,形成階級、種族劃分,其中有趣辯證是看似上層階級的人,對藥物的倚賴(從資本主義商業考量觀察,能使人上癮的藥物背後有龐大商機,政府稅收至少有1/3來自於此)並不亞於下層階級,這不也是一種癮症?
研究上癮必然無法迴避最終極的問題:到底作者是支持或是反對這些藥物?不論是合法或非法藥物,作者力求平衡中立客觀,以一種旁徵博引敘事風格巧妙地避免說教以顯露立場,而反毒或反反毒的基本教義派皆能從中截取出自己想要聽的部分,當做自己立場的知識後盾。


三、請用200個字寫出你看這本書後你覺得有收穫的書中內容?

這本書讓我感到有趣又驚奇。原來,「藥物成癮」這件事情,它所涵蓋的範圍,比我們所想得還要廣;它的影響所及,比我們想的還要巨大;它的黑白定位,比我們想得還要灰色地帶。我們從小就不時聽到父母師長叮囑我們:不要使用成癮藥物(菸酒、吸毒等)。然而,統治我們的政府,卻允喜菸酒的公開合法買賣且不自相矛盾?這些成癮性藥物其發展歷史與現況中,包含了太多的權力爭奪、利益衝突、科學爭議、個人生心理......我頓時驚覺,成癮性藥物,正如這個人類建造的大世界,實在太複雜,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清楚定義的。我尤其喜歡此書的結語:當人類在伊甸樂園時就已經忍不住偷嘗禁果,處於五光十色現代樂園的我們,又怎能擔保禁藥能完全杜絕?上癮五百年,幫助我們了解成癮性藥物的歷史,也讓我們思考其未來的可能性。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