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網誌歸檔

新聞交換

文章人氣統計

載入中

2009-06-25 21:09:52

《專題講座》心的視界-柯錫杰攝影美學閱讀心得

在我的心中,對於攝影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熱忱,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選柯錫杰的這本攝影書來閱讀。
在讀完這本書之前,對於攝影一直有著懵懂無知的觀念,總主觀的覺得攝影不就是捕捉美好的那一刻而已嗎?直到讀完了柯錫杰的攝影美學,我才了解到照片拍的好不好是其次,重要的是會講故事。柯錫杰再書中所放上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其感人的故事,像是第二十五頁一張老漁夫的照片,老漁夫皺著眉,臉上寫滿憂慮,滿臉都是過去討海的滄桑,也許是擔心著颱風即將到來、也許是今天收獲不佳、又或許是他的船破了,我們不知道他正在擔心什麼,但是我們能感覺出這個表情是老漁夫人生的最佳寫照。我很喜歡柯錫杰在攝影作品中留下大量的空白,像是封面這張《白沙丘》、《等待維納斯》、《唐吉柯德走了》、以及在突尼西亞拍攝的《行》等的作品,這類型的照片給人一種靜的力量,畫面非常安靜簡潔,大自然被抽離到只剩下大面積的色塊與線條但是簡單中仍富有變化和韻律,這是多難捕捉到的感覺阿,能被國家地理雜誌拜託幫他們拍攝作品的人果然不簡單,大師就是大師!喜歡這類照片的另外一個理由是,這樣的照片讓我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每個人看到心裡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我就從《等待維納斯》大量空白的藍色天空中,感受到人生有著無限的可能,未來有著無限的美好,對人生都充滿了滿滿的希望。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數位相機、照相手機甚至是單眼相機隨手可得、隨處可拍的情況下,拍照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困難的是要如何拍出一張好照片,就舉出最普遍的例子-人物,要拍出一個人的人性和生命力這才是真正困難的。柯錫杰為了捕捉楊英風、辜振甫或張忠謀的神韻,而跟他們聊天聊兩個鐘頭甚至是三個鐘頭,聊到柯錫杰累了,對方也累了,有時候覺得累了的那一刻,也部會在鏡頭面前假裝某一種形象的那一剎那,就是這一刻,最能捕捉住人的人性與生命力的一刻。
我羨慕這種能帶著相機環遊世界,到世界個地去拍照的人,我想在那種放逐的日子裡,一定會有這一種輕鬆感,雖然只有一個人,想睡就睡,想去哪就去哪,看到感動就駐足下來不想離開的感覺,是多麼的令人心生嚮往啊!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才真正的發現,攝影真的是要多欣賞、多觀察才能拍出好作品,把眼睛和耳朵關起來拍攝作品,是絕對不行的,不肯用心思考、領會的也不行。柯錫杰在書中曾提到過,真的要把攝影學好不是那些《快速入門》、《技巧解說》的書能告訴我們的。去看表演、去看舞蹈、去看名畫、去聽音樂、去讀課種領域的書,詩、散文、小說,哲學、科學、天文學……必須通通都讀。
而我更重中領悟到,唯有用全身的每一個細胞去感受、去了解這個世界,把我們的心充實,它才能在我們的眼睛透過觀景窗觀看時,給予我們最大的回饋。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