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3-27 21:48:09

地理作業(3)&筆記第五周

地理作業(3)

4-1

1.比對兩個時期的衛星影像圖,請說出該地區的熱帶雨林面臨什麼問題?
因過度砍伐,雨林面積大幅縮小。

2.如果要蒐集熱帶雨林遭受破壞的原因以及影響等相關資料,可以藉由哪些途徑?
可以經由網路(ex.google,yahoo...)或是到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 。

筆記第五周

一.地理資料的蒐集--
1地理資料的定義-
進行地理研究時,經由觀察或調查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現象所做的記錄,(ex.文字、數字、圖像等),統稱為地理資料。

2.空間資料的定義-
表達地理現象發生的位置,通常以各種不同的座標系統,(ex.經緯度等)記錄。

3.屬性資料的定義-
用來表示一個現象或物件的名稱、數量或性質等,通常以文字或數字表達,(ex.海拔高度、土地利用方式)。

4.資料蒐集的四種方式-
(1)地理實察與問卷調查
(2)文獻資料的蒐集
(3)統計資料的蒐集
(4.圖像資料的蒐集

二.地理資料的整理--

1.資料分類與歸納的最好工具-電腦。

2.統計表的定義與應用-
將資料分門別類整理成表格,即為統計表。(ex.平均氣溫、雨量的時間變化表格)。

3.統計圖定義與應用-
將統計表轉繪成統計圖或統計地圖,更能顯現資料的變化趨勢或特性。(ex.柱狀圖、折線圖和圖餅圖)

4.統計地圖的定義與應用-
運用各種符號或幾何圖形,在地圖上呈現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特性。常見的三種類型:點子圖、等值線圖和區域密度圖。

三. 地理資訊系統的由來(補充)
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已經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是用於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可以分為人員、數據、硬體、軟體和過程五部分。


四.地理資訊系統的用途--

1.地理資訊系統的功能-
(1)空間查詢
(2)最佳路徑分析
(3)地勢分析
(4)環域分析
(5)疊圖分析

2.空間查詢的定義與應用-
是GIS最常用的功能,除了可查詢點的座標位置、兩點的距離、一個面狀圖形的面積外,還可以指定一個點或一個幾何圖形,查詢該圖形範圍所相對應的屬性資料。(ex.某行政區的人口或面積。)

3.最佳路徑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利用電腦快速運算的功能,依照使用者的需求從指定地點找出四周最接近的目標物,(ex.距車禍發生地點最近的醫院。)

4.地勢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應用數值地形模式,透過電腦的處理與運算,比叫某意空間單元內相鄰網格的高度值,進行該地區如坡度、坡向、視域等相關地理資訊的分析。

5.環域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以某一空間單元為中心,在一定距離內環繞該空間單元的區域。也就是透過GIS在多個相交的環域中,分析最加分界。可標示出各國經濟海域的範圍。

6.疊圖分析的定義與應用-
將比例尺、座標、投影系統相同,但具有不同主題的地圖加以疊合,藉此投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地區。也可用來展現一個地區某種現象的時間變化,以達到環境監測的目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