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5-15 23:09:33

第十二周-note.

課程重點:
I. 等高線圖與地形辨識
等高線-把地表上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封閉的曲線,即為等高線。
!!注意!!
1. 一定是封閉曲線→重疊,坡度快要成90°
2. 都是相對應的
*高地地形和等高線
1. 山峰-山地地區等高線若封閉曲線,且愈往中央等高線數值愈高。
2. 鞍部-兩個山峰之間呈低凹狀態。
3. 山脊-兩個山峰之間成平緩相接。
4. 分水嶺-數個山脊連成一線,即為山地的領線,常為分水嶺所在。
5. 高原-中央面積寬廣、起伏平緩的高地,等高線分布中央稀疏,四週密集的狀態。
*河流地形和等高線
1. 上游-等高線呈V型排列,尖端向高處凸出,表示河谷叫為深狹的河川上游。
2. 中、下游-等高線和河川幾近平行排列,表示河谷寬廣的中、下游。
3. 沖積平原-等高線非常稀疏,許多地點必須用數值表示高度、則表示河川中、下游的的沖積平原。
4. 沖積扇-何穿出口附近,常有等高線呈圓弧狀排列,且圓弧狀身像低處。
5. 河階-河道兩側的等高線疏密不均,則稀疏處表示河階面;密集處表示河階崖。
6. 河骨盆地-河道兩側等高線稀疏,離河叫遠之處密集排列且呈接近封閉的狀態。
*海岸地形和等高線
1. 沙岸-海岸線平直,岸上等高線稀疏且數值小,表是離水沙岸。
2. 岩岸-數條等高線在海岸線附近接近重疊,表示該地為岩岸。
3. 峽灣海岸-海灣深長,內部灣頭較狹,岸上等高線密集且數值較大,多表示冰河地形的峽灣海岸。
4. 一般沉水海岸-海灣深度淺,內部灣頭較狹,岸上等高線較疏且數值較小,多表示一般的沉水海灣或谷灣海岸。

視域-透過等高線的高度標示、排列狀態和分布疏密,可以了解地表表的起伏狀態。
判別方法:在等高線圖中,先從視域立足點向視域方向。
II. 地形資源與地形災害
人類利用地形:
在平原種植耕田;在丘陵種植茶葉;在谷灣或瀉湖等從事海上活動的天然良港;在平地上興修道路;為了發展農業,再引水方便的沖積扇或是三角洲等開墾耕地。
地形變遷:
月世界;桂林;女王頭;鐘乳石柱;海蝕洞
地形災害:
水壩崩解;海底火山爆發→水上升;土石流;山崩;海浪拍打造成沿海線向內縮減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