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第十四週-homework

一 搭乘次數增加
二 搭乘人數增加
三 城鄉往來頻繁
四 在外工作或讀書的人,可以常回家又不會花很多錢
五 高鐵人員工作量增加


高鐵本身營運的經費可能會不足
住在高雄每天前往台北上班

第十四週-note.

課程重點:都市概說
I. 認識聚落
*早期聚落多以易得水源之處為優先考量。因過去居民多以農業為生,臨河除了易得水外,更可兼有河運及平疇沃野之利,基本的生活條件豐富。
→優點:漁業、挑水、洗衣服、玩水解暑、運河
→缺點:溺水、水災、潮濕(蚊蟲多)、不乾淨的水源(汙染)、氾濫
*聚落會因時間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Ex.鹿港因河口港機能的興衰所產生的變化、都市的擴張(田地→聚落)、小林村被淹沒...

第十三週-homework n' note.

課程重點:人口(一)
I. 人口資料與人口規模
*人口資料,可分為屬於靜態調查的「人口普查」和屬於動態調查的「戶口登記」兩種。
*人口普查,藉此可獲得當時每個人的居住地、年齡、性別及職業等資料,是政府了解國家內部社會狀況,掌握人力資源的主要依據,也可彌補動態戶口登記不足。
*一地的人口規模受到生育、死亡及遷移等因素影響,不斷變動著,但一般而言,人口數量總是持續增加的。
II. 人口密度與...

第十二周-homework.

13-1/1.
甲: 上游河谷
乙: 河階面
丙: 三角洲
丁: 山峰
戊: 緩坡
13-1/3.
卑南溪中游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流右側,原因是河川左側是山地地形,而支流沖積出的平原也比較適合人類居住。
馬武窟溪上游的聚落,大多分布在主流,原因是主流所流經之地為較平坦的平原。
13-2/3.
中橫復建問題的看法應該是由
1. 政治人物提出的,他們大部的利益不會顧慮太多環境問題,只計較自己的支持者多...

第十二周-note.

課程重點:
I. 等高線圖與地形辨識
等高線-把地表上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封閉的曲線,即為等高線。
!!注意!!
1. 一定是封閉曲線→重疊,坡度快要成90°
2. 都是相對應的
*高地地形和等高線
1. 山峰-山地地區等高線若封閉曲線,且愈往中央等高線數值愈高。
2. 鞍部-兩個山峰之間呈低凹狀態。
3. 山脊-兩個山峰之間成平緩相接。
4. 分水嶺-數個山脊連成一線,即為山地的領線,常為分水嶺...

第11周-note.

地形概說
I. 內營力與地形發育
1. 內營力-它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地球內部,地底深處的岩漿活動帶動地殼板塊的運動。
*好處:溫泉、泥火山(觀光業)、地熱(發電)
2. 褶曲-當水平岩層受到擠壓時,會產生一系列的波浪狀彎曲,稱為褶曲。
*內營力的擠壓作用
(背斜是岩層向上隆起,兩翼分別向相反方現傾斜;向斜則是岩層向下凹陷,兩翼相向傾斜)
Ex.原來沉積在海底的岩層,常因褶曲作用隆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