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4-04 14:46:19

4/4第六週地理筆記

第一節

課程重點 : 氣候概說

重點一 : 天氣與氣候

一. 天氣 : 一地冷熱、晴雨等大氣現象的短時間綜合狀況。

二. 氣候 : 一地天氣的長時間平均狀況,是一地連續多年觀測天氣現象的結果。

三. 氣候三要素 :

1. 氣溫 : 一地空氣溫度,及空氣所含熱量多寡。

※日平均溫&月平均溫 ( 每年一&七月最重要 ) &年平均溫

◎等溫線 : 將地表同一時間內氣溫相同的點連成曲線。

2. 氣壓&風

氣壓 : 單位面積所承受的空氣力量,通常以 "百帕" ( hPa ) 為單位。

◎等壓線 : 將地表同一時間內氣壓相同的各點連成曲線。( 越密集,風力越強 )

風 ( 風的來向 ) : 空氣由高壓區往低壓區水平流動的現象。

◎低氣壓 ( 氣旋 ) : (1) 體積膨脹 (2) 空氣D小 (3) 溫度↑ (4) 易致雨

◎高氣壓 ( 反氣旋 ) : (1) 空氣收縮 (2) 空氣D大 (3) 溫度↓ (4) 晴朗

3. 降水 : 空氣中的水氣凝結為水滴或冰晶,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現象。

※降水特性,可從 降水量、降水季節、降水強度、雨量變率、降水類型 等得知。

◎降水量 : 一般而言,降水量在500豪米以下稱 " 乾燥區 " ,1,500毫米以上稱" 多雨區 " ,屆於其中為 " 濕潤區 " 。

◎降水季節 : 各地降水季節分布不同。( 全年有雨&夏雨冬乾&冬雨夏乾&全年少雨 )。

◎降水強度 : 單位時間內的降水量。

◎雨量變率 : ( 甲地某年降水量-甲地長期平均年降水量 ) / 甲地長期平均年降水量 * 100%

重點二 : 影響氣候的因素

一. 緯度 : 緯度高低影響各地太陽照射的角度的大小、晝夜長短、四季的變化、太陽輻射量多寡。低緯地區太陽照射角度大,氣候炎熱,晝夜和四

季變化小 ; 反之,則不同。

二. 高度 : 高度會影響氣溫氣壓的變化。在同緯地區,高度越高,氣溫越低。

三. 距海遠近 : 海水比熱>陸地,吸熱與散熱的速度較陸地慢。故在同緯地區,冬季時海洋比陸地溫暖。

四. 盛行風向 : 盛行風的風向,是海洋影響力能否深入的因素之一。若盛行風由海洋吹向內陸,不僅可以帶來豐沛的水氣,更能調節氣溫。

五. 洋流 : 暖流水溫較高,蒸發較盛,使流經的沿海地區較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溫暖濕潤,此現象在冬季尤其顯著。

六. 植被 : 如果地表有茂密的植被保護,如森林,則氣溫變化較趨緩和 ; 反之,則不同。

重點三 : 氣壓帶與風系

一. 地表風 : 行星風系&地方風系

◎行星風系 : 一種理想風系,是假定地軸不傾斜、地表無海陸差異、地勢無高低之別,風向受日照和地球自轉影響。

※地球有七個氣壓帶,盛行風向有極地東風、中緯西風、東北信風、東南信風。

◎地方風系 : 由於地表有海陸的差別,路上的地勢又有高低起伏的變化,全球的氣壓分布顯得十分複雜。在局部地區中形成。

※種類 : 季風 ( 時間最長、範圍最大 )、焚風、海陸風、山谷風。

◎台灣獨特地方風 : 落山風、九降風。

第二節

課程重點: 天氣系統與氣候類型

重點一: 天氣系統

一. 天氣系統的產生 : 受緯度、高度、距海遠近、洋流、盛行風向等原因影響,而形成。

二. 天氣系統 : 在大氣中,影響一地天氣變化的系統。

◎雷鋒、鋒面、颱風、季風。

三. 鋒面 : 當冷、暖兩種不同性質的氣團相遇時,形成的一個交界面。

◎種類 : 冷鋒、暖鋒、滯留鋒 ( 梅雨 )。

※梅雨 : 滯留鋒附近常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降水時間長,降水範圍廣。

四. 季風 : 隨著季節而變化的風。

五. 颱風 : 指強烈的熱帶氣旋,在世界各地稱呼不同,頗具地區性的天氣系統。

◎造成危險的方式 : 帶來狂風暴雨和巨浪、造成土石流、淹水等。

重點二 : 氣候分類

一. 氣候分類基準 : 根據對人類生活和產業活動影響較大的氣溫和雨量,並參酌緯度高低、植物分布、海陸分布和地形起伏等分類。

二. 氣候種類 : 熱帶濕潤氣候、溫帶濕潤氣候、寒帶氣候、乾燥氣候、高地氣候'和季風氣候等六種類型。

重點三 : 氣候與生活

一. 氣候影響生活的方式 : 氣溫、風和降水的長期交互作用,能夠改變地形,影響土壤和植被的性質。

二. 人類如何適應氣候 : 穿戴衣物、身體體內調節、調整飲食習慣、使用電器。( 風扇、冷氣、暖爐、冰箱、棉被)。

三. 氣候變化對人的影響 : 建築方式 ( 騎樓、(斜)屋頂設計 )、穿戴衣物不同 ( 長、短袖 )、作物 ( 日光燈 ) 等。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