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6-06 00:16:38

6/5第十五週地理筆記

課程重點:產業概說

●產業:農牧、漁、林、礦業
( 第一級產業:各種經濟活動中,直接取自天然資源或將天然資源加以培育利用者,農牧業為主。)

第一節   自給農牧業與主要作物

一.採集:原始採集活動,係指依四季循環不斷移動,以漁獵和採集食物為生的經濟活動。
二..游牧:游牧是人類自採集進步到食物生產最早的經濟活動,主要分布於乾燥地帶和苔原,水草供應有限並具季節性變化。分逐水草而居和山牧季移…等。
三.游耕:一種極粗放的耕作方式、低偉溼潤區。
四.傳統集約自給農業:透過投注最多的勞力、精細的土地利用及終年的辛勞才足以維持生計,若有剩餘再運到市場出售。

第二節   非自給性農牧業與主要作物

一.放牧業:在溫帶地廣人稀的草原區。約0.5平方公里才能養活一條牛。
二.混合農業:為商業用途,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雨量適中的區域,如歐洲的平原地帶、美國中部及南非高原東半部之玉米帶、澳洲之牧草。
三.酪農業:由於鮮乳易腐、不耐久運的特色使酪農業無法遠離市場。
四.地中海型農業:地中海型氣候為夏乾冬暖,所以冬季時種小麥、蔬菜,夏季時種耐旱作物,或者休耕以維持地力和水分;另一方面從事畜牧活動,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發展,地中海農業區灌溉系統已逐漸取代休耕,並以人工牧草和飼料從事雞豬牛等牲畜的飼牧
五.商業性穀類農業:在地廣人稀的溫帶草原區,純粹栽培穀物出售者,稱為商業性穀物農業。
六.熱帶栽培業:熱帶溼潤地區,大規模栽培經濟作物。

第三節   農業區位和農業問題

一.農業區位:各種農業活動均有其適宜的地區。農業區位主要受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共同作用的影響。自然環境是限制農業活動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沃度等。
二.歷史文化和市場遠近:
1.技術發展:與交通有很大的關聯。
2.農業問題:雨天災人禍息息相關。
三.林業與森林的種類:
1.林木的用途因林木的種類而不同,冷溫帶地區的針葉林是造紙和木材工業的重要原料。
2.世界林木的採伐:在1970年代完成亞馬孫橫貫公路以後,林業正蓬勃發展;東南亞各國也在經濟發展的壓力下,大量開採當地的熱帶雨林,因此地球暖化也跟著增快。

評論(0)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