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外語大學W-Portfolio

2012-03-16 06:51:35

地理筆記(三)

˙第一節-地圖概說
地圖自石器時代久了,
最早的地圖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區出現。

˙地圖的定義:地圖是把地表現象經過簡化和符號化後,縮小表現的一種圖像。

˙地圖的三要素:1.比例尺(圖幅中,實際地表被縮小的程度=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分母小,比例尺大,涵蓋範圍較小;分母大,比例尺小,涵蓋範圍較大。
2.圖例(用於地表現象的符號)
3.方位(表示地表現象的相對位置)*表達方式可分為羅盤方位表示法

˙座標系統的定義:表示地表現象位置的系統。

˙座標系統的種類和用途:依種類可分為經緯線、圖網方格、地圖投影。
用途是將地球表面上的資訊透過投影的方法轉繪成平面圖紙,有助於正確判讀地圖。

˙經緯線的定義:由地心、南極、北極三個定點+地軸、赤道兩條定線所構成。適用於全球的定位座標系統。

˙經線的定義:又稱子午線,為連接地球表面上南北極點的假想線。由零度經線(本初經線)向東、西各分180°。

˙緯線的定義:與赤道平行。其度數是它與赤道在地心所夾的角度,以赤道為0°,南北半球各有90°。

˙時區的定義:因為地球由西向東自轉平均每小時15經度,所以經線每隔15°,時間便相差1小時。每15經度為1個時區,全球分為24時區。

˙圖網方格的定義:簡稱網格,其原理是使用垂直線和水平線把地圖畫分成若干方格。*先讀垂直線,再讀水平線

˙地圖分類的方式:
1.製圖的目的(分為普通地圖和主題地圖)
2.製圖的時代(分為古地圖和現代地圖)
3.繪製的方式(分為傳統地圖和數值地圖)
4.航空器拍攝的航照圖與衛星地圖,也被視為廣義的地圖

˙普通地圖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表現各種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相關位置。
用途-即內容包括地形、水系、聚落、交通、路線、區界及土地利用等基本資料,方便查看。

˙主題地圖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表達某種特定的地理現象。
用途-即內容僅著重於某項主題的展現,和主題無關的地理資料均予省略,提供快速查詢。(ex.世界氣候圖、台灣雨量分布圖等...)

˙古地圖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記錄不同時期的地表景象。
用途-可以還原過去地表空間資訊的歷史現場。

˙數值地圖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利用電腦將地表或傳統地圖上的資訊,以數值方式儲存和處理後製成的地圖。
用途-可選擇觀察區域,不受傳統地圖圖幅與內容的限制。

˙航空照片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以飛機為載具拍攝地面實景製成的地圖
用途-可以了解觀察地區周遭環境。最早用於軍事轟炸目標的辨識。

˙衛星影像的定義與用途:
定義-由太空中的資源衛星,利用光學感應器接收地表資訊後轉繪成影像地圖。
用途-可以在短時間妹接收地面資訊,可呈現具即時性的結果,以正確判讀地物的性質。

˙地圖方位判讀的方法:
在大比例尺地圖中,判讀兩地的相對方向,通常以圖網方格為基礎,方格北即為正北。

˙地圖地物判讀的方法:
地圖上的各種地形地物的分布,均透過簡化設計且樣式、顏色不同的圖例來表示。(ex.水域符號多以藍色表示;地面植物多以綠色符號表示;都市或集村型聚落以紅色塊狀的圖例;分散的建物以黑色矩形方點表示;人則多以點來表示)

˙大部分的小孩之所以會先叫出媽媽是因為他/她待在媽媽的肚子裡數個月,還有可能是因為他/她常被媽媽抱著。(但如果是祖父母照顧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心智圖 最原始的用途-大腦記錄。

˙大腦是可怕的紀錄器,它會把你平常比較用不到的資訊先放到一個區域,而把你最容易用到的放到另一區。

˙簡便的地圖:像是座位表就是簡便的地圖之一,而講台就是這張地圖的參考點。

˙百貨公司的樓層圖也算是地圖的一種。

˙現在的地圖和傳統的地圖:傳統地圖容易因為誤差而不精準,而現在的數值地圖則能降低誤差,資料也能更新,存取也很方便。

˙如果要製作一張地圖的首要條件,就是找出自己的位置。

發表評論